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聚焦跨世代女性藝術家多重生命故事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全新展覽「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於10月5日至12月15日展出,由館內策展人蕭琳蓁策劃,以女性文學「自傳體」為架構,參照吳爾芙長篇小說《燈塔行》三個篇章延伸成三個子題,聚焦1950年代末到X世代後,共28位女性藝術家近112組/件作品及文獻,同時透過特別規劃的「書房計畫」邀請藝術家郭俞平,以此次展出藝術家為主軸,撰寫自傳體小說《珍藏盒》,進而展現文本與當代藝術相互對照的精彩輝映。
從文本出發、以藝術為鑰匙!飽覽藝術家多重生命故事
吳爾芙在《海浪》中寫到,「我真的打開馬修.阿諾的詩集,抄下這些詩句。在如此做的同時,我想到為什麼我自己現在不喜歡或是喜歡哪些東西,因為我逐漸遠離階級制度和父權。」
此次在北美館登場的新展,以英國知名女性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散文集《自己的房間》,指出在女性多重身分之中,附屬角色經常優先於自我為靈感。展覽由「飛地」與「自傳」這兩條軸線貫穿,「飛地」意指一個國家境內存在不受其主權管轄的土地。原文上溯自拉丁文enclave,由字首en(in,在……之內)及clave(key,鑰匙)組成,直譯可稱為「上鎖的空間」。因此策展人希望「藉由此展傳達給大家,每個人手上都有這把鑰匙,不管外界多麼紛擾,都可以靠手上這把鑰匙去開啟屬於自己的飛地,進入到專注自我的創作狀態。」而「自傳」則是許多女性作家透過書寫自我,更深入去了解與重組自我的方式。
同時,展覽結構則以女性文學「自傳體」為架構,參照吳爾芙長篇小說《燈塔行》,借用——〈窗〉、〈歲月流逝〉與〈燈塔〉三個篇章延伸成為展覽三個子題。然而,此展並非意圖去突顯性別意識上的框線,而是透過展覽去呈現人的差異。一如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在開幕中所提到,「此次展覽除了全部都是女性藝術家參展外,也想去談論女性在不同時代當中,如何透過藝術創作去面對自我跟外在的世界。」
而策展人蕭琳蓁亦表示,「此次展出的年齡層滿寬廣的,從1931年出生,也就是戰後臺灣第一代的女性畫家,到1991年出生,現在大約是30出頭的藝術家。」特別是,在整理這些藝術家的生平資料時,會發現前期的女性藝術家,會因為身份或環境的轉變,中斷創作脈絡,這是在男性藝術家身上較少出現的狀況。因此展覽分別探討日常生活的真實、時光的變遷與生命意義的追尋,並邀請觀者隨著作品的軌跡尋得藝術家多重的生命故事。此外,每個展覽子題的開頭,都會以具有空間感的作品呈現,更強化出另一個篇章的意涵。
三大子題、10件亮點作品搶先看
▧ 子題「窗──日常的真實」:此區作品多以家、親人與故鄉為線索、日常生活中一景一物為主題,探討性別角色在這些關係中的影響,揭示個人意識與生命經驗的連結。
亮點作品1:尹錫男《粉紅色的房間 III》
韓國女性主義藝術先驅的尹錫男(YUN Suknam)《粉紅色的房間 III》(1998),為第一屆台北雙年展後蒐購之作,以不穩定的粉紅色體現家庭主婦所經歷的不安。尹錫男做為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主婦,28歲就結婚,跟婆婆同住,每天都必須要料理三餐、操持家裡大小事務。這個生命經驗使她深刻理解到傳統女性的處境,因此這件作品,以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座椅,象徵中產階級安逸的家具陳設,但卻配置了銳利的刺,呈現出如坐針氈的情緒,而地上的這些玻璃珠,則象徵女性的淚水與汗水,至於一旁的搖椅,則是呈現女人在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即是陪伴孩子長大。
亮點作品2:李錦繡《容合.相待.彩虹曲》
李錦繡曾前往法國留學,當時巴黎的都市帷幕非常吸引她,因此早期作品經常呈現出玻璃帷幕間的光影折射變化,後來因為孩子還留在國內給娘家照顧,為此她學成過後便立即歸國。
