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作家張維中/疫情之下,東京七月物語
信箱裡總是塞了許多廣告傳單。百分之九十九都與我無關,拿出來不假思索就會立刻丟進旁邊的垃圾桶。但很偶爾的時候,會出現附近店家自製的傳單。那些店近在咫尺,折扣的內容都與民生飲食有關,不可否認仍會抓住我的目光。
這天沒被我瞬間丟掉的傳單,來自於住家不遠處的「博多華味鳥」銀座二丁目店。我喜歡這家火鍋專賣店,吃的是九州道地的福岡料理,水炊雞肉鍋。價位不便宜,兩個人去吃的話,一個人至少也要日幣四至六千多圓。
那張廣告傳單令人驚喜,豪氣地寫著:「凡拿到這張傳單的人,有福了。」只要在指定期間內來店,兩人同行就一人免費。真的是太划算了!然而,一想到連續幾周,東京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連破百位,甚至還有單日衝破兩百多人的紀錄,為了避免密室群聚,保持社交距離,最後還是忍痛割愛。
生意真的很難做,才會出現這樣破天荒的折扣傳單。進入二O二O下半年,日本有許多商家,尤其是個人獨立經營的店,都因為受到疫情衝擊而倒閉。不痛不癢的「緊急狀態命令」在五月下旬受經濟壓力下解除後,餐飲業的生意稍微回溫,但七月初各地又爆發感染,夜生活鬧區店家成為眾矢之的。
客人鳥獸散,商家又陷入苦境。後台強一點的企業,勉強還撐得下去,紛紛祭出刺激消費的對策,渴望求得疫情中的商機。可是,東京的疫情一天也沒有降溫過。商家想吸引人潮回籠,矛盾的是,就得面臨群聚感染的危機。
六月下旬走在東京街頭,發現不少商家的折扣季已提前開跑。平常在七月上旬,是各商場如火如荼展開折扣的宣傳期,但今年的拍賣都進行得靜悄悄的,躡手躡腳,像怕打擾到別人。其實是因為氣氛不對,又怕過度宣傳吸引人潮,社交距離崩潰,招致輿論的攻擊。
偶爾在回家的路上,我經過喜歡的服裝店,發現折扣原來已經開始,忍不住仍會進去看一看。門可羅雀的店裡,照理說很應該適合慢慢挑選和試穿的,但我總是隨意晃晃就離開。
經歷一場生死攸關的疫情,生活中必要的優先順序,認知得更為清澈了。多一件衣服,不如多一盒口罩和幾瓶消毒酒精來得實際。
向來對於經營網路社群很遲鈍的日本企業,也因疫情有所改變。來店客減少了,必須開拓網購市場,店員開始在IG直播或拍攝短片介紹商品。只不過每次看那些影片,我都忍俊不住。因為每個人都像是被逼著上台做期末報告似的,單調乏味。代表公司的店員不是網紅,不能顯露出任何個人色彩,正經八百的,倒也就是很日本的風格了。
七月的盛事,隅田川花火今年不放了。每年負責轉播大會的東京電視台表示,他們堅持仍要「現場直播」,播的是過去數年來的煙火精華片段。而失去煙火的東京晴空塔也決定在這個夏天舉行「煙火色彩意象」的點燈,聊勝於無,企盼撫慰人心。
短短半年之間,東京的七月,從熱鬧歡慶的天堂跌到地獄。越彌補,越是讓人感到這座城市,怎麼竟有種茫然的,強顏歡笑的苦澀。
翻開行事曆,發現七月二十四日那一天,我還忘了更改。上面仍停著一排如今看來荒謬的字跡:二O二O年東京奧運開幕式。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成熟的社會 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5 -
雀雀/艾蜜莉在巴黎4:在對的時間問世「你的巴黎不是你的巴黎」
2024/10/05 -
雀雀/台劇「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演技派掌舵 直面觀眾談性談心
2024/09/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