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一生一世音樂友情,香港DJ黃志淙:愛和力量,是坂本龍一希望我們擁抱的東西

2023/01/17 500輯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2坂本龍一

70歲的日本傳奇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日前宣告再度罹癌,他形容「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線上鋼琴演奏會《Ryuichi Sakamoto: Playing the Piano 2022》於12月11日發表:琴鍵旁站立著一盞燈,不變的俐落白髮與眼鏡,琴聲與呼吸聲,由黑白影像記錄成詩。總是喜歡把目光望向未來的坂本龍一,用此刻的身體,將12首經典之作演繹成新曲,我們因而能夠短暫見到美妙的未知之地,把祝福存放於心。我們談論這樣的坂本龍一,關於音樂、生命與創造。然後不會忘記在心底小小說一聲:「Merry Christmas Mr. Ryuichi Sakamoto.」

回想七、八〇年代的日子,華語和國際音樂的選擇眾多,英美的新浪潮、新浪漫、電子風;日本的青春偶像派,熱鬧非常,而我特別鍾情於英國的Japan樂隊和日本的YMO。當中,坂本龍一和David Sylvian的合作,那低調與淒美,創造出一種極迷人的味道。

1985年我在大學攻讀傳理系,也同步展開在電台介紹國際音樂的工作,我的第一個越洋電訪嘉賓正是坂本龍一,簡直是上天的厚禮。六年後,我心情亢奮又緊張地隻身飛往東京採訪,行李箱內備著借來的巨型卡式錄音機加長長的Mic,單反相機、黑白粗微粒菲林,除了為電台節目錄音,也為香港的文化雜誌《號外》製作特輯,影像、音樂、文字都得自己處理,令當時的我手心出汗。

1991年黃志淙與坂本龍一首次在東京見面,完成號外雜誌的專訪。 圖/黃志淙提供
1991年黃志淙與坂本龍一首次在東京見面,完成號外雜誌的專訪。 圖/黃志淙提供

1991年黃志淙與坂本龍一首次在東京見面,完成號外雜誌的專訪。 圖/黃志淙提供
1991年黃志淙與坂本龍一首次在東京見面,完成號外雜誌的專訪。 圖/黃志淙提供

結果,教授的親切和幽默,令我這個初次外訪出差之人,能夠在輕鬆愉快的狀況下有講有笑。無論是我們的合作,抑或是拍下的相片,過程和效果都超乎想像的滿意。唯一的遺憾,那台卡式錄音帶和訪問的磁帶都失去蹤影了。

多年後在一場活動晚宴上,教授給了我一張名片。雖然擁有他的名片,但我始終不敢貿然寫信給他,直到2001年,我email向他索取劃時代跨地域巨作《Zero Landmine》線上音樂會的錄影帶,他竟然一口答應。我們的友誼漸漸地進一步發展,超級忙碌的他,總會回覆,且經常分享有趣、獨特、前瞻性的事物,例如他喜歡的音樂、電影和生活態度如LOHAS等等。

2006年坂本龍一到香港演出,送給黃志淙剛出生的孩子的簽名CD。 圖/黃志淙提供
2006年坂本龍一到香港演出,送給黃志淙剛出生的孩子的簽名CD。 圖/黃志淙提供

2008年,正當我的博士論文依然處於艱困的階段,需要一個有視野有遠見的音樂人訪問作為參考,他的支持亦是十分爽快。關於研究數位科技和音樂的未來發展方向的議題上,他一方面相信科技可以帶來很多創作和分享的方便,但同時認為總有樂迷會繼續喜歡擁有實體唱片。因此他的洞見正好應驗了。

當數位遍佈世界,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混合模式(Hybrid Mode)。黑膠復興(Vinyl Revival)、模擬文化(analogue culture)、工匠運動(Maker Movement)和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在過去十多年至今,一直回歸及再次被重視,欣喜的是當中包括不少年輕人。有趣的是,我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喜歡這些文創和音樂的,都極愛坂本龍一。

2014年坂本龍一患上喉癌,全世界的朋友和樂迷都心痛和擔憂不已,我在電台播放他的作品邀請大家同心集氣,大概一年後的某天,在信箱收到他的Thank You Card,並且分享他痊愈的好消息,開心的眼淚都流出來了。後來我們相約在東京見面,在博物館看YMO和小野洋子的展覽,吃飯敘舊,那種感覺極之神奇。坂本龍一養病過程的樂觀和勇氣,以及對311大所付出的人文精神和無私奉獻,相信大家在電影《坂本龍一:終章》中,都能夠深深感受到。