回來台灣後因忙於家務,她的作品開始聚焦在居家空間,因此其創作內容常以描繪居家物件與日常空間為題,特別是在她的作品中,常有椅子出現在畫面之中,因為藝術家會用身體為定位,找到空間的方向性,而她就這樣在家裡完成了她的作品。後來藝術家終於在2002年、2003年左右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就是《容合.相待.彩虹曲》所描繪的內容,然而當時的她其實已經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然而此作卻是以柔和筆法呈現舒適的起居空間,充份體現她內在輕鬆舒服的感受。此外,展場內亦同時展出她的新進典藏素描本。
亮點作品3:王淑鈴《吟唱的河流》
王淑鈴巨幅《吟唱的河流》(2009-2011),承載著她對家、母親、家鄉的無盡思念,展現人對自然與生命的重新審視,為北美館首次蒐購藝術家之作。
此件為這次展覽中最大的作品(6米),從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後,藝術家便留在倫敦發展,旅居20多年。因此這件作品最初許多人誤以為是描繪英國泰晤士河,但其實藝術家想呈現的是她的故鄉大甲溪,因她從小在此河畔成長,度過美好的童年,因此這是她的記憶長河。對她來說,在繪製巨型畫作時,她彷彿是在營造一個空間,讓那個空間可以大到令自己被包覆其中,從而達到一種自我的療癒與平衡。
▧子題二「歲月流逝──變遷中覺察」:此區作品著重內省與主觀經驗,專注體會自我內在情感變化與轉折,傳遞生活中所觀察的存有與消逝、傷痛與矛盾,捕捉生命中難以名狀的瞬間。
亮點作品4:王雅慧《日光下的靜物》
往下前行,觀者的視線進入一個虛擬與現實交替的時空,王雅慧向來擅長捕捉生活的微小細節,其以具有繪畫性的動態影像去營造出她曾經經驗過的感動,同時傳達出一種寧靜力量,體現出心靈上的沉澱,因此在《日光下的靜物》中,她藉由數位手法使光線與空間的邊界緩慢移動,不只將時間視覺化,同時也凝固了空間,讓每個定格影像都有如一幅靜物畫。
亮點作品5:洪美玲《尋道》系列
為延續生命的探索,洪美玲三件新進藏品《尋道》系列(1997-2003),利用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一條路徑,將皴法變成幾何圖形,透過猶如積木般的「平台、路、山」造型,體現出一種色彩浪漫且具有童趣的氛圍,同時也透過三幅同系列的作品的路徑變遷,去對照藝術家在心境上的轉變。
▧子題三「燈塔──象徵與追尋」:此區以燈塔的意象作為目標追尋及生命探索之象徵,盼呈現女性藝術家對自身環境及未來的關注,進而開啟對集體創傷、權力關係、社會荒謬的觀察與體悟。
亮點作品6:吳瑪悧影像裝置《墓誌銘》
此為紀念二二八事件50週年製作,試圖藉由事件受害者女性家屬的故事來探討女人於歷史事件的角色,相隔10多年後再次呈現。因藝術家有感於,過去談到二二八事件通常僅針對男性的受害者,因此她希望可以從女性的角度,為歷史上的缺席做一個補述。因此她首次採用錄像拍攝,以手持攝影機拍攝基隆和平島海浪不斷拍打岩石的畫面與聲音,並利用ㄇ字形的半封閉特性,烘托出一個冥想空間。
亮點作品7:蕭麗虹《老梯子》
走入挑高的展廳,視線望向蕭麗虹《老梯子》(1991),此為90年代「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獲選得獎並納入典藏之作,一群捏塑的泥人奮力爭先恐後地攀上長梯,但爬上頂端才驚覺空無一物。
亮點作品8:顏妤庭《無數個昨日-3》
此作將新聞文本字句透過書寫轉化為皴法,以交纏又碎散的筆觸,呈現當今社會的緊繃、斷裂與伴隨而生的荒謬狀態。因藝術家創作時深受中國美術史學者巫鴻的影響(著作《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因此作品嘗試將膠彩與水墨融合,並以空間的轉折去回應「屏風」這個媒材的思考。同時,也開始嘗試去發展出一種屬於藝術家個人情感表現的皴法,透過纏繞的筆觸,展現她對傳統山水筆墨的轉化。
亮點作品9:蕭珮宜《人間樂園》
藝術家擅長藉由擬人化的動物演出人類社會中的虛妄情愛與權力爭奪,反應當代社會心理的警世寓言,同時也像是一個現實世界的縮影,並透過藝術的視角,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中,去尋找一些新的、可以被觀看的可能。
