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亂流:半睡飛行夢」登場!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陳宜慧

正如《世界是垂直的》一書中所提及的,「當我們習慣以平面看世界,我們漏看、錯看了什麼?」北師美術館全新展覽「亂流:半睡飛行夢」由新生代策展團隊Nn̄g Project策畫,邀請大眾啟程,在美術館裡來一趟藝術飛行。展覽自8月29日至11月2日,一次展出來自南韓、香港與台灣9位藝術家精彩作品,透過影像、聲音裝置、雕塑、繪畫、文件等不同媒材的梳理,不只探討當代飛行經驗如何體現於個人身體、情感以及記憶,同時也思索航空科技如何重塑社會景觀與在地文化。

北師美術館全新展覽「亂流:半睡飛行夢」於8月29日至11月2日登場!現場展出來自南韓、香港與台灣9位藝術家不同媒材作品,藉以探討當代飛行經驗如何體現於個人身體、情感及記憶之中。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北師美術館全新展覽「亂流:半睡飛行夢」於8月29日至11月2日登場!現場展出來自南韓、香港與台灣9位藝術家不同媒材作品,藉以探討當代飛行經驗如何體現於個人身體、情感及記憶之中。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新生代策展團隊Nn̄g Project策劃!以機場為出發情境

此展由北師美術館攜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由Nn̄g Project張文豪、黃羿瑄、黃銘樂擔任策展人,三人最初因疫情天空大停擺,人跟人的關係重新被定義,而產生了此策展概念。對於策展團隊來說,「飛行可能關於貿易、地緣政治、遷移、情感、抗爭,甚至關於雲端、宇宙或者是土地,以及自然的記憶,只是我們平常都沉浸在其中,思覺感到麻木,甚至毫不在乎,就像一場在通勤的過程裡面半睡半醒的旅程。而亂流,就是想要召喚一些感覺,邀請大眾在北師美術館這座航廈裡,重新感受我們所處的同一片天際。」

展覽翻轉曾經盛行的諺語「The Sky's the Limit」(無可限量、一切皆有可能)所認為天空是無限的,什麼都有可能實現的概念,轉化成「The limit's the skies」(極限就是天空),藉由提出新疑問:「在全球流動成為日常的此刻,我們是否仍能以不同視角凝望同一片天空?」不只試圖指出,那些被「自由」與「全球化」包裝之下的矛盾現實,也展現對物質貿易歷史與流通基礎建設的反思。

因此,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以「機場」作為展覽出發情境,一個大眾熟悉卻鮮少凝視的場所。這裡充滿期待、過境、控制與流動,既是連結全球的中介空間,也是觀察當代世界如何運作的節點與裂縫,展開一段可能遭遇「亂流」的未知旅程。其中展覽亦有四件委託製作,皆圍繞著「流動」為主軸,展出不同敘事,並有多件藝術家新作首度發表。

北師美術館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北師美術館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場一隅。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展出作品一次看

▍台灣藝術家張庭甄作品

《祝福是不幸的尾巴》系列作品源於一次藝術家的個人經驗,某年生日,她收到一段來自非洲的歡唱祝福影片。那段遠方傳來的歡唱,在語言陌生與笑容熱烈之間,喚起對全球情感流通機制的深層疑問—這樣的祝福,是為個人獻上的真摯贈禮,還是集體文化消費下的情感商品?它是否建立在某種看不見的勞動、技術與文化落差之上?

為此,她從這段經驗出發開始了她的創作。此次一共展出四件作品,其中一樓大廳先以作品《出發——抵達》透過如同機場的航班顯示器上,不停滾動的其實是虛構的太空垃圾起降時間揭開序幕。拾梯而上,二樓展廳可以看見藝術家結合聲音裝置的作品《空中的黑皮歌》,以及她取自真實新聞再進行改寫的虛擬報刊《月界日報》,創造出一個類機場的平行時空。

張庭甄《祝福是不幸的尾巴》系列。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張庭甄《祝福是不幸的尾巴》系列。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台灣藝術家張庭甄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台灣藝術家張庭甄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香港藝術家李鈺淇作品

藝術家的動畫裝置《把我的眼睛沉入你的眼睛》結合飛機窗景與多頻道動畫,從第一人稱視角重現飛機窗外的流動景象,並將飛行過程中個人的情感流動加以視覺化,動畫中時而速寫場景、時而色彩斑斕的抽象畫面,既呈現出藝術家對旅程的想像,其中也投射了她個人的夢境、童年與潛意識。

