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寫在後疫情時代】詹仁雄/娛樂的未來,賭一把大的或是單打獨鬥

2020/05/07 詹仁雄(電視節目製作人)

圖/詹仁雄臉書粉絲專頁
圖/詹仁雄臉書粉絲專頁

疫情會讓娛樂的分眾被更精準地確認,把個人和集體做到更細的分眾,我認為是有機會的。人不可能沒有出口,我們講「窮燒香、富拜佛」,娛樂也是一種信仰,很多人是靠著幾部電影、幾首歌撐過青春期。尤其現在資訊爆發,年輕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教主、想follow的人,那是一種意見的傳達,某種價值觀的跟隨,它必定會帶動跟以往全然不同的經濟模式,只要有錢賺,它會回推回來,娛樂產品就是必須的存在。

分流可以是說,我們不得不面對只能往兩邊的路線走。一邊是個人的、直播的,是以前大家沒辦法才會做的,但現在必須如此;另一邊是我認為一些企業主、或是擁有比較大資源的人,應該會想做更高端的東西,以區隔單打獨鬥、網紅式的娛樂。介於中間的幾乎都活不下去了,那不如大家來賭一把大的。

回頭看韓國,韓國在泡沫經濟時期把幾個大企業整併,規格直接拉高,這是很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賺不到錢,不如聚集在一起,變得更強大,就會跟成本極低、不可控的網紅式娛樂做出區隔,疫情會加速這件事。

從歷史來看,幾次大瘟疫前後的娛樂都有一點末日情節,大家更倚靠娛樂來平衡生活上的困擾。現在也是個時機點,在網路普及之後,大家更看重數位行銷,可是我一直覺得儀式感的娛樂是永遠存在的,因為人跟人之間,不可能只靠著數位式的散播或觀看,不然怎麼可能霍夫曼的黃色小鴨會有幾百萬人看?

這次疫情對上了年紀的人或家裡有嬰幼兒的人,造成比較大的恐懼,但對年輕人來說,他們比較像參與了一次歷史事件,年輕人的儀式性娛樂可能會更蓬勃,比如國外有沈浸式舞台劇、虛擬演唱會或是更大型戶外活動,會一個一個跑出來。劉若英前陣子開了一場虛擬演唱會,超過一億人觀看,雖然還不到多元互動,但這個模式可能會在其他平台突然發生,甚至變得普及。

疫情引出娛樂產業更多未來思考的方向:大人是否有足夠資源支撐接下來的製作條件?若年輕人的資源少,就會更往個人的、低成本的方式去,這種極端化有時候並不是太好;但另一方面也刺激年輕人的創作能量,他們真的可以在家裡,運用簡單的錄音設備發表創作。他們終究會發現,自己是在網路世界裡最強大、且人數最多的一群,既然大人沒錢了,年輕人不如自己開幹,也能征服很多人。

推薦閱讀

【寫在後疫情時代】謝忠道/疫情時代 法國人的餐飲習慣變化

【寫在後疫情時代】游智維/病毒是大雨,島嶼未來彩虹的前奏曲

後疫情時代

【後疫情的消費儀式感】提升用餐的儀式感,葡萄酒讓日常不尋常

【後疫情的消費儀式感】提升用餐的儀式感,葡萄酒讓日常不尋常

2020/10/29
免費品嘗RAW新一季菜單!全球城市徵文活動熱烈募集中

免費品嘗RAW新一季菜單!全球城市徵文活動熱烈募集中

2021/10/25
【後疫情的消費儀式感】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周年慶消費儀式感帶來幸福感

【後疫情的消費儀式感】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周年慶消費儀式感帶來幸福感

2020/10/29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