「2022城市博覽會」基隆登場!4大展區、55個展覽裝置、百場展演,KEELUNG地標展新風貌
從城市即展場出發,「2022城市博覽會」自即日起至6月19日在基隆登場,邀請人們登入一座城市,從早到晚、從路上到海上自在逛遊。四大展區、10條限定城博遊程,一共55個展覽、藝術裝置及上百場精采展演,提供一連10天全市5條公車免費搭以及專屬接駁車。
本次城市博覽會以「起點城市」為主題,回望基隆歷史脈絡,玉山的高度是從基隆的水準原點開始計算,台灣最北的彭佳嶼、最東的棉花嶼都在基隆,而台灣縱貫鐵路的起點也在基隆。本次展出與城市博覽會的同名作品《起點城市》,以光為媒介向觀者展示400年不同文化交揉下的基隆,期待以建築和街道轉化為躍動的螢光色彩、線條,為設置港邊半山腰16年的KEELUNG地標換上新風貌,以設計文化城市價值與發展。
四大展區包括A區國門、B區正濱、C區海科及K區沙灣展區,包含西二倉庫、舊火車站、太平國小、國門廣場和海洋廣場等皆為策展範圍。
A國門展區
西2倉庫主題「起點城市」將透過城市模型、照片蒐集和沉浸式體驗等手法,呈現基隆市港中心近年來的改變,內容聚焦於基隆的翻轉、文化治理與市民共創等核心內容,並連結港城丘的地理特色。主展二館則是舊火車站區「時代基隆」,整修完工後的舊火車站將以聯合事務所的形式進行,呈現基隆近年城市改造暨空間發展規劃。
戶外場域部分,國門廣場與海洋廣場在城博期間,每日皆有戶外展演,包含演藝團體與街頭藝人表演節目。基隆海關大樓外碼頭廊道將設置快閃店、輕食餐車與街道傢俱,轉運站大頂棚下則規劃城市選品店,邀請基隆在地商家共同參與。
B正濱展區
B展區包含舊漁會正濱大樓、正濱漁港及和平島等區域,共有5大藝術展覽、3處多元市集、2件夜間光雕。展覽包含「2022基隆潮藝術」、「水產市-被漁滋養的海事盛地」、「有一種味道在基隆上岸」多元飲食文化展覽、「眺望大基隆歷史場景」與「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展示」,市集則規劃有「正濱海口味」、「大基隆。市」及「原民市集」。
◎ 相關報導:海港邊的大地藝術季!2022基隆潮藝術回歸舉辦,感受「未來島航」主題下的魔幻美感
夜晚壓軸光雕秀包含「阿根納造船廠-港邊的煙與結構」,以及包含八斗國小、中正國小、正濱國小、和平國小、忠孝國小共51班、853件小朋友作品的「海派浪漫光雕秀」,以正濱漁港為布幕,充滿在地元素的作品隨著燈光打亮屋簷,出現大船入港、鯨魚緩緩游進、貓咪搖動尾巴賣萌等畫面。
C海科展區
以海科館為主軸,一路延伸至潮境公園的「潮境智能海洋館 i OCEAN」以及八斗子漁港等,推出「來場漁村小旅行」、「靜態海洋展」、「潮境方舟遊」一系列城博限定遊程,體驗海洋與漁村的K展區則涵蓋基隆要塞司令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前者以多媒體互動展為主軸,重現已消失之歷史場域。
K沙灣展區
展區涵蓋基隆要塞司令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修復完成後首度對外開放的「基隆要塞司令部」結合科技運用與藝術進駐,轉譯不同時代古蹟的文化意義,藉沉浸式體驗拉近民眾與建築之間的距離。要塞司令部串連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總計開放6個文化資產點讓民眾一次完整體驗,凝縮了基隆史前、大航海、清領、日治與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等不同時期歷史文化,走一趟K展區宛如獲得「基隆.zip」一次看足基隆歷史風華。