2017年的《async》是一張十分重要的專輯,記載他再生的複雜而刻骨銘心的體會。在籌備過程中,他邀請我參與其中一首曲目,〈Fullmoon〉的創作靈感源自他和義大利電影大師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urtolucci)合作的《遮蔽的天空》。原著小說美國作家Paul Bowles在電影尾段出鏡朗讀的一段文字:「Because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教授請了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用各自的多種語言唸出來,穿插在低迴沉思式的音樂之間。我替他找來兩位女士分別用國語和廣東話讀出文本。過程中,他對聲音的感覺、經歷、心情等,要求都極之嚴謹,親身體驗他對作品的一絲不苟,令我進一步佩服他的大師風範。

2017年黃志淙(左)與好友Wing Shya(右)與坂本龍一在康復後再辦的「NO NUKES 音樂節」。 圖/黃志淙提供
2017年黃志淙(左)與好友Wing Shya(右)與坂本龍一在康復後再辦的「NO NUKES 音樂節」。 圖/黃志淙提供

2019年新加坡藝術節與好搭擋高谷史郎的獨特演出,教授選擇一個很親切的方式,在偌大的音樂廰舞台上,既是表演空間也是觀眾席,只有約100個珍貴而近距離的座位,像2017年於紐約那場演出紀錄片的氛圍。這次舞台更注了幾吋深的水,教授從鋼琴走到吉他和其他表演位置時,都會濺起水花,效果別出心裁。他説這應該是他的初次嘗試。

正當Covid疫情爆發肆虐全球之際,帶病的他仍然在東京舉行了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奏會「Playing The Piano 12122020」,在線上跟大家分享他的音樂和能量。隔年該場演出的現場錄音黑膠和CD在聖誕期間面世,暖透心窩,百聽不厭。俄烏戰爭爆發,教授除了分享和平訊息,更加支持烏克蘭年輕小提琴手Illia的音樂行動,再次展示他的身體力行。多年來,反戰反核、綠色環保、世界大同等信念,皆成為他的創作靈感和動力。

這次聖誕來臨之前,他宣布「Playing The Piano 2022」將會是他的「最後一次現場演出」,教授選擇採用黑白拍攝,一盞檯燈照著琴譜,貫徹他的簡潔美學,也配合今次的調子。12首作品,由電影《小活佛》揭開旅程。前段一些深情而孤單的作品,像〈Solitude〉、〈Lack of Love〉聽得心酸。當〈Aqua〉前奏響起,感人的旋律和動人的彈奏,湧現許多回憶片段,特別是這段數十載的音樂友情。

Playing The Piano 2022。 Photo by zakkubalan
© KAB Inc.
Playing The Piano 2022。 Photo by zakkubalan © KAB Inc.

YMO時期的早期作品〈Tong Poo〉把氣氛變得輕快跳脫一點,他的神情也面露絲絲微笑。確實,那些神奇日子,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新鮮有趣的電音、影像和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音樂會由三部經典電影配樂《遮蔽的天空》、 《末代皇帝》和《俘虜》作結。完場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演奏,也是最深入民心的傳奇作品。他一邊彈一邊微笑,滿滿的愛和力量,相信這也是他希望我們擁抱的東西。

Roller Credit曲目是《BTTB》專輯的〈Opus〉,是教授鍾情的法國印象派音樂所影響的小品,每次聽完都很想再重溫的那種曲調。生命循環往返,生生不息⋯⋯就像他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全心全力投入,我們因此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在此刻的狀況。於是我便發短訊感謝他和團體的心血,他亦真情流露地說「exhausted」。就是這樣的,毫無保留的創作和表演,永遠令我們無限的尊敬和愛戴。

音樂會之後,他更慷慨地播放了新專輯《12》全部12首新作,當中的〈20220302 - sarabande〉也剛剛首演了。他選擇71歲生日(2023年1月17日)作為發售日,極有意思。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72

陳德政寫坂本龍一:九個關鍵字,他的強大感染力來自於這裡

陳德政寫坂本龍一:九個關鍵字,他的強大感染力來自於這裡

2022/12/17
雷光夏寫坂本龍一:第一次聽到他的配樂,我就決定成為做音樂的人

雷光夏寫坂本龍一:第一次聽到他的配樂,我就決定成為做音樂的人

2022/12/16
影評人但唐謨/永遠的美男子:坂本龍一

影評人但唐謨/永遠的美男子:坂本龍一

2022/12/15

最新文章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