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拍文化】「打卡式旅行」當道:為何我們如此熱愛在旅行中自拍打卡

2020/04/05 林俊沅

從搜尋景點、觀看相片評論或IG關鍵字,到親自造訪後拍照、打卡上傳,儼然成為當代旅行的必備模式。 圖/路透社
從搜尋景點、觀看相片評論或IG關鍵字,到親自造訪後拍照、打卡上傳,儼然成為當代旅行的必備模式。 圖/路透社

社群平台的⽇益蓬勃,提供使⽤者上傳照⽚、打卡的平台,⾃拍照無疑成了重要的中間媒介。簡單地將⼿機中的相機鏡頭切換到前視鏡,就能替⾃⼰與美景留下簡單卻深刻的回憶。而從搜尋景點、觀看相片評論或IG關鍵字,到親自造訪後拍照、打卡上傳,儼然成為當代旅行的必備模式。

我們習慣在旅行中拍照,但⾮得「⾃拍」不可嗎?除了⾃拍工具相對簡易之外,⾃拍更是⼀樁拍攝者以⾃⼰為主題精密的策劃:自拍者須謹慎地佈局拍照姿勢、地點、光線等,才能拍出⼀張最好的自拍照,博得在社群平台上的讚美。⾃拍照本⾝可以特寫、強化或者窄化他⼈對旅遊景點的認識,⾃拍的⾓度如若拿捏得好,僅開⼀⼩叢的櫻花,也能拍成花團錦簇的樣貌。將⼿機由上往下拍,將臉側向陽光,⾃然的蘋果肌與亮堂的⾵景照,便能⼀同呈現在⾃拍照中。

過去,我們總崇尚壯遊般的旅遊,強調深刻的⽂化學習與深度的旅遊。然而,現今旅行者透過⾃拍將照⽚上傳到社群平台,更多動機卻是為了「炫耀」,這種心態對比「深度旅行」無疑是相對膚淺的表現。但對忙碌於⼯作、沒有⾧時間假期的現代⼈來說,能短暫偷閒來趟旅⾏,似乎就顯得⾃⼰⽐他⼈更加幸福、更懂的享受⽣活。在旅⾏的時候來張⾃拍,上傳到社群平台向朋友「炫耀」,就成了現代⼈⽣活中的一種⼩確幸。

Instagram上更有「selfie_travel」帳號,分享網友各式有趣的旅行自拍照。

 圖/Instagram 截圖
Instagram上更有「selfie_travel」帳號,分享網友各式有趣的旅行自拍照。 圖/Instagram 截圖

推薦閱讀

【自拍文化】自拍,自戀,自畫像:從奧斯卡最強自拍說起

【自拍文化】潮人藝人自拍群像:我們都是自拍者,行動者和觀眾

自拍

【自拍文化】江振誠:好看的自拍在於舒適的比例

【自拍文化】江振誠:好看的自拍在於舒適的比例

2020/03/30
【自拍文化】林柏宏:自拍是想紀念這一刻的所有人

【自拍文化】林柏宏:自拍是想紀念這一刻的所有人

2020/04/02
【自拍文化】Selina:自拍是一種享受而非自戀

【自拍文化】Selina:自拍是一種享受而非自戀

2020/03/28

最新文章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