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作家葉怡蘭/走入漁港,領會島嶼海鮮的豐富與燦爛

2021/03/09 葉怡蘭

台灣的海鮮文化之興盛,在海畔、漁港的諸多海鮮餐廳海鮮店,最能感受到這豐富與燦爛。圖/葉怡蘭提供
台灣的海鮮文化之興盛,在海畔、漁港的諸多海鮮餐廳海鮮店,最能感受到這豐富與燦爛。圖/葉怡蘭提供

常聽人說,台灣雖為島國,可惜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每聽此言,自覺因出乎島國子民血統血緣、故始終執著愛戀著海的我,心裡總忍不住萌生些許疼痛。尤其去年深秋,抱持探索此中答案的心情,以海為主題,走了一趟長達十數天的環島旅行,從西往南而後東,以逆時針方向一路傍海而行,對此更加感受深刻。

是的。與我過往所曾遊歷的其餘海島海畔之國之地很不一樣,明明立足島嶼,這島之古早歷史也與海有著至深的交錯關係,然因政治地緣因素,長達數十年的海禁,致使我們與海顯得如此疏離。

尤其在西半部,北邊,是成片成片荒寂無人沙丘、濕地與高高海堤,南方,則是連綿養殖漁場、蚵田,無論城鎮、住居以至常民生活作息一律遠遠離了海、直往內陸往山邊去。

這樣的隔閡,或許還需要好久好久才能跨越、彌補,真正獨屬這島的完整海洋文化也還得更多力氣重新建立、成形;然而我認為,存在於島國子民骨血中的、與海的緊密聯繫其實一直都在,民以食為天,生存與口腹之欲難能禁絕,遂而,同屬海洋文化的一端──海鮮文化,顯然早已精采絕倫。

民以食為天,生存與口腹之欲難能禁絕,遂而,同屬海洋文化的一端──海鮮文化,在台灣顯然早已精采絕倫。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民以食為天,生存與口腹之欲難能禁絕,遂而,同屬海洋文化的一端──海鮮文化,在台灣顯然早已精采絕倫。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的海鮮文化之興盛,從形式種類面貌之多樣到品質之高,從餐飲市場的百花齊放到常日飲食的綿密深入均可見一斑。但在我自己的長年體驗,尤其在海畔、漁港的諸多海鮮餐廳海鮮店,特別這回沿海走了這麼一趟後,更加淋漓盡致領會這豐富燦爛。

不只在於店數之多、人潮之熱烈洶湧,更在於整個兒蔚成一套獨到門道甚至美學──漁港吃海鮮,即使著迷走踏多年,依然覺得這奧妙著實難以盡窺摸透:內行海鮮店的精挑、在地專長魚種(北部的鎖管、蟹蟳蝦,中南部的蚵蛤,南部與東部的鮪魚、旗魚、鯖魚、飛魚、鰹魚、鬼頭刀……)的熟習還不夠,還有隨季節、天候變化而流動的漁獲高下,以至現場眼觀櫃上槽內海鮮狀態後的論斷等等。

分外樂在其中還有,與店家的攻防:如何在短短時間、在個人荷包與胃納能力範圍內激盪出彼此的默契和共識,點出最美味最想吃最實吃的品項,繼而決定出至最合適料理方式,點滴都是學問訣竅。

而每每終於坐上餐桌、放懷大啖,那滋味那口感,明明俱是簡簡單單點到為止烹調,卻是如此非凡絕妙,更讓我一次一次震懾讚嘆,是多少年來多少精通熱愛此道人們、包括從業者和顧客的高超品味功力的淬鍊與支撐,方能達致這傲視四方成就、境界和能量。

從中再度印證,台灣飲食的獨樹一幟特色和底蘊:以食材為原點核心,大巧不工,精緻講究、極致超越以至全民熱血熱情之所鍾,全在本質本色裡,值得珍視珍惜。

台灣的海鮮文化之興盛,從形式種類面貌之多樣到品質之高,從餐飲市場的百花齊放到常日飲食的綿密深入均可見一斑。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的海鮮文化之興盛,從形式種類面貌之多樣到品質之高,從餐飲市場的百花齊放到常日飲食的綿密深入均可見一斑。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推薦閱讀

飲食作家葉怡蘭/紅酒配海鮮,在咱家越來越常見

飲食作家葉怡蘭/台灣味法菜新章:建立在這片土地多元開闊的飲食與生活之上

葉怡蘭

【500盤】東西主廚世代

【500盤】東西主廚世代

2021/11/19
飲食作家葉怡蘭/紅酒配海鮮,在咱家越來越常見

飲食作家葉怡蘭/紅酒配海鮮,在咱家越來越常見

2020/08/11
貓下去涼麵每日限量發送!2020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強勢回歸,帶你探索屬於台灣的早餐店文化

貓下去涼麵每日限量發送!2020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強勢回歸,帶你探索屬於台灣的早餐店文化

2020/09/29

最新文章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每日與檳榔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溫柔永續的粉藕色——TAIWAN DYE與檳榔子染

2025/09/15
從小住在都市的娜娜(左)與莎莎(右),回到都蘭部落生活後,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小店永豐計畫/與部落同行的藝術實驗所 米麻岸的文化行動筆記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