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最好的10支筆】許悔之╳一掃千軍:無所得,最不可言說的快樂

2024/07/05 口述/許悔之、文字整理/胡士恩

許悔之|1966年生,台灣桃園人。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聯合文學》雜誌及出版社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現為有鹿文化發行人兼社長。
許悔之|1966年生,台灣桃園人。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聯合文學》雜誌及出版社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現為有鹿文化發行人兼社長。

一掃千軍|翻譯家、作家林文月所贈,為作家、學者臺靜農晚年常用之筆。筆管輕盈,筆斗有一圈美麗的紫色異材質。許悔之曾用它寫下台灣「原聲國際學院」校名,雖使用次數不多、非日常用筆,但卻深具意義。寫字於他,是心無旁騖專注於身手,注入全部的心意。
一掃千軍|翻譯家、作家林文月所贈,為作家、學者臺靜農晚年常用之筆。筆管輕盈,筆斗有一圈美麗的紫色異材質。許悔之曾用它寫下台灣「原聲國際學院」校名,雖使用次數不多、非日常用筆,但卻深具意義。寫字於他,是心無旁騖專注於身手,注入全部的心意。

我很小就知道自己是個有躁鬱之心的人,腦袋可開多個視窗同時運作,速度很快,像短跑選手,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完。我從小寫字、抄經,最早寫毛是為了讓自己的速度變慢,你得慢慢磨墨,慢慢鋪紙,呼吸勻暢,仔細看經文,因為呼吸變慢了,它就像禪坐、像一種New Age的靈性追求,不論什麼教派都在告訴你——陪伴自己的呼吸,好好呼吸,生死也在呼吸之間。我從小也愛買紙、買好的紙,寫壞了就揉掉,從不覺得心痛或可惜,因為那一刻的書寫的感覺很要緊。

每次抄經都會有新的觸發跟體會,它不是單線前進,你會看到「緣」分離那一刻的時空,心對事物的理解會不同,那對我來說是變化的契機,你得花那麼久的時間,慢慢寫,才有機會在偶然之間,感受自己心識全然的不同。

許悔之的筆墨作品,這首《開經偈》他已經抄過無數次。
許悔之的筆墨作品,這首《開經偈》他已經抄過無數次。

我這一生最珍貴的筆,是文壇長輩林文月老師所贈的「一掃千軍」。有年林老師從美國回來,我們相約吃飯,她拿了一支用紙包捲住的全新的筆,我一看,是臺靜農先生晚年常用的長鋒羊毫筆,林老師說送我,我告訴她:「啊,這麽美的筆,我也捨不得寫。」她說:「你一定要拿來寫,好好寫,盡量寫。」

那支筆其實是她先生郭豫倫所有。郭先生早年流亡來台,自臺灣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為了讓林老師創作、過好日子,他去經商,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五十歲退休後想重回銳氣煥發的藝術家已不太可能,他中年到過世前遂都在寫書法,但他都捨不得用這支筆,每次總說「等我字練好一點,再來寫」,我記得當時林老師沉默幾秒、若有所思地說:「他一次都沒寫過,就走了。」這支筆對我來說是很殷重的,是一支漂亮的不得了的筆。

林文月老師所贈的「一掃千軍」對許悔之來說有深刻意義,身後作品為林文月在1950年代創作的工筆畫《秋燈夜讀》。
林文月老師所贈的「一掃千軍」對許悔之來說有深刻意義,身後作品為林文月在1950年代創作的工筆畫《秋燈夜讀》。

睹物思人,它有情感,會有一刻你覺得好像凝固在那裡,可是它又永遠流動,帶領你往後面的時間去。我此生快六十了,一直在文字的行業裡,一支筆除了好寫、珍貴、美麗、實用以外,它可能還有擁有文學藝術的創作核心——就是情感。抄經這二十年,我學會「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我自己在這一刻很安靜,我可以自己思惟佛法。你沒有別的追求,寫字比思想慢很多,頃刻亦如同百千萬劫,字該怎麼樣寫出來,只有自己可以心領神會,是最不可言說的快樂。

文字的力量是很巨大的。我曾經寫下兩行詩句:「除了詩和祝福/我別無更珍貴之物了」——創作者一生所有的生命能量,就像獅子搏兔;我大概就是寫詩和抄經、藝術創作吧,那都是因為我真的擁有很深的祝福——祝福了眾生也祝福了自己。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0「最好的10支筆」

在數位化時代,已有許多工具可取代實體紙筆,然而握筆時的親密手感與創作直覺,始終難得。本期邀請仍常握筆的人們,分享他們與筆共處的日常;筆可以是讓心穩實的安心符;可以帶著手開發思緒未及的荒地;可以引導一場專注自我的對話,一段沈浸樂趣的時光。

攝影:林軒朗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10

【最好的10支筆】楊士慶╳樹枝筆:用選項以外的可能,推翻自己

【最好的10支筆】楊士慶╳樹枝筆:用選項以外的可能,推翻自己

2024/07/06
【最好的10支筆】Andr╳Giorgione油畫筆:畫畫是我的冥想,怪獸是我的音樂

【最好的10支筆】Andr╳Giorgione油畫筆:畫畫是我的冥想,怪獸是我的音樂

2024/07/07
【最好的10支筆】李育昇╳使用三十年水彩筆:畫出服裝輪廓,⽤筆為⼑開路

【最好的10支筆】李育昇╳使用三十年水彩筆:畫出服裝輪廓,⽤筆為⼑開路

2024/07/07
Issue110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