李鈺淇《把我的眼睛沉入你的眼睛》。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李鈺淇《把我的眼睛沉入你的眼睛》。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台灣藝術家羅懿君作品

曾經做為經濟作物的甘蔗,如今被視為身體多餘的糖份。羅懿君此次三組作品以蔗糖為線索,勾勒出農業生產、殖民擴張、軍事工業、大規模製造到當代身體政治等不同歷史與政治脈絡的轉變歷程。她以甘蔗渣為材,結合農業工具與當代健身設備,創作出《蔗渣飛彈》與《滑輪下拉機——紫電號》,進而重現當代對身體的矛盾情緒之餘,更涉及經濟作物背後資源爭奪的國際角力。因此,觀者不妨試著拉抬起一架飛彈或飛機,感受物質與飛行之間的能量交換。此外,藝術家也透過展牆上一整排以糖蜜和酒精玻璃瓶打造的作品《糖蜜酒精櫥》,藉由折射的鏡面與漸層視覺效果,感受糖蜜轉換的過程。

台灣藝術家羅懿君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台灣藝術家羅懿君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羅懿君《蜜糖酒精櫥》。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羅懿君《蜜糖酒精櫥》。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香港藝術家勞麗麗作品

如果飛行的終線即是落地,那麼當代的我們該如何與土地產生關係?對於既是農夫又是藝術家的勞麗麗而言,她因15年前社會運動保護菜園村計劃,接觸到身處郊區的村民後,才發現原來香港也可以這樣子生活。為此她在投入種田之後,開始從另一種角度觀看人類跟非人類之間的關係。因此在作品《飛行備忘》中,藝術家以候鳥遷徙為意象,將飛行從自由的象徵轉化為在離去與落地之間徘徊的生命節奏,映照出現代遷徙者面對牽絆與歸屬時的情感流動與掙扎,也藉此隱約透露出關於移民與去留的問題。觀者在此區不妨坐在以台灣稻梗綁成的座椅、戴上耳機,感受一段風景與敘事。

香港藝術家勞麗麗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香港藝術家勞麗麗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勞麗麗作品《飛行備忘》與《隱花色素》。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勞麗麗作品《飛行備忘》與《隱花色素》。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香港藝術家徐皓霖作品

徐皓霖錄像作品《親愛的微風》記錄城市女子味如嚼蠟的夏日生活,她以「夢想假期」作為敘事起點,回望旅遊影像如何形塑我們的慾望與逃逸幻想,並映照旅遊文化中被慾望與目光塑形的女性身影,同時亦結合底片攝影、數位影像拼貼等創作手法,檢視資本主義如何透過航空廣告與旅遊影像激發慾望、操縱消費。

香港藝術家徐皓霖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香港藝術家徐皓霖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藝術家曾彥翔作品

走到二樓展場底端,一座既像是許願池又像塔台風向儀的雕塑,是藝術家曾彥翔打造的空間裝置《Wet Edge of A Circle》,錯落的圓形與多邊形的立體結構,隱然呼應著機場內的人造物造型,延續藝術家對自然與人造空間的探索,於靜態中持續延展「流動」,創造觀者與空間的相遇。

藝術家曾彥翔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藝術家曾彥翔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台灣藝術家李秉璈作品

李秉璈的繪畫《滯緩與神遊:空船》彷彿旅程中的隨筆紀錄,取材於手機截圖、拾得紙張與廣告片段,在畫面上呈現出既具象又抽離的漫遊時空。

台灣藝術家李秉璈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台灣藝術家李秉璈作品。 圖/Chris Chen提供

▍藝術家林彥翔作品

林彥翔的兩組作品分別以成田與桃園兩座機場為起點,交織出個人視角與區域地緣、歷史記憶與當代空間再造之間的張力。他從田野過程中凝視日常物件與身體感知的細節,讓「飛行」不再是一段抽象旅程,而是與土地正面碰撞的現實經驗。特別是藝術家新作《來自塔的預言》取材自東京駐村經驗,從機場附近的老舊塔基座為開端,牽涉到過往成田機場的抗爭歷史,在虛實交錯的影像中進行時間、飛行、權力與抵抗的複雜辯證,並參雜著與內在情感的絮語。

