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設計師王奕盛說劇場人生,人生百態真的很荒謬
做這個行業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到各種地方看見形形色色的人。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管你多愛或多討厭一齣製作,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劇場是很難複製的,不像電影,電影拍攝完畢、後製結束後,可以大量複製到世界各地,但劇場的演出可沒那麼容易,因為演出者的狀況、觀眾的反應、技術設計的問題,甚至天候等等,都會讓同樣的演出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的笑點或哭點,今天的觀眾反應比昨天更為熱烈;或是昨天一樣的點有這樣的畫面,今天卻因為電腦出包而沒了這個畫面。對劇場演出來說,每天都是一個版本。
身為一個多愁善感的劇場工作者,很多時候我在進劇場當天已經感到悲傷,前提是如果我很愛這個製作的話,彷彿踏進劇場的那一刻就等著幾天後要與演出道別。相對的,當我參與到讓人沮喪的製作時,在踏進劇場的那一刻也同時慶幸著幾天後就可以跟製作說再見了。對不起,這真的不是太正面與健康的想法,我道歉。
劇場生活讓我看見人生百態,如同我熱愛的歌仔戲「安平追想曲」其中一句台詞說的:「一齣戲就親像過一生。」劇場工作者伴隨著製作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生命片段,可能上週在清朝、下週在未來,演完西方歌劇後,下週則參與了歌仔戲,不斷不斷地將這些訴說著生命裡的生老病死春夏秋冬,層層堆疊在你的生命中,讓人不自覺地靈魂都老了起來。
所以偶爾,只是偶爾,當我參與到一些荒謬的製作時,反而可以暫時跳脫出來,將這些荒謬視為某種喘息的機會。不過基本上會說人家荒謬,就表示我們自己身處在自以為正確的邏輯下,已經是種偏頗了,說它們是非一般演出思考的演出比較恰當。
這類別的演出通常由一群沒有劇場相關背景的人主辦居多,有時不乏宗教性活動與其他領域公關商業活動,因為活動中存在著演出性質,為了更為順暢精彩而找來劇場與表演藝術相關背景的人參與,雙方因為工作習慣不同,也因此很容易碰撞凸顯出某些價值觀的差異,因此,當劇場人說對方荒謬時,可能對方才認為我們荒謬也說不定。
記憶把我帶到某直銷大會現場,場地不在劇場而是某巨大會議中心裡。跟我接洽的聽說是這個單位最最最上層的人,由他主辦該年度的直銷大會,聽說他的下線數以萬計,他每個月不用工作就能獲得數百萬元分紅。我沒寫錯,你也沒看錯,數百萬元!但更讓我驚訝的是,即便每個月都能不用工作獲得數百萬元,他依舊持續擴張著他的事業版圖,再次驗證了「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句話。
本文摘自《看不見的台前幕後》,作者:王奕盛,時報出版
表演藝術
最新文章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