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獨特敘事探索當代科技與人的關係

2024/07/24 文字編輯/陳宜慧

AI浪潮來襲,生成式圖像儼然成為當代藝術無可避免的探討議題。繼2022年獲台新視覺藝術獎,2024年以錄像作品《難忘的形狀》摘下金穗大獎後,今年藝術家李亦凡憑藉其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以及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拿下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新作。

藝術家李亦凡作品《難忘的形狀》, 2023。 圖/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李亦凡作品《難忘的形狀》, 2023。 圖/藝術家提供

李亦凡以獨特敘事風格獲銅鐘藝術賞

「銅鐘藝術賞」為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個人贊助之獎項,以文化創投的前瞻概念出發,遴選一位具獨特視野及國際觀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基於對藝術家創作理念的信任,在概念階段即給予肯定,以委託創作的形式支持其藝術實踐。

自2018年起,銅鐘藝術賞的得主分別為許家維、鄭先喻、林沛瑩、致穎。本屆得主李亦凡表示:「非常感謝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對我來說這是藝術職涯現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肯定與支持。在新作中,我將持續探索當代科技與人的關係。」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創作具有獨特的敘事風格,將技術革命中的理想與失落融於冷僻知識與個人囈語之間,引領觀者觸探虛擬與真實、科技工具與道德問題的模糊界線。」

2024年第八屆「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攝影:汪正翔
2024年第八屆「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攝影:汪正翔

以黑色幽默觸探AI工具與創作間未開之地

居於台北的李亦凡,其作品向來透過幽微的黑色幽默手法探索數位時代之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自2019年起,藝術家即嘗試以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

藝術家李亦凡作品《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 2021。 圖/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李亦凡作品《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 2021。 圖/藝術家提供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此外,隨著生成式AI技術及軟體的普及,生產工具的本質也在悄悄地改變,並連帶影響著創作者的生產方式,以及當中的倫理爭辯。面對本次新作,李亦凡將延續對當今數位創作者與創作軟體間的討論,並聚焦創作者與創作軟體之關係,以及AI生成等方向。預計於2025年展出的新作,藝術家秉持其一貫的黑色幽默創作概念,在引領觀眾發出陣陣歡笑與苦笑之際,也能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抑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 洪建全基金會:https://hongfoundation.org.tw/

▧ 銅鐘藝術賞:https://projectseek.hongfoundation.org.tw/tung-chung-prize

▧ 李亦凡個人網站:https://cargocollective.com/LIYIFAN

洪建全基金會

《陳達和他的歌》復刻音樂派對,3/19恆春登場:洪建全基金會復刻黑膠、上架串流,呈現民謠純粹魅力

《陳達和他的歌》復刻音樂派對,3/19恆春登場:洪建全基金會復刻黑膠、上架串流,呈現民謠純粹魅力

2022/03/19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2022/08/12
李奎壁個展「香蕉幣」洪建全基金會展出!將農作化身貨幣,邀觀者參與交易遊戲

李奎壁個展「香蕉幣」洪建全基金會展出!將農作化身貨幣,邀觀者參與交易遊戲

2023/10/23

最新文章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重新理解家,是成為自己的依據——《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演員曾敬驊

2025/09/19
圖/索卡藝術提供

《尚未命名的抵達》梁凱棋×溫晉豪雙個展台南索卡藝術9/20登場

2025/09/19
羅大佑以EP致敬鄧雨賢,兩代音樂巨匠跨時空對話。記者王聰賢/攝影

音樂傳承的使命 羅大佑致敬鄧雨賢 兩代音樂教父跨時空對話

2025/09/19
「聲子蟲」主創吉他手柯明,擅以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

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2025/09/19
從小就被鼓勵透過各種創作方式玩耍,畫畫是鄭敬儒隨性私密的個人筆記。

拿著畫筆互看,帶著家的安心感創作——deca joins 鄭敬儒

2025/09/19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