亮點作品10:蕾琴娜.希維拉《入侵系列:冒險故事》
最後走向展區出口,再現蕾琴娜.希維拉「2006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的大型限地裝置《入侵系列:冒險故事》(2006/2024現地製作版),將黑色密集的腳印從展場內向外部空間蔓延,與追尋意象相互呼應,象徵著探索將不懈延續。
「書房計畫」邀請藝術家郭俞平撰寫自傳體小說《珍藏盒》
與此同時,此展特別規劃「書房計畫」邀請藝術家郭俞平融合不同女性藝術家的成長軌跡與生命故事,撰寫自傳體小說《珍藏盒》,以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以三篇虛構小說〈京子〉、〈珍藏盒〉及〈河〉近3萬字的小說創作回應展覽,並呈現出跨時代交織下的創作脈絡。
「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展期:2024年10月5日-12月15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1B展覽室
參展藝術家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尹錫男 YUN Suknam(韓國)、王淑鈴、王雅慧、吳瑪悧、李芳枝、蕾琴娜.希維拉 Regina SILVEIRA(巴西)、李錦繡、林燕、弗蘭妮.侯伯格Virlani HALLBERG(瑞典)、侯怡亭、侯淑姿、洪美玲、洪藝真、張相宜CHANG Sang-Eui (韓國)、特別計畫郭俞平、張婷雅、陳幸婉、陳慧嶠、陳瀅如、黃海欣、黃潤色、楊世芝、鄭瓊娟、蕭珮宜、蕭麗虹、薄茵萍、薛保瑕、謝鴻均、顏妤庭。
最新文章
-
北美館「2024街事美術館」進駐中山堂!邀大眾重拾中正萬華台北城市記憶
2024/11/21 -
《春之祭》12月起經典再現全台!德國Pina Bausch舞團劇目亞洲首演
2024/11/20 -
屏東市集11/23華山萬福宮1日限定開展!4組音樂演出、20攤品牌描繪新屏東價值
2024/11/20 -
以筆在紙上書寫的記憶溫度 藝術家、造紙人分享你不知道的「紙」秘密
2024/11/20 -
TSUTAYA BOOKSTORE台中老佛爺店試營運!共享空間首度亮相
2024/11/19 -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登場!挑戰材料與空間界限
2024/11/18 -
在對抗與享受中徘徊!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關渡美術館展出
2024/11/15 -
教育部「藝秀臺」推動表演藝術數位教育新「視」代 讓全國師生優異展演綻放永續光芒
2024/11/14 -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奪首獎!精選10組作品一探當代多元創作
2024/11/13 -
JR東日本鐵道冬季旅行5選!乘著列車駛入文學裡的銀白世界
2024/11/13 -
金馬五項入圍《女兒的女兒》11/22上映!攜手合力酒廠推限量版烏龍茶梅酒
2024/11/13 -
史上最多攤!2024草率季11/22登場!430+創作者、多元工作坊一展誤用創意
2024/11/11 -
高美館《彼岸》開展!陳威廷:人是一直在移動中去面對自己的情感
2024/11/09 -
《找一步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讓百年町屋化身步道、邀10組創作者跨界共創
2024/11/08 -
2024城西生活節串連三大場館、11組藝術家新作!用「飲」閱讀在地
2024/11/07 -
金鼎獎「數位出版類」多元並茂!捐卵女孩報導、AI情書、兒童伴讀APP皆獲獎
2024/11/07 -
FOCA福爾摩沙馬戲《虛缺號》11/9首演!15座巨型鷹架、當代舞蹈顛覆想像
2024/11/06 -
以陰影製造對話!《感官世界:森田恭通》10年攝影精華金馬賓館11/7登場
2024/11/0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