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桃園市立美術館館群之一橫山書法藝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策劃《榜書》交流展,將於5月27日至7月24日在橫山書法藝術館展開,是繼2022年之後雙機構再次合作。本次《榜書》以雙館策展人蔡耀慶、林佳穎共同策劃,將晚清後慣用於指稱大字書法的「榜書」為核心,規劃四大展區,呈現史博館藏選品與私人拓本收藏,並邀請13名當代書藝家進行榜書創作。
什麼是榜書與大字?
大字書法於歷代文獻中先後出現「署書」、「擘窠書」、「榜書」等稱呼,直到清代康有為將「榜書」定義為一切大字,成為現今最通俗的說法。榜書具有傳達訊息及記錄流傳的功能,多以石刻文字方便後人觀看。
策展人蔡耀慶說「大字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從不同朝代的出土文獻可見變化;他進一步表示,大字之所出現,不見得是為了展現藝術成就,而是當時精神信仰為佛教,人們內心有更大的力氣是希望將佛經延續下去、擴散出去。
四大展區亮點介紹
四大展區包括「彰功銘記」、「寫經興佛」、「示名顯義」與「當代書藝的詮釋」,一部分可依照時間軸觀覽字型、稱呼的變化脈絡,以史觀角度回顧過去榜書脈絡,另一部分則透過傳統與現代融合之創作,展現當代榜書的藝術價值。
「彰功銘記」、「寫經興佛」展區展出漢代有「隸中草書」之稱的〈石門頌〉,隸書筆法瘦勁雄健又帶有秀朗之氣;民國時期〈善持一念 福壽三多〉拓片,此刻經位於中國山東省泰山緩坡石坪上,結構扁方舒朗,風骨內斂、從容沉靜,如老僧入定,無劍拔駑張之氣是最大特色。
「大字鼻祖」北朝摩崖刻石〈二鼓山岩面大空王佛〉,書體風格介於隸書與楷書之間,氣勢雄渾穩重。策展人蔡耀慶分享,「〈二鼓山岩面大空王佛〉最有趣的不在於字的意涵,而在於以安道一的想法去揣度,佛字裡有幾隻小手向上,展現對佛教的敬畏。」
同步展出的還有唐代顏真卿〈大唐中興頌〉以及宋代〈重修山河堰碑〉等歷代經典大字拓本。
走向「示名顯義」展區的路徑上,則設計了一處自由揮灑區,邀請觀展者拿起毛筆親自揮毫,感受藝術家們寫下大字的身體律動。進入「示名顯義」展區,列舉了「榜書」實用性各式面貌,如讚頌帝王功德、裝飾皇家宮殿,發展至寺宇廟堂的匾額、園林景觀,最後融入常民生活來懸掛祝壽、招牌書寫等,透過榜書的書寫給人宏偉莊重的視覺感受。
「當代書藝的詮釋」展區集結羅懷珍、蘇世傑、傅狷夫、李轂摩、董陽孜、李蕭錕、林隆達、陳宏勉、拾得法師(朱秀櫻)、薛志揚、黃伯思、劉廣毅以及王意淳共13名現、當代書藝家榜書創作,展現當大字書寫成為書法藝術中的表現形式,藝術家如何以放大的筆墨與筆畫之間的字跡變化,來呈現氣勢磅礡的視覺效果。
其中,王意淳〈反聽 內視 自勝〉取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摘句,藝術家以行草書呈現,「反」字跳脫視覺慣性,刻意上下顛倒,並試圖詮釋詞句意義,傳遞身而為人應該發掘的處世之道;桃美館典藏品——董陽孜〈振衣千仞崗 濯足萬里流〉揉合顏真卿〈裴將軍詩〉楷書與行書與結合西方的構圖創作方式,營造書寫趣味及延伸整體空間之美;林隆達〈鴻飛獸駭〉運用宿墨創作與書寫榜書大字,呈現漲墨渾厚之感與飛白筆畫之虛實變化。
此展區亦包含一面高達9米LED牆面,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榜書運用,如總統府(陳奇祿題)、鼎泰豐(于右任題)、朱記(鄭善禧題)、行天宮(于右任題)、國語日報(胡適題)等,皆為書法名家所題字書寫,現場以動畫形式探巡與遊歷台灣各地方文化樣貌,展現榜書活用於生活中的魅力。
榜書 Size Matters: Calligraphy for Public Viewing
展期|2023/05/27(六)至 2023/07/24(一)
時間|週三至週一 09:30-17:00,週二休館
端午連假|2023/06/22(四) 至 2023/06/25(日)正常開館
地點|橫山書法藝術館((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100號)
票價|全票收費100元;桃園市民、18歲以上學生及軍警消享半價優惠;18歲以下65歲以上、持志願榮譽服務卡志工、身心障礙者及陪同人、導遊等資格者免收費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2023/11/28 -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集14國團隊、藝術家之作呈現劇場多重宇宙
2023/11/28 -
《勸世三姊妹》登火球祭!原聲帶募資計劃倒數中、2024北中南巡演搶先預告
2023/11/27 -
2023桃園文博「超有種」五大亮點搶先看!新地標中原文創園區首開放
2023/11/24 -
2023 Camping Asia 11/20展開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院
2023/11/24 -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3/11/23 -
嘉義《+1+1+1》第二期亮相!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封面、匯集「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
2023/11/22 -
「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美館展出!陳普:可被描述的事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
2023/11/22 -
《我是紅》2023 Camping Asia開幕秀!肯亞萬吉魯卡穆尤挑戰主流審美
2023/11/22 -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北美館展出!集58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023/11/19 -
台中島知讀市集11/18登場!40+獨立書店、工藝攤位帶大家走進書的多元宇宙
2023/11/17 -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弱書道」雙展11/16登場!從古典底蘊探索當代新可能
2023/11/15 -
2024新加坡藝博會1月登場!三大主展區亮點搶先看
2023/11/14 -
2023南村有光11/13光跡開展!黑川互動以光與能量點亮四四南村
2023/11/14 -
一睹富藝斯香港「New Now及設計」拍賣亮點之作探索藝術新星
2023/11/13 -
陳泰銘珍藏本月將登蘇富比 史上價值最高葡萄酒窖藏
2023/11/13 -
《Suki Seokyeong Kang:Willow Drum Oriole》首爾三星美術館展出!以獨有空間敘事詮釋風景
2023/11/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