而來到二樓的「就從這裡開始」採藝術進駐創作形式,共邀請5位藝術家帶來原住民編織、光影藝術、AR互動與空間創作等現地作品。6月11及12日兩日晚間,古蹟本體將化為藝術展場,舞鈴劇場結合中正國中民俗技藝班同學,展演夜間大戲《山海之光》,限時現地並結合古蹟地景與基隆藝文人才共同創作。重新搭建的軍補庫房,將有「基隆好物」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策劃的「穿越基隆的時空」展覽;位於轉角旁的光復樓,帶來以科技運用及虛擬實境重現歷史場景的「now & Then & now」。
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與誠品書店合作的「時光繪本書屋」持續帶來親子工作坊及策畫跨國主題展覽;同時為孩童打造,以「擁抱、對話、穿越」為創作發想,邀請公共藝術、裝置設計等領域藝術家及團隊,於園區內設置3組7件可親近、可互動與科技感的藝術作品。
2022城市博覽會
A國門展區、B正濱展區、C海科展區、K沙灣展區
室內展覽|6/10(五)至 6/19(日)10:00 - 18:00
戶外展覽|6/10(五)至 6/19(日)10:00 - 21:30
夜間觀展|6/10(五)至 6/19(日)19:00 - 21:30
詳細資訊請上2022城市博覽會官網查詢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百年餅店「李亭香」x 植物品牌「有肉」打造雙層蒸籠端午聯名禮盒
2023/05/29 -
【最好的10副眼鏡】詹記麻辣鍋二代詹巽智╳MOSCOT LEMTOSH:我不想留太多符號在自己身上
2023/05/28 -
【最好的10副眼鏡】作家高翊峰╳EFFECTOR BOOSTER:粗與重,是重要感受
2023/05/27 -
【最好的10副眼鏡】作家許育華╳VIU Metropolitan:只要一毫米差距,臉的樣子就會不同
2023/05/27 -
【最好的10副眼鏡】藝術家周依╳TVR ARNEL PINK CRYSTAL:選戴眼鏡是娛樂自己的一種方式
2023/05/27 -
【最好的10副眼鏡】新媒體藝術家王宗欣╳丸山正宏 MM-0017:不對稱設計,打破對眼鏡的認知
2023/05/27 -
OATSIDE、好初早餐聯名!燕麥酸奶醬淋上炸肉餅,清爽滋味開啟一日早晨
2023/05/26 -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時空暗線」!吳忠勳獲得2023法國GRAND PRIX AFEX首獎肯定
2023/05/25 -
台中「週末炸雞漢堡部」全新概念店:沉穩濃綠新視覺,聯名DRINKTOPIA打造炸雞酒吧
2023/05/25 -
CNSalon火山口下的花茶店開幕!CNFlower西恩全新據點,攜手得獎茶莊研發獨家花草茶
2023/05/25 -
【最好的10副眼鏡】歌手壞特 ?te╳CHARLES & KEITH墨鏡:舞台上的第一副,墨鏡就是我的表情
2023/05/25 -
入住「OMO7大阪」暢玩「環球影城」!首支認證嚮導不藏私行程大公開
2023/05/25 -
2023 Diageo World Class世界頂尖調酒大賽由unDer lab 劉冠麟摘下台灣區冠軍
2023/05/24 -
倫敦Self-Portrait創辦人Han Chong專訪:從一人品牌到圈粉凱特王妃的商業創意
2023/05/24 -
高雄拿鐵風格節6月登場!近30間咖啡甜點品牌齊聚、職人引路一探奶咖風味
2023/05/24 -
繫本屋書店徐孝晴、彭巧如:全客語的家庭對話,用田野的眼睛,建構家的風景
2023/05/24 -
Apple WWDC23 6/6-6/10議程公佈,線上線下活動同步展開
2023/05/24 -
引流地方活力,茶籽堂打造首間土地概念店「朝陽社區店」、山海旁的共享空間「浪速計畫 Naniwa House 1」
2023/05/2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