藝術家林彥翔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藝術家林彥翔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南韓藝術家洪辰煊作品

首次來台展出的南韓藝術家洪辰煊以影像裝置《午安,晚上好,晚安v2.0》重現其自行架設的網站 destroy.com,在現今被社群平台演算法所主宰的社群網絡中另闢蹊徑,讓網站使用者可匿名上傳、訂閱與觀看被過濾刪選的影片。裝置結構參考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塔》的螺旋結構,並搭配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影像,將冷戰時期開始的科技競賽歷史與當代網路資訊爆炸的情境並置。

南韓藝術家洪辰煊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南韓藝術家洪辰煊作品。 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dulub studio

三樓閱讀區!打開「飛行」的思想圖書館

三樓閱讀區以11本精選書籍與1本研究小誌為核心,構築一個關於「飛行」的思想圖書 館。這些選書橫跨藝術史、文學、文化研究、建築與影像理論,從不同角度切入飛行的 隱喻、現代性與全球流動。

它們揭示飛行如何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或交通的手段,更是一種文化語彙,滲透到我們觀看世界、想像未來與思考自我位置的方式之中。研究小誌則匯集了策展過程中的筆記、圖像與片段思考,呈現展覽發展的脈絡與背後的研究路徑。它不是完整的學術成果,而是一份過程性的檔案,反映了思考如何在移動、連結與靈感碰撞之間生成。

因此閱讀區不僅是知識的展示場所,更是一個開放的思辨空間,邀請觀眾在閱讀與再詮釋中,將飛行視為一種跨越地理、感知與文化的行動,也讓整個觀展過程擁有更全面的體驗。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亂流:半睡飛行夢》The Limit is the Turbulent Skies

日期:2025.8.29-11.2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北師美術館

展出藝術家:張庭甄、李鈺淇、洪辰煊、李秉璈、林彥翔、羅懿君、勞麗麗、曾彥翔 、徐皓霖

官網:https://montue.ntue.edu.tw/

北師美術館

黃土水名作《甘露水》重見天日,北師美術館12月年度大展亮相

黃土水名作《甘露水》重見天日,北師美術館12月年度大展亮相

2021/10/15
「無法離開的人」北師美術館5/6-7/2帶大家重回歷史

「無法離開的人」北師美術館5/6-7/2帶大家重回歷史

2023/05/06
「蔡明亮的日子」北師美術館展出!「我的展覽就是我生活的面貌,有點寂寞但充滿愛」

「蔡明亮的日子」北師美術館展出!「我的展覽就是我生活的面貌,有點寂寞但充滿愛」

2023/10/27

最新文章

《士林仙界大派對》8/30、31魔幻登場!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集結布袋戲、Si...

北藝中心化身派對仙山!2025 潮臺北《士林仙界大派對》8/30、8/31登場

2025/08/28
北師美術館全新展覽「亂流:半睡飛行夢」於8月29日至11月2日登場!現場展出來自...

「亂流:半睡飛行夢」登場!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反思「飛行」的意義

2025/08/28
日本創意混合單位NIKO NIKO TAN TAN(左)攜手台灣饒舌歌手POPO...

日本NIKO NIKO TAN TAN 攜新作ft.台灣饒舌歌手POPO J 8月登上台灣舞台

2025/08/27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邀集各國特技高手,在三頂巨型馬戲篷日夜大車拼!...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10月前進高雄!集結三頂巨型馬戲篷、101場演出

2025/08/27
以「如 如」為題,邀請兩位女性藝術家展出各自不同媒材形式的創作,並藉此體現出一場...

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2025/08/26
國美館展出「履痕深烙:席德進早期的生命和藝術軌跡, 1943-1966」,探索藝...

席德進「履痕深烙」國美館8/23登場!百件作品深探台灣藝術發展軌跡

2025/08/26
關注生態永續的韓國當代藝術家Kim Sunwoo首度來台個展《Beyond th...

韓國藝術家Kim Sunwoo首次來台個展登場!走進渡渡鳥的奇幻冒險地圖

2025/08/25
藝術家Fulin首場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以庸俗與獵奇...

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2025/08/22

過程本身才是一切——建築師西村周治,與廢屋共度的時間

2025/08/2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