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B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集9國、22組藝術家探索語言想像
正如李維史陀所認定的,「音樂和神話都具有類似語言般的溝通特性,都可以當作複雜語言符號來理解。」因此當我們提及「語言」時,從不止於溝通系統或傳遞意義的工具,還有更廣闊的想像力等待被挖掘。於6月7日至8月10日展出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全新年度大展「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即是以「語言」為主題,探索語言做為溝通媒介如何能開展出多樣化的想像及討論。此展邀請來自臺灣、亞洲及歐洲等9國共22組藝術家,從語言所象徵的符號、聲音和意涵為起點,自不同角度探索語言背後的權力關係,以及其背後錯綜複雜的認同狀態。
以「語言」為題,探討語言背後的文化現象
C-LAB每年的年度展覽以當代藝術為媒介,透過不同的主題回應社會議題,今年的展覽以「語言」為主題,不只藉由創作呈現語言的美學樣態與多元想像,也引領大眾理解語言的文化價值與當代意義。策展人莊偉慈亦表示,「Babel」來自舊約聖經中一群人想蓋一座通天塔的故事,最後因上帝讓人們講不同的語言而失敗,隱喻人類的無法溝通。
以此為展名,「Sounds of Babel」不只意味著語言的紛雜與多樣化,也隱喻難以溝通、意見分歧跟嘈雜的聲音;而語言的核心更在於如何去承載文化生產的意義與歷史的集體經驗。因此,透過此展,不只能讓觀眾理解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語言如何展現文化的複雜多元,同時也能跟作品產生更深刻的共鳴。
穿越語言邊界,在喧囂中尋找對話與交集
藝術家在展覽中運用語言蘊含或擴展的型態,包括符號、敘事、影像和聲音創作,挖掘出藏在語言背後的複雜作用。此次展覽邀請何彥諺、黃麗音、陳庭榕、Candy Bird與區秀詒為展覽提出新作;而張恩滿、張紋瑄、陳飛豪、何兆南等則以舊作為基礎,為展覽量身改版重現,此外也邀請到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各國國家館的藝術家,如安利‧沙拉(Anri SALA)、李傑(LEE Kit)、辛西亞.馬塞爾(Cinthia MARCELLE)及鄭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 )為臺灣觀眾帶來精彩的內容。
此次展出創作類型涵蓋不同面向,從橫跨二戰前後的國族認同建構、創傷經驗、敘事重演、文化詮釋、政治宣傳語言,乃至於當代社會中的族群差異和性別認同。藝術家的創作讓我們看到潛在的文化現象及其形成的背景,以及基於理解和對話的慾望而延伸出來的瑰麗想。
為此,觀看展覽不只能共同經歷這段地緣政治、族群意識與文化價值都激烈動盪的轉型期,並放大藏在作品中的聲音,也讓觀眾一同置身喧囂之中,尋找對話與交集的可能性。
「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日期:2025年6月7日 – 8月10日
時間:12:00 – 19:00(週一休園)
地點:圖書館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聯合餐廳展演空間灰盒子
最新文章
-
「臺灣文學糧倉」亮相!歷史建物大跨度木桁架現身、兩大特展同步登場
2025/06/17 -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2025/06/16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6/16 -
詩人鄭愁予91歲辭世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2025/06/16 -
在豔陽高照的南方,看見成長中必經的陣痛——導演盧盈良與《歌舞的我們》
2025/06/15 -
生活在一座躁動之島——音樂人謝銘祐與《偏南》
2025/06/15 -
走訪台灣鄉鎮與離島,用居民的視角拍攝/攝影師 水島貴大
2025/06/14 -
是台灣魅力,還是視覺文化偏見呢?/攝影師 鄭弘敬
2025/06/14 -
81件作品來台!大都會博物館x故宮《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名作展》登場
2025/06/13 -
走進日本藝術現場!一次盤點2025下半年六大必看展覽活動
2025/06/12 -
Bluerider ART台北敦化新空間亮相!首展聚焦臺灣「悍圖社」50+精彩之作
2025/06/11 -
印象派6/11富邦美術館開展 莫內真跡在台灣
2025/06/11 -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6/11 -
靈魂女聲鄭雙雙蟄伏十年首張專輯《Time》闖入金曲獎!成功提名最佳新人
2025/06/10 -
安卓藝術15週年特展「生命樹」邀15位國際藝術家一展植物與時間風景
2025/06/06 -
C-LAB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集9國、22組藝術家探索語言想像
2025/06/05 -
「秋OUT音樂節」10/11-12台北公館登場!澀谷系音樂教父睽違七年再度來台
2025/06/04 -
恐龍大戰機器人!TFAI童心電影院第二季熱映 經典《歷險小恐龍》重磅回歸
2025/06/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