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獨特敘事探索當代科技與人的關係
當AI浪潮來襲,生成式圖像儼然成為當代藝術無可避免的探討議題。繼2022年獲台新視覺藝術獎,2024年以錄像作品《難忘的形狀》摘下金穗大獎後,今年藝術家李亦凡憑藉其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以及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拿下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新作。
李亦凡以獨特敘事風格獲銅鐘藝術賞
「銅鐘藝術賞」為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個人贊助之獎項,以文化創投的前瞻概念出發,遴選一位具獨特視野及國際觀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基於對藝術家創作理念的信任,在概念階段即給予肯定,以委託創作的形式支持其藝術實踐。
自2018年起,銅鐘藝術賞的得主分別為許家維、鄭先喻、林沛瑩、致穎。本屆得主李亦凡表示:「非常感謝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對我來說這是藝術職涯現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肯定與支持。在新作中,我將持續探索當代科技與人的關係。」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創作具有獨特的敘事風格,將技術革命中的理想與失落融於冷僻知識與個人囈語之間,引領觀者觸探虛擬與真實、科技工具與道德問題的模糊界線。」
以黑色幽默觸探AI工具與創作間未開之地
居於台北的李亦凡,其作品向來透過幽微的黑色幽默手法探索數位時代之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自2019年起,藝術家即嘗試以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
此外,隨著生成式AI技術及軟體的普及,生產工具的本質也在悄悄地改變,並連帶影響著創作者的生產方式,以及當中的倫理爭辯。面對本次新作,李亦凡將延續對當今數位創作者與創作軟體間的討論,並聚焦創作者與創作軟體之關係,以及AI生成等方向。預計於2025年展出的新作,藝術家秉持其一貫的黑色幽默創作概念,在引領觀眾發出陣陣歡笑與苦笑之際,也能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抑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 洪建全基金會:https://hongfoundation.org.tw/▧ 銅鐘藝術賞:https://projectseek.hongfoundation.org.tw/tung-chung-prize
▧ 李亦凡個人網站:https://cargocollective.com/LIYIFAN
最新文章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