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作家葉怡蘭/談琴酒之愛:調酒回歸基本,清洌中見芬芳

2021/04/07 葉怡蘭

我的琴酒之愛,始於馬丁尼,一步步延伸到餐桌上與日常裡。 圖/葉怡蘭提供
我的琴酒之愛,始於馬丁尼,一步步延伸到餐桌上與日常裡。 圖/葉怡蘭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稍微認識我的朋友可能都知曉,我雖酒量差酒膽小,卻不僅愛飲,且對酒還極其博愛,從葡萄酒、威士忌、清酒、燒酎、白蘭地⋯⋯各種酒類都傾心;近幾年,因對調酒的一往情深,遂連琴酒、蘭姆酒、龍舌蘭等白色烈酒也都懷抱盎然興趣。

這其中,特別是琴酒,更是另眼相看、分外鍾情。

回想起來,這琴酒之愛的發端,應始於馬丁尼。此中因緣,最早可一路追溯到2012年秋天,在東京的「Y&M Bar KISLING」,已故調酒大師吉田貢的吧台前,一杯水般清澈剔透、卻又習習綻放著奔放香氣和華美層次,已成傳奇的「吉田馬丁尼」,自此點燃我對馬丁尼的追逐熱情,以及對這經典調酒中之核心神髓——琴酒的好奇。

然後,2014年,蘇格蘭Bruichladdich威士忌蒸餾廠前任總製酒師Jim McEwan於退休前最後一次來台,除了發表最新作品,還帶來了酒廠推出的琴酒:蒐集酒廠所在地的艾雷島上二十二種植物,萃取蒸餾而成的「The BotanistIslay Dry Gin」。現場試飲,溫和但沉著的杜松子氣息中,花香果香妍媚明亮;油然憶起多年前的艾雷島之訪,春末夏初,這原本凜冽靜默之島上,原野間遍開芳花,那畫面那印象,就和這酒一模樣。

剎那意識到,在地工藝琴酒的年代,已經風火烈烈來到。

再不單單安於調酒基酒的角色,而是從素材、蒸餾、浸漬、萃取到調配都有專精有講究,丰姿風貌多端;最重要是,緊隨全球風起雲湧的思潮,開始展現出豐富的「在地性」⋯⋯

因原料植物使用的開闊多端、無所制限,加之釀造與蒸餾門檻低,小量小規模小批次輕易都可生產,遂各國各地紛紛從本有自有植物出發,醞釀出結合當地風土與人文特色的酒款;使琴酒相較於其他烈酒來,版圖格外遼闊遼廣,幾乎每一地域角落、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都有出品,台灣本地近年也頗見佳作,多樣紛呈、百花齊放,誘得我自此一步踏入,流連忘返。

沈醉之深,就這麼一步步成為我的飲食生活的一部分,專門酒吧取經之外,不但執著往四方不同地域類型不斷搜獵、尋覓,和威士忌、燒酎一樣,身邊總是隨時都有幾款開瓶,日日徜徉於各種日常享用之方上:

出乎此類白色烈酒特色特性,調酒,自然是此中一大重頭戲。

咱家向來慣例,每有新琴酒來家,開瓶第一杯定然是最經典的馬丁尼,藉此一窺此酒之風味個性。當然不見得都能和合,多年經驗積累,馬丁尼之美在「簡」,故還是堅實強勁、本格杜松子風味分明的琴酒最合襯;至於此刻正風行、以繁複配方交織成花氣草香果味芳馥繽紛的酒款,則還是其他調酒更相宜。

喝得多了,純飲調酒猶覺不足,從來什麼酒飲都想抓上餐桌喝的我,也一步步開始鑽研佐食。

睡前小酌小食小點之外,還想配正餐⋯⋯琴酒佐餐,最百搭最普遍,一般公認莫過於調入通寧水的Gin & Tonic;然對我而言,Gin & Tonic固然爽口易飲,但因通寧水通常帶甜味,餐中飲多難免發膩;雖幾度嘗試加入酸味與單寧澀味元素以為平衡,卻常令味覺變得複雜,佐搭上不夠怡然寬廣。

這才終於醒悟:何不回歸最基本,如我一向以來最愛的威士忌佐餐法,直接加入氣泡水和冰塊調成highball,不僅直見各款琴酒之本色本性,清洌中見芬芳的酒性酒體,佐搭各式各類菜餚都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十足討喜。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推薦閱讀

飲食作家葉怡蘭/紅酒配海鮮,在咱家越來越常見

飲食作家葉怡蘭/走入漁港,領會島嶼海鮮的豐富與燦爛

最新文章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