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拍文化】手機時代的另類文藝復興

2020/03/25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畫作《男子肖像》。 圖/聯合報資料圖
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畫作《男子肖像》。 圖/聯合報資料圖

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大量出現。新興的肖像畫主角非聖非皇,卻讓後世看到其中傳遞的人文精神。而後,風景喧賓奪主,從背景變成了主題,18世紀以後眾多偉大的傳世作品,只見風景不見人。

即使文藝復興時期,僅有少數人能夠委託畫家創作肖像;直到照像機普及,用影像記錄人生才成為普遍行為。輕便相機豐富了照片中的人生主題,拍照甚至成為旅行的目的,跋山涉水置身現場之中,到此一遊成為永恆的記憶。

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逼著相機住進了櫥櫃。自拍,是手機攝影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拍照、修圖、上傳同步完成,由GPS標示著芳蹤的倩影,即刻傳遍全世界。分享在社群媒體的自拍照,人臉佔據視覺焦點,表情姿態才是主題,風景又回到背景填空的命運。

人類大腦的人臉辨視功能,分工細密到眼睛、鼻子、牙齒等影像,各自對應著專職的解析區域。從照片中,大腦可以識人,也能感受到情緒。喜愛看人、更愛被人看的人類本性,終於因為自拍而得到滿足。

面對媒體上無數的自拍影像,大腦像是進入花海的蝴蝶,盡情瀏覽著無窮無盡的姿態,但在持續欣賞表情的興奮之中,也失去了探索心靈的好奇。文藝復興肖像畫所傳遞的人文精神,下場和曾經流行的風景一樣,早已模糊、消失在自拍照片的畫面中。

推薦閱讀

【自拍,另一次文藝復興】自拍,自戀,自畫像:從奧斯卡最強自拍說起

自拍

【自拍文化】吳姍儒:最愛仰角拍、絕不開美肌

【自拍文化】吳姍儒:最愛仰角拍、絕不開美肌

2020/04/04
【自拍文化】江振誠:好看的自拍在於舒適的比例

【自拍文化】江振誠:好看的自拍在於舒適的比例

2020/03/30
【自拍文化】林柏宏:自拍是想紀念這一刻的所有人

【自拍文化】林柏宏:自拍是想紀念這一刻的所有人

2020/04/02

最新文章

每周一觀賞HBO原創影集「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全新集數。圖/HBO Max提供

雀雀/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史蒂芬金式惡夢的溯源美學精品

2025/11/08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