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追時事、玩迷因,東昊小編UG:做電影行銷沒時間留戀悲傷

2023/10/14 陳芷儀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3「在串流時代,賣有意思的電影

內容爆炸的串流時代,充滿同質與覆述的選擇卻令人迷惘,會在院線挖寶的觀眾也變少了。然而有群愛電影的人,依然以挑剔品味為影迷篩選好片、豐富觀影選擇。美國有A24、Neon,開創藝術與商業平衡的新面貌,台灣也有不少獨立片商發展出特異的經營方向,形成更有機的觀影風景。

他們是眼光敏銳的buyer,是擅長說故事的行銷專家,也是將新作品與導演帶入陌生市場的伯樂。他們完整一部電影的生命,將多元的世界觀帶到我們眼前。

人稱「UG」的梁鈺杰,最早在2011年因化身少女時代為人所知,在那之後,他一次次變幻為BLACKPINK的Jennie、拿刀狂舞的小甜甜布蘭妮、韓劇《假面女郎》的金貌美⋯⋯簡單卻總能抓到精髓的變裝技巧,與模仿對象反差的生理性別與外型,讓他在社群上累積不少忠實粉絲。

在這些火熱的形象之下,他其實是獨立片商東昊影業的行銷企劃,大多時間在扮演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對著電腦思考如何順利向觀眾推廣一部作品。因著對電影及廣告的熱愛,在這流動率偏高的產業裡一蹲就超過十年。

人稱「UG」的梁鈺杰平時以變裝網紅為人所知,跟時事之快、模仿精闢、反差火熱的形象累積不少粉絲。 圖/林軒朗攝影
人稱「UG」的梁鈺杰平時以變裝網紅為人所知,跟時事之快、模仿精闢、反差火熱的形象累積不少粉絲。 圖/林軒朗攝影

UG另一身份是獨立片商的行銷企劃,常是對著電腦思考如何順利向觀眾推廣一部作品。 圖/林軒朗攝影
UG另一身份是獨立片商的行銷企劃,常是對著電腦思考如何順利向觀眾推廣一部作品。 圖/林軒朗攝影

結合對廣告與電影的愛

晚上7點半,UG下班,「滋——」一聲開了啤酒,他說起自己的小時候,因為喜歡看各類廣告,萌生了進入廣告業的念頭,「廣告有藝術價值又可以達成商業效果,感覺能創作又不會餓死。」這樣的理想在進入政大傳播系、接觸業界消息之後隨即破滅,他發現廣告業的學長姐大多過得有點辛苦。

後來他兼修廣電相關的課,學會拍片,並透過課堂培養起觀影習慣。當時就讀俄文系的另一半也影響他甚鉅,讓俄國電影《我的人魚女友》、《神秘肌膚》等冷門電影進入他的視野。而真正定型他觀影品味的作品,則是是枝裕和的《空氣人形》,「我從裡面看到人性,發現電影原來可以承載這麼多力量,那時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應該是喜歡看非主流電影的人。」

他開始關注各個影展,從中發現更多能貼近自身經歷與感受的作品,比方說自己與家人間的隔閡,「我從小跟家人比較疏離,常會想說要不要更親近?加上我的同志身份,很多話不能說啊。這些沒辦法說出口的話,總覺得可以透過電影得到一些安慰,讓我知道這世界上有人跟我一樣。」即將畢業之際,他開始思考,有沒有一條路能把自己對廣告與電影的喜愛合而為一?進入片商做行銷,是他找到的答案。

電影讓UG找到安慰與共鳴,他也常扮裝成電影角色,包含自家發行的《在車上》女司機、《燃燒女子的畫像》。 圖/UG提供
電影讓UG找到安慰與共鳴,他也常扮裝成電影角色,包含自家發行的《在車上》女司機、《燃燒女子的畫像》。 圖/UG提供

設計預售票卡、明信片等電影周邊小物,是UG的另一項技能。
 圖/林軒朗攝影
設計預售票卡、明信片等電影周邊小物,是UG的另一項技能。 圖/林軒朗攝影

讓好電影多一個機會

2013年初,UG進入佳映娛樂,開始了做中學的片商人生。起初他常常忙得連電影都沒時間看,隨著時間過去、同事來去,喜歡學習新事物,主動攬事情來做的性格,讓他習得排戲院、做社群、辦試映、當公關、與影迷建立關係等經歷,這樣扎實的實踐,幫助他在2017年進入東昊影業後更加如魚得水。

以藝術片、議題片為主的東昊,容易給人高冷的感覺,但UG接手社群後,大膽嘗試用時事哏甚至迷因的方式操作,意外帶來了很好的效果。例如2018年底他推廣《新橋戀人》,以「有品味的你想去哪裡戀?」為問句,帶出台灣「新」字輩的幾個地名,貼文突破千讚且吸引數百則留言。

即使許多同業常說,社群做得再用力,也不一定能反映在票房上,他還是去做。「我也曾經想過會不會用錯力了?但推《新橋》期間,我收到一位網友的訊息,他說很開心能透過我們有趣的貼文讓他認識這部電影。」那是一位住在新竹的觀眾,為了看場次較少的《新橋》,甚至搭火車轉Uber才抵達有放映的戲院。

是這些小小的成就感讓UG持續走下去,包括他至今最享受的工作「取片名」。從Drive My Car到《在車上》、Aftersun到《日麗》⋯⋯他與夥伴透過對作品、觀眾、市場的了解,用為新生兒命名般的心意,只要能讓好電影多一個機會。

UG嘗試用時事哏甚至迷因的方式操作社群,讓非主流電影有機會踏出同溫層,大概就是小編的成就感。 圖/林軒朗攝影
UG嘗試用時事哏甚至迷因的方式操作社群,讓非主流電影有機會踏出同溫層,大概就是小編的成就感。 圖/林軒朗攝影

UG的桌面,能隨身攜帶的筆電包辦了管理社群、製作宣傳圖卡、設計周邊物等行銷工作進行。 圖/林軒朗攝影
UG的桌面,能隨身攜帶的筆電包辦了管理社群、製作宣傳圖卡、設計周邊物等行銷工作進行。 圖/林軒朗攝影

「為什麼我能在這一行做那麼久?或許因為每部片都是一次新的挑戰,都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UG行銷電影10多年,用的是「美少女戰士」的精神。即使這次被擊倒,兩個月後電影就會下檔,沒時間留戀悲傷,再站起來就是。只要站起來,下一部好作品就有機會被看到。

圖/林軒朗攝影
圖/林軒朗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好威映象孫宗瀚:只流行一種電影,世界會太無聊

Issue93

牽猴子王師、陳怡樺:從買賣到製作,發掘一部電影的最佳體現

牽猴子王師、陳怡樺:從買賣到製作,發掘一部電影的最佳體現

2023/10/15
好威映象孫宗瀚:只流行一種電影,世界會太無聊

好威映象孫宗瀚:只流行一種電影,世界會太無聊

2023/10/12
三位創作者,與一部電影相遇之後:朱建安・唐豪・張婉兒

三位創作者,與一部電影相遇之後:朱建安・唐豪・張婉兒

2023/10/19

最新文章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圖|20...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台灣大型個展《房間裡的大象》,以及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塞吉歐...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