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指間的沈響: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

2020/09/16 謝賀銘

美國音樂家Ellen Fullman。 圖/取自ellenfullman.com,photo: Robert Szkolnicki
美國音樂家Ellen Fullman。 圖/取自ellenfullman.com,photo: Robert Szkolnicki

如同世間所有發明,樂器的誕生常來自於一回偶然的試驗。或敲打或彈撥,人們意識到某個物件組合隨之產生的振動,能藉由聽覺感知轉化爲悅耳或奇妙的音色,進而開始試著「演奏」它,乃至為其鑽研或配置出相符的音律。但在這個數位科技得以模傚大部分既存樂器、以及製造出任何臆想中或臆想外聲響的時代,我們已鮮少聽聞一項類比實體樂器的創建與發表。

然而若將時間推回數位音樂開始蓬勃發展的80年代初期,美國音樂家Ellen Fullman正以自己的身體,尋找一回原音樂器的再造。她將多條鋼製或銅製長弦,固定在工作室兩端裝滿水的金屬攪拌碗,然後雙手塗上松香樹脂,在這些長弦間遊走,以手輕捏、磨擦、推奏出幾近懾人的冗長音頻(drone)。往後數年,她與幾位音響工程師將這座突破過往想像的樂器,持續改造推進,取名其為「長弦樂器」(Long String Instrument),爾後並將此具有裝置性質的「樂器」,帶進了全球各地的大型表演空間,將長度最多達21公尺的數十條長弦,固定在兩個木製的共振體,使其發出的聲響更為遼闊深沈,且反映了表演現場的建築特性。她形容這樣的聆聽體驗,就像是在一台巨型的平台鋼琴中佇足。

長度最多達21公尺的數十條長弦,固定在兩個木製的共振體,使其發出的聲響更為遼闊深沈,且反映了表演現場的建築特性。 圖/取自ellenfullman.com,photo: Theo R. Welling
長度最多達21公尺的數十條長弦,固定在兩個木製的共振體,使其發出的聲響更為遼闊深沈,且反映了表演現場的建築特性。 圖/取自ellenfullman.com,photo: Theo R. Welling

器樂因「演奏」此行為所傳達出的身體性與空間性,透過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與其表演,無疑再次被彰顯。近幾年Ellen Fullman開始與大提琴家Theresa Wong合作,讓長弦樂器與另一種熟悉的琴音合鳴。今年兩人的合作透過錄音專輯《Harbors》,完整地呈現予世界各地的聽者。那片片圍繞著港灣與水域意象的蒼茫音景,讓我們流連之餘,也重新覺察原音樂器的聲響可能性。

謝賀銘

【謝賀銘專欄 / 聲塵】另一種聲音敘事-廣播劇的變形與延續

【謝賀銘專欄 / 聲塵】另一種聲音敘事-廣播劇的變形與延續

2020/07/28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2020/07/14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2020/08/31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