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匯融中西的亞洲抽象大師李元佳個展於9月13日至2026年1月18日在文心藝所登場!此展由文心藝術基金會邀請策展人游崴策劃,以基金會豐富收藏為脈絡,聚焦「點的轉化」。不只展出藝術家自1950至1990年代,橫跨臺北、波隆那、倫敦及坎布里亞郡四個不同時期作品,更集結橫跨書法、繪畫、淺浮雕、互動作品、掛毯、攝影版畫,以及藝術家檔案文獻等作品形式,試圖展現李元佳創作中極簡、神秘、充滿觸覺暗示的「點」,與其背後充滿精神性的宇宙圖式。
值得被寫進藝術史!不受國族界定、世界主義的李元佳
不被國族觀念所綁架、嚮往抽象所帶來的自由,堪稱正方形控的李元佳,1929年出生於中國廣西,戰後輾轉來台灣。早期創作受到李仲生現代藝術觀念所啟發,確立了融合傳統筆墨與抽象表現的繪畫語言,亦曾為「東方畫會」(霍剛、蕭勤也同為此會成員)的創始成員之一,後來李元佳移居英國並設立了自己的基金會。此次展出作品為文心藝所藏品,策展人不按編年表方式展出,而是聚焦臺北時期、波隆那時期、倫敦時期、坎布里亞郡四大時期。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也分享自己首次看到李元佳的作品是在2014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觀‧點- 李元佳回顧展」,後來她也陸續耳聞不少國際級美術館策展人盛讚李元佳,自此便開始入手其波隆那與倫敦時期作品。葉曉甄表示「會收藏李元佳是因為他反映了我的內心,從小生長在傳統家庭的我後來接受了西方教育,跟他的際遇相似,同時我也喜歡留白、乾淨、精準、簡潔的概念,而這也反映了某部份的自己。特別是他後期極具童趣的作品,我非常喜歡。」
游崴則認為李元佳的作品「是值得被寫進藝術史的作品,他擁有開放的特質,因此不同身份背景的觀眾都能從中得到反饋。」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藝術家,更是社區整體營造的統籌者,他自己興建房子、製作小型刊物、寫英文詩、以編導式方式展現攝影觀點,也以軟磁鐵打造可互動的創作;在他的作品中,經常留給觀眾許多探索與觀察的空間,遠看與近看皆能感受作品不同角度的美好。
兩層樓空間,以「點」貫穿策展脈絡
展覽主要展區位於一樓,二樓也有部份展品,主要展出藝術家六零年代作品,因李元佳在1962年移居義大利波隆那之後,李元佳加入藝術團體「龐圖」(Punto),繪畫表面不再只是圖像的載體,更成為操作、切割與重構的現場,將觀者的注意力從繪畫筆觸轉移到幾何構成,同時也更加體現其極簡、神秘、觀念化的「點型」(point)圖式。
此外,李元佳在1967至68年間的倫敦時期,其創作上從視覺載體轉向觸覺化物件,探索空間裝置、互動式作品。他是世界主義者,也是少數活躍於英國以非西方藝術家為核心的前衛藝術社群,在李元佳創作生涯最後的25年,他以北英格蘭為據點並透過一己之力打造了「李元佳美術館」,成為英國北方重要的現代藝術據點。
四大時期亮點展品一次看
▍臺北時期
李元佳二戰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入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並入李仲生畫室習畫,受現代藝術觀念啟發,開啟了抽象語言的探索,並與同儕於1957年創立了「東方畫會」,為臺灣戰後初期現代繪畫運動的主要團體之一。
李元佳此時期的作品,揉合了中國筆墨傳統及抽象表現的精神,其自由的線條及開放的結構,帶有幻想性與音樂般的律動感,透露了來自康丁斯基、米羅等的影響。作品中充滿書寫性的線條,也與同時期書法作品有著類似的動勢,有時亦混合甲骨文及象形文字的意象,將自然萬物託寓於抽象形式。
▍波隆那時期
1960年代初期,李元佳逐漸形塑出風格極簡的抽象語言,往往在大片留白的紙面上僅留下如污漬或果核般的細微墨點。畫中饒富意趣的「點」,既是動作痕跡,也是抽象觀念,承載著「一切與空無」的哲思。他也嘗試冊頁形制,將畫框吸納進幾何構成,並以黑、紅、金、白作為主要用色,象徵「始與終、血與生命、高貴、純粹」。
