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New Normal, New ME:藝術家江宥儀、謝欣翰,一件新展開的事物和練習

2021/01/14 口述/江宥儀、文字整理/翁浩原、文字/謝欣翰

圖/(右)TAO ART提供、(左)謝欣翰提供
圖/(右)TAO ART提供、(左)謝欣翰提供

藝術家江宥儀:移居宜蘭,慢下 來是一種勇氣。

過去在紐約,一切都很忙、很貴,生存的空間也很狹窄;回台灣,有比較多資源可以做更多突破性的嘗試。心境上的改變也很大。尤其 base 在紐約,每個人都很怕「the feeling of missing out」,這個時機讓大家有個沒有愧疚感的藉口,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從來都不敢有勇氣把節奏慢下來。

移住宜蘭是近期生活的改變之一。雖然在大城市的孤單是逼不得已,但孤單會促使自己去對話、思考和創作。住在宜蘭,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那份孤立或與世隔絕的力量,與過去有些相似,但多了一分輕鬆。在紐約總是想要「make it」,原本今年還有很多文化想接觸,很多地方要去征服,疫情讓我回到台灣、來到宜蘭,那個沒人認識我、慢下來的感覺很好。

江宥儀 John Yuyi

1991年生,台裔視覺藝術家。喜歡通過自拍探索皮膚和身體之間的關係。2018年被《富比世》雜誌評為30位亞洲30歲以下藝術人士。

創意人謝欣翰:練習誠實覺察,走進自己的內在風景。

受疫情影響,許多專案跟邀約取消或延期,才發自己內在目標跟外部邀約的平衡早已失去控制。同時經營選品店、從事設計跟策展的工作,並想繼續堅持藝術創作的我,在被打亂的2020時常感到力不從心,於是發現自己必須要重新找到穩定節奏的方式。目前正在練習
誠實覺察並回歸初衷,希望能夠找到新的平衡,走進自己的內在風景,重新發掘嶄新的自我。梳理已知,擁抱未知,再次認知,探索新知。

「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是這段時間很受用的一句話。

疫情時代有很多事無能為力,但還是要勇敢去做,對於做不到的事情就要拿出胸襟,好好區別,才能不影響自己的狀態繼續前進。

謝欣翰 Bio Xie

地衣荒物共同創辦人、油水藝術家白油、品牌設計與軟裝陳設師、跨領域策展人。

◎責任編輯:胡士恩

New Normal

自由工作者新日常——施清元:從東京居酒屋到台灣小吃攤,只能把握當下

自由工作者新日常——施清元:從東京居酒屋到台灣小吃攤,只能把握當下

2021/01/13
香港飲食新日常:供餐不如賣菜,限聚令還在繼續

香港飲食新日常:供餐不如賣菜,限聚令還在繼續

2021/01/14
創作生活新日常:不喜歡「聲音」的日本作家永井荷風

創作生活新日常:不喜歡「聲音」的日本作家永井荷風

2021/01/14

最新文章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