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影評人塗翔文/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不只電影人該看

2021/01/27 塗翔文

「好好拍電影」這五個字像是句業內口號,放置在這部紀錄片裡,卻體現了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 圖/傳影互動提供
「好好拍電影」這五個字像是句業內口號,放置在這部紀錄片裡,卻體現了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 圖/傳影互動提供

好好拍電影》這部紀錄片的美好,正像它所提供的多種解讀樂趣,並不侷限於電影人這單一種觀眾。

就紀錄片的本質來看,它聚焦於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人生與成就,這位導演在港、台都是創紀錄的得獎導演,去年還剛在威尼斯影展拿下一座終身成就獎。但導演文念中對被攝者的熟稔,盡化於影片的結構敘事與編排之中。許導投入影壇超過40載,電影從她半自傳式的電影《客途秋恨》切入,談她融合中西的成長背景,幾番起伏的高低經歷,再轉至個人生活與堅持熱情的努力不懈,旨不在歌功頌德,但即使不認識許鞍華的人,也能在這樣流暢且精準的耙梳之下,理解她在影壇的地位與成就。

而許鞍華從七○年代開始拍片,成為香港新浪潮的一員,她的作品從香港本地的人文關懷,拍到喜劇、武俠、靈異、驚悚、文學改編,然後又進入另一階段與中國合拍片的甘苦,這近半世紀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與縮影,也彷彿盡寫其中。

至於由電影史再放大至整個香港的發展變化,電影從許鞍華拍《明月幾時有》,強調鏡頭下所捕捉屬於新界的自然景致,到最後那佈滿五星旗圖像、處處慶祝香港回歸20年的夜景;加上許鞍華從原先在香港自由自在的創作,到赴中國拍合拍片所必須在妥協與堅持中的現實拉扯,以及最後談及目前想為香港發聲的創作心境,文念中沒有大鳴大放或故意借題發揮,而是如實地讓一切狀況在電影裡隱隱成為揮之不去的母題。

許鞍華從原先在香港自由自在的創作,到赴中國拍合拍片所必須在妥協與堅持中的現實拉扯,以及最後談及目前想為香港發聲的創作心境。 圖/傳影互動提供
許鞍華從原先在香港自由自在的創作,到赴中國拍合拍片所必須在妥協與堅持中的現實拉扯,以及最後談及目前想為香港發聲的創作心境。 圖/傳影互動提供

就算都不管這些,只從感性抒發的角度來看,許鞍華如何把生活中的體悟化為創作的養分,她的成長、與母親的相處,生活中的不拘小節,尤其是後期作品對庶民生活、老年長照等議題的細膩觀察,電影裡也溫柔地做出戲裡戲外的巧妙對照。她75歲創作不輟,生活平淡從容,一投入工作就全心入魔,那股對電影無比的愛與熱情,亦在這部紀錄片裡自然而然地被呈現,讓我們看到做導演不見得光鮮亮麗,也同樣昇華出職人般的專注精神。

「好好拍電影」這五個字像是句業內口號,放置在這部紀錄片裡,卻體現了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這不是一部專屬於電影人的電影,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提煉出不同滋味與感動的精采紀錄片。

推薦閱讀

影評人塗翔文/無論熱鬧首都或度假小鎮,都可以透過影展觀察城市

影評人塗翔文/《拆彈專家2》港片的榮光再現

塗翔文

影評人塗翔文/《拆彈專家2》港片的榮光再現

影評人塗翔文/《拆彈專家2》港片的榮光再現

2021/01/11
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父親》:把舞台感轉為電影感

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父親》:把舞台感轉為電影感

2021/05/05
影評人塗翔文/飄洋過海,用韌性克服一切:《夢想之地》的平實美國夢

影評人塗翔文/飄洋過海,用韌性克服一切:《夢想之地》的平實美國夢

2021/05/05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