1961年,李元佳移居義大利,成為歐洲前衛藝術運動「龐圖」(Punto)創始成員。在短暫停留米蘭後,他移居波隆那,住在設計師迪諾.嘉維拉的家具工廠中,環境轉換促使他開始以工業材料進行淺浮雕創作。
▍倫敦時期
1967至1968年,李元佳應倫敦信號藝廊邀請參與「探測之二」與「3+1」展,被英國藝壇視為「逃離紅色中國的第一批抽象藝術家」開始受到注意。信號藝廊跨領域、實驗性及多元族裔的氣氛十分吸引李元佳,遂移居倫敦,開始自學攝影、寫英文詩,並將之融入創作。
在倫敦停留期間,他在里森藝廊舉辦三次備受矚目的個展,作品透露了某種觸覺轉向,他將原本筆觸般的「點」,被圓形的磁鐵物件取代,作品形式拓展至環境、參與及互動。他也開始發展「玩具藝術」的概念,成為英國最早實踐參與式藝術(Part-Art)與複數版作品(multiple)的先鋒之一。
而這些點狀,從筆觸開始結合攝影與詩作,像是飄浮在版面之中,極具結構性的表現,同時也透過幾何磁鐵物件,打破傳統藝術作品與觀者之間的距離,產生出一種更親民的互動藝術狀態。此外,位於展場中央亦展出李元佳相關檔案文件,這些則是策展人游崴的私人收藏,同時也藉此讓觀者能以不同角度更深入的瞭解李元佳。
▍坎布里亞郡時期
1969年,李元佳離開倫敦,移居北英格蘭的坎布里亞郡鄉間,作品形式擴張為空間裝置,與自然環境結合。在位於布斯比的工作室舉辦兩次展覽後,他向藝術家溫尼佛.尼可森買下一間農舍,獨力擴建成為「李元佳美術館」(LYC Museum and Art Gallery)。
自1971年開館至1982年,舉辦逾兩百檔展覽,並獨立出版展覽圖錄,成為北英格蘭重要現代藝術據點。創作上,李元佳持續發展互動性與觸覺性的「宇宙點」浮雕及圖騰式繪畫。結束美術館營運後,他投入攝影版畫創作,在自攝並沖印的黑白照片上手工上彩。影像融合了自然主義及編導式攝影,有時以隱匿面容的方式自拍入鏡。
其晚期作品的抒情、陰鬱及神秘,透露了李元佳生涯晚期的心境。觀看李元佳,從早期師從李仲生相對傳統的筆墨痕跡與帶有米羅色彩的織構,一路到以折疊紙作畫的東方氣息,將點狀突顯、隱匿,甚至拓展出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種種可能,李元佳始終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藝術,也讓人們在此代表紅白金黑的極簡演繹中,找到單純、質樸但又充滿各種想像的藝術之美。
Li Yuan Chia 李元佳個展日期 | 9月13日 – 2026年1月18日
時間 | 週三 - 週一10:30-18:30 (週二公休)
地點 | 文心藝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 180 巷 10 弄 6 號)
文心藝所
最新文章
-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2025/09/17 -
2025《森林夜遊》9/22嘉義登場!9組創作者╳9個場域╳開箱5棟建築
2025/09/17 -
藝術評論家曾文泉/2025愛知三年展:在灰燼與玫瑰之間的時刻
2025/09/16 -
安卓藝術雙展:呈現行為藝術家石晉華畢生創作,新銳嚴友亨獨特繪畫視角
2025/09/12 -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塵與金》藤村真 × 道川省三台灣首展登場
2025/09/12 -
2025臺北藝術節9/11-9/28登場!首週5檔必看跨域大作開啟「超限動」之旅
2025/09/11 -
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襲園美術館展出!以殘形凝鍊當代、描繪時代印記
2025/09/11 -
「英雄有愛公益音樂會」勇源基金會執行長陳致遠攜手國際音樂家共演高歌
2025/09/10 -
豪華朗機工「宇宙寫生」10/4當代館登場!以14+1件作品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2025/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