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1 NTT-TIFA首檔節目登場:日本全才藝術家梅田宏明雙舞作,一探虛實難辨的沉浸體驗

2021/03/10 文字整理/沈佩臻

《存在粒子》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存在粒子》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發,重創藝文產業,下半年從寒冬期緩慢回溫至今,國際往來限令仍是無可避免的硬課題。臺中國家歌劇院「歌劇院2021台灣國際藝術節」(2021 NTT-TIFA)以「想像」為主軸,原訂13檔演出,延期3檔,從3月19日持續到6月6日,10檔國內外節目將攜手台灣創作者、歐美亞洲等地藝術團體,其中3檔國外節目演員願意主動隔離來台演出,與觀眾一起打開真實之外的真實。

2021 NTT-TIFA 首檔節目邀請日本跨領域全才藝術家梅田宏明 ( Hiroaki Umeda ) 為臺日舞者編創、全球首演的新作《並存序列》,及獨舞《存在粒子》兩個作品。梅田長期記錄、分析身體動能與感知,擅長運用光影幻覺及電子聲響將舞者身體幻化為舞台裝置的一部分,結合數位與實體沈浸體驗的觀舞視角。雙舞作將於3月20日、21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演出三場。

在黑白世界 專注於人體線條與聲響間的親密互動

談到聲響影像,精通聲音藝術的梅田宏明認為「舞蹈」和「編舞」的概念並不僅限於人體,生活中所見的動態元素,皆為編舞過程中流動線條的靈感來源。從2009年開始,梅田不斷嘗試探索舞者動作與周遭環境相互影響的微妙變化,從小對水的流動頻率感到好奇的他,觀察水的流動與漩渦時,發現水流因外在動能的影響而讓流動方向變得難以預測;在《存在粒子》作品中,梅田運用動態捕捉感應器獲取細部的肌肉動作,並透過科學分析人體肌肉紋理變化,讓肌肉線條與身後投影幕的線條,在舞蹈中產生微妙的對話關係。

梅田在專訪中曾分享:「在創作中使用科技,是連結不同元素的方式,而非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存在粒子》整體舞台色調只見黑白,梅田期待讓觀眾更專注於舞者的身體動作與聲響共鳴。擁有街舞背景的他,在身體各關節快速移動中充滿爆發的能量,緊密揉合電子聲響,在影像強烈的投射下,白色線條的錯位與流動如潮汐般幻化,眨眼間虛實難辨,開啟自由的感光想像。

在《存在粒子》作品中,梅田運用動態捕捉感應器獲取細部的肌肉動作,以科學分析人體肌肉紋理變化,讓肌肉線條與身後投影幕的線條,產生對話關係。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在《存在粒子》作品中,梅田運用動態捕捉感應器獲取細部的肌肉動作,以科學分析人體肌肉紋理變化,讓肌肉線條與身後投影幕的線條,產生對話關係。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記錄當下身體變化 超乎想像的體驗

本次一同參與新作《並存序列》的臺灣舞者凃立葦王甯洪翊博3人,分享與梅田100多天來的工作經驗時,洪翊博憶起,「我們透過視訊方式排練,梅田讓我們先以即興的方式展現身體,然後分別給予個人筆記與重點,像是肢體的探索,或是身體應用的延伸;他也會要我們想像身處某種質地,如火山、岩漿,或是情境氛圍如在磁力空間,這是我之前從未思考過的。」在不斷地提供筆記與即興排練的過程中,凃立葦與王甯則提到「每次排練後感覺就像是突然被點醒,接觸到新的身體開發技巧,而這些都是日常練習中未曾注意到的細節。」

面對後疫情時代,生活秩序產生巨大改變,如因疫情關係而經歷的居家限制、隔離等,梅田宏明思考記錄下不同時空環境與人的變化,如何產生連結與共生;在《並存序列》作品中,藉由科技跨國連結舞者,打破地域、時間等限制,作品的創作概念從排練期就開始實現。梅田分享「這是我第一次同時與日本、臺灣舞者工作完成作品,臺灣舞者肢體的流暢與敏感令人驚艷,我認為這是臺灣舞蹈歷史與文化背景所孕育的成果,這支作品將是最獨特的感官體驗。」

本次臺灣舞者凃立葦、王甯與洪翊博3人一同參與新作《並存序列》。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本次臺灣舞者凃立葦、王甯與洪翊博3人一同參與新作《並存序列》。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2021 NTT-TIFA 梅田宏明雙舞作《存在粒子》&《並存序列》

時間:3/20(六)14:30、19:30 / 3/21(日)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更多資訊請上 歌劇院2021台灣國際藝術節官網 查詢。

推薦閱讀

高雄市立美術館重新開館:美國錄像藝術先鋒 Tony Oursler 首度亞洲大型回顧展《黑盒-幻魅於形》

確定全台巡迴!《奈良美智特展》不只台北場,7、11月移師台南與高雄

臺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VVG好樣聚落「盛夏探索藝術祭」登場!金澤信大型個展、6組日本風格品牌齊聚

台中VVG好樣聚落「盛夏探索藝術祭」登場!金澤信大型個展、6組日本風格品牌齊聚

2023/05/19
吳明益小說《複眼人》劇場版4月首演!導演盧卡斯:它詰問台灣的諸多命題,包含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

吳明益小說《複眼人》劇場版4月首演!導演盧卡斯:它詰問台灣的諸多命題,包含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

2021/03/14
當爵士鋼琴音樂,遇上新媒體藝術:《Savage Beauty 陳若玗音樂互動展》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

當爵士鋼琴音樂,遇上新媒體藝術:《Savage Beauty 陳若玗音樂互動展》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

2022/01/05

最新文章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睽違十年!比利時怪才編舞家楊.馬騰斯經典之作《再見狗日子》重啟,首度登台,集結8...

比利時編舞怪才名作《再見狗日子》11/7登場!以70分鐘跳躍挑戰舞蹈極限

2025/11/04
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將於2025年12月13日登場! 圖/臺中市...

中美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12月亮相!呈獻20國、70+組藝術家多元創作

2025/11/03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 — 霍剛、權純益》於自11月23日展至...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
》11月登場

2025/11/03
2025 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邀集全球72 位藝術家探討「思慕」的無盡動能。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集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