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高雄六龜「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向山學習,以手作工藝凝聚社區力量

2023/02/19 黃怜穎

位於六龜區寶來里,由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營運的據點,14年前因莫拉克風災重建工作而起,最初想讓社區居民有個互相陪伴的所在,對面矗立兩棵近百年的芒果樹,因而以台語芒果樹下「檨仔腳」命名。

位於六龜區寶來里,「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14年前因莫拉克風災重建工作而起。 圖/黃怜穎攝影
位於六龜區寶來里,「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14年前因莫拉克風災重建工作而起。 圖/黃怜穎攝影

妝點空間的天然植物染布品、捕魚用的魚筌轉作燈罩,都是團隊夥伴學習手作而成,將自然素材與早期生活脈絡轉化其中。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妝點空間的天然植物染布品、捕魚用的魚筌轉作燈罩,都是團隊夥伴學習手作而成,將自然素材與早期生活脈絡轉化其中。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居民的凝聚力量

這些年居民「一起動手做」的凝聚力量,現已長成一處串連起六龜共好品牌的基地,空間提供自製生活陶器「寶來陶」、植物染布品「日作染」、窯烤麵包「土窯胖」、大灶餐,喝得到在地山茶與咖啡,也能買到農友好物。

當年同樣受風災損毀了家屋和陶窯的陶藝家李懷錦,來到據點教婦女們捏陶,重建時期發展出「梳織紋」系列,陶杯表面的簡樸紋理象徵災後梳理自我的歷程,熱門商品毛毛蟲筷架也有著社區等待蛻變成蝴蝶的重生意象。

經過十年養成,培力了七位素人工藝師,設計出陶板成型讓量產可行,獨門的「虎斑釉」系列更獲得國家優良工藝品殊榮,另有獲2021臺灣綠工藝認證的蕉葉陶盤,以山村隨處可見的香蕉葉拓印製模打造,回應仰賴葉材作為食器的早期生活脈絡,這一切都是讓留在山上的人找到支點重新站起來的寶來陶。

「寶來陶」的生活食器,希望使用者體驗到生活裡的藝術氛圍與儀式感。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寶來陶」的生活食器,希望使用者體驗到生活裡的藝術氛圍與儀式感。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空間提供大灶餐所使用的餐具和植物染布品也能在店裡買到,提醒使用者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空間提供大灶餐所使用的餐具和植物染布品也能在店裡買到,提醒使用者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調配燒製出獨特的虎斑釉,以杯身的簡樸線條發展出象徵社區災後重新梳理生活的「梳織紋」系列。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調配燒製出獨特的虎斑釉,以杯身的簡樸線條發展出象徵社區災後重新梳理生活的「梳織紋」系列。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一處里山聚落經濟平台

從自製工藝品到在地選物,李婉玲執行長認為友善土地、具有社會價值、能合作共創公共價值是檨仔腳所注重的核心想法,她提到:「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同在這個地方努力的人事物,檨仔腳就是一處里山聚落經濟平台。」

寶來產梅子、筍子,團隊找耆老學做傳統醃漬,生活的傳承就在販賣的醃漬品裡。九月採收的八月豆川燙後曬成乾好保存,冬天少菜時能煮八月豆乾排骨蘿蔔湯,出現在這裡的農作食材,皆有聽不完的在地風土智慧。

種在檨仔腳自家菜園的洛神,除了採花煮洛神汁、做洛神醬入菜,曬乾種子作為明年播種用,多出來的種子就跟來店的客人分享。 圖/黃怜穎攝影
種在檨仔腳自家菜園的洛神,除了採花煮洛神汁、做洛神醬入菜,曬乾種子作為明年播種用,多出來的種子就跟來店的客人分享。 圖/黃怜穎攝影

連結六龜的地方共好

李婉玲將寶來陶咖啡杯組結合零點咖啡,茶杯組則搭配發現山茶、順發茶園及興旺烘焙福龜餅,組成「藏寶藏禮盒」,匯聚帶給當地人復甦希望的工藝能量,加上源自荖濃溪流域的芬芳美味,自製生活陶聯合品牌選物是從生命谷底累積多年的支持共享:長成地方職人精神,連結了六龜的地方共好。李婉玲深知扎根好好生活長出的活力,唯有一起好,才有力量把路走得長長久久。

檨仔腳帶著社區的這些年,不只學習把自己照顧好,也長出力量串連六龜周邊,推出與在地茶、咖啡品牌結合的「藏寶藏禮盒」。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檨仔腳帶著社區的這些年,不只學習把自己照顧好,也長出力量串連六龜周邊,推出與在地茶、咖啡品牌結合的「藏寶藏禮盒」。 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提供

居民的凝聚力量使檨仔腳成為六龜共好品牌的基地,也接待不同社區團體前來參訪。 圖/黃怜穎攝影
居民的凝聚力量使檨仔腳成為六龜共好品牌的基地,也接待不同社區團體前來參訪。 圖/黃怜穎攝影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地址|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檨仔腳32-8號

時間|09:00–17:00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6選物店裡的生活風景」

一間好的選物店,從進門開始,體驗就已經發生:物件的挑選、組合與陳列,空間感的配置和動線引導,服務的設計與內容呈現,幾乎沒有一處是未經思考的存在,眼見所及盡是藉由「物」而展視的不同生活型態。本期《500輯》以選物店為題,期待你不管在國內生活或出國旅行,都能因打開一扇選物店的門,進而推開連結世界的門,體驗更多生活的可能。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享受不疾不徐的時間感,dato口袋裡的3間清邁選物店

巴黎不打烊/從時尚到生活,造就巴黎街廓特色的選物店

Issue76

享受不疾不徐的時間感,dato口袋裡的3間清邁選物店

享受不疾不徐的時間感,dato口袋裡的3間清邁選物店

2023/02/18
在池上生活,無論晴雨皆順應當下:80年老屋裡的選品店「is well」

在池上生活,無論晴雨皆順應當下:80年老屋裡的選品店「is well」

2023/03/09
野器 Gallery nn恆春選物店:在美感和實用間找平衡的方法

野器 Gallery nn恆春選物店:在美感和實用間找平衡的方法

2023/03/09

最新文章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每日與檳榔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溫柔永續的粉藕色——TAIWAN DYE與檳榔子染

2025/09/15
從小住在都市的娜娜(左)與莎莎(右),回到都蘭部落生活後,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小店永豐計畫/與部落同行的藝術實驗所 米麻岸的文化行動筆記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