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沈佩臻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曾形容居住於海島的台灣人,就像「航空母艦上怕海,躲在船艙裡的船員」,明明四面環海,人們卻對海洋十分陌生,仔細回想自己上一次感受大海遼闊是什麼時候呢?藝術家王怡婷2020年開始踏查記錄台灣各地海岸線風景,蒐集沿海、與海相關人文歷史元素,本次「海律─王怡婷個展」透過5組裝置、錄像、雕塑與版畫形式的系列作品,透過聽覺、視覺立體化所見海洋姿態,自即日起至6月25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帶來一場倘佯海洋湛藍色調與音律的感官體驗。

〈海奏〉、〈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奏〉、〈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踏查實際海岸風景,重繪精神地理

「海律」始於王怡婷2020年的作品〈海線計畫─解疆域想像踏查〉,該作品於2021年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發表。王怡婷藉由踏查與影像記錄台灣各地的海岸線風景,來量測人們與海的真實距離和模糊地段,並探索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其海岸在疆域化及解疆域化的變動。

〈部分的台灣〉。 圖/沈佩臻攝影
〈部分的台灣〉。 圖/沈佩臻攝影

「海律─王怡婷個展」將空間想像成一具富韻律感的有機體,裡頭乘載著上百種時態的海洋色調和音調,透過時間性、地理性的空間拼貼,跨越時間與地理的現實阻隔,將想像的風景旋律節奏化,以此形構出一在時間與空間差、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流動且富韻律的敘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關於所謂的疆域、解疆域、再疆域化,王怡婷回歸海景的幻變特質,當疆域並非純然地緣政治的審視,而轉化為某種精神風景,進一步向觀者提問:人們是為了看到什麼樣的海邊風景而來?想從中獲得什麼慰藉、期待?這些真實風景放入靜默密閉、人造環境的美術館裡,逐漸成為一種不斷變動、轉化的不真實的存在,藝術家以此展開精神地理重新繪製,化為具富韻律感的有機體。

藝術家王怡婷。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藝術家王怡婷。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王怡婷個展:重構有機律動的海平面樂章

展覽結合裝置、錄像、雕塑及版畫,通過物件和影像的立體切割、錯置、重疊、反覆、複製,以物件作為標記形式的存在,標記調整空間中的音調和表情,讓各自的旋律運行在不同的時間向度上,組構出王怡婷想像中以及實際踏足所視的無垠蔚藍。

〈部分的台灣〉

作品構想源自一幅17世紀清朝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這份地圖因政權因素僅出現西半部的台灣,島嶼邊界因可控或不可控的人為因素改變了形貌,東邊的輪廓消失,引人想像。王怡婷以此延伸,使用環氧樹脂凝結再現地圖上另一半島嶼輪廓,王怡婷讓玻璃容器化為經緯,觀看時另外半邊輪廓隨著通透的玻璃容器,延伸出無限遐想。

〈部分的台灣〉作品構想源自一幅17世紀清朝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 圖/沈佩臻攝影
〈部分的台灣〉作品構想源自一幅17世紀清朝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 圖/沈佩臻攝影

〈部分的台灣〉。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部分的台灣〉。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

數根透明湛藍色澤的長方體交錯懸浮在展覽場域中,乘載著藝術家擷取不同時間、地域的上百種時態的海洋色調與音調,王怡婷費時費工讓顏色漸漸分隔出海平面,解析拼貼出充滿視覺韻律感的敘事。觀者隨著光線與觀看位置移動,作品時而沉靜柔和,時而靈活生動,形構出一在時間與空間差、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流動敘事。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線 No.6 〉、〈海線 No.7〉

王怡婷將海岸線影像透過金屬板平面輸出後再折疊和重疊,實驗不同時空的海岸線影像的堆疊組合方式,試圖將影像去疆界,以此解構視覺的空間感,〈海線 No.6 〉與〈海線 No.7〉

將模糊的邊界放大,開啟不確定的邊界範圍。

〈海線 No.6 〉、〈海線 No.7〉。 圖/沈佩臻攝影
〈海線 No.6 〉、〈海線 No.7〉。 圖/沈佩臻攝影

〈海線 No.6 〉、〈海線 No.7〉。 圖/沈佩臻攝影
〈海線 No.6 〉、〈海線 No.7〉。 圖/沈佩臻攝影

〈海奏〉

王怡婷想像眼前的海面是一樂譜,樂譜上標記的延長、反覆、斷奏、重音及漸強等記號轉譯為影像形式,反覆定格、空白、延長再播放,同時以視覺及聲音人為標記出浪拍打的瞬間,實體裝置與影像在畫面中互相影響,如同繪畫的形式介入影像,時間在影像操作下任意改變速率中自成旋律,牆上構成自然與人工共譜的韻律。

〈海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王怡婷個展

展期|2023/05/13(六)至 2023/06/25(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MoCA Studio(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官網|https://mocatpe.tw/art04OVNMu

展覽座談

主題|音樂、語言與生命

時間|2023/05/27 (六) 14:00-16:00

藝術家|王怡婷

與談人|策展人黃又文、藝術家蔡坤霖

藝術家王怡婷

王怡婷作品通過雕塑以及空間畫構的觀念,建構時間、空間、物質、影像、能量之間的韻律關係。近期代表作品《不存在的姿態》於2019年入選台北美術獎;《逆行》於2020年參與法國波爾多「生態術」(Magie Verte)展覽,同年她在海桐藝術中心舉辦個展「即興曲」。她曾進駐美國Vermont Studio、韓國光州美術館以及台南蕭壠藝術園區等地。

推薦閱讀

毓繡美術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日常中止》雙展:台日港菲藝術家之作,辯證時間與生命終始

最新文章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