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來自市場的情味:在台東 Icifa 感受從自然到餐桌的食材旅程
第一次在Icifa用餐,驚喜不斷、如同爬山般的向上推升,令我想要歡呼的高峰在甜點「馬告巧克力」。生長在太魯閣深山的馬告,香氣飽滿,和苦味巧克力完美融和,味韻綿長!大小如鵪鶉蛋的一顆巧克力,將用餐的喜悅完全昇華。
台東市更生路上Icifa餐廳,低調到路過會錯過。主廚鄭吉棠解釋,icifa意指「市場」,來自日語「ichiba(市場)」、傳入阿美語再轉化之後的發音。一個字「icifa」,藏著文化挪移的乾坤。鄭吉棠的料理,同樣經過轉化與融合;本土食材、法式調理,最終上桌是獨特的新創口味。
面前菜單,印著今日「開胃菜」食材:老酒酒糟/鳳梨/花枝(肝)/油芒/鹹豬肉/刺葱醋/野生荖葉/萵苣筍。接著幾行是「前菜」:芭蕉旗魚/陳年烏梅/烏魚子/仿土雞/康樂小米/檸檬/香菇/剝皮魚/白花菜/珠葱/鹿角海菜。這頓晚餐,上場三十多種食材,主要來自市場,還有主廚發揮採獵精神,上山下海去尋找的珍味。
鄭吉棠曾在多間飯店學習法式料理,工作地點繞台灣一圈,最後跟隨留法主廚楊柏偉創辦Sinasera 24。台東縣長濱鄉間的Sinasera 24,憑著楊柏偉對本地食材的堅持、口味的創新,如今成為傳奇的法式餐廳,一位難求。離開Sinasera 24創業,鄭吉棠找到目前店面,自己動手布置。Icifa在2019年底開張以來,始終只有他和一位助手,每晚最多接待十二人。
「有人想投資擴大餐廳,但我不想要。」吉棠喜歡現在的自由,可以花很多時間逛市場,和賣菜小農、阿婆聊天。但小餐廳的限制也多,例如,看到很好的魚但形體大、價錢高,買或不買?他珍惜食材,每日供餐數量有限,要做到充分運用食材,必須花費更多心思。一人負責所有料理,每天從買菜做到餐後沖咖啡,假日還要備料或製作甜點,工作時間很長。
無菜單料理看似主廚的自由展現,但市場賣什麼,才是上菜的關鍵。台東農產多元,但缺乏年輕人參與,年邁的小農、菜販不斷退休,市場食材愈來愈單調,而且產量不穩定,這些都讓鄭吉棠覺得感傷。
調理食材如同美人上妝,必須秀外慧中、美上加美。Icifa料理原則很簡單,「一加一要大於二」,透過烹調和各種搭配,讓食材風味更多元突出。還有「吃得健康、認識風土」,吉棠說,有緣為客人料理一餐,希望客人吃得開心,也能透過食物認識台灣。
任何菜市場,都是常民社會與自然生態的交融,生活情味和料理風味的源頭。Icifa做為市場的延伸,完成了從自然到餐桌的食材旅程,讓來自市場的天地造化之物,轉換為體驗風土人情的風華美味。
最新文章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