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旅日作家張維中/台詞帶著人生啟示金句,漫談劇作家坂元裕二筆下的人設對話

2021/05/11 張維中

明明計畫要讀的書還有一堆,常常忍不住又買了新書。一本書插隊另一本書,待讀書單的隊伍愈拉愈長。這真是個壞習慣。但是換個角度,站在出版業的立場,有人不斷買書絕對是個好習慣,所以我也就再三原諒自己了。

黃金周假期又插隊買了書,是日本劇作家坂元裕二所寫的《離婚萬歲》(最高の離婚)。一套上下冊,每冊都厚達四百頁左右,將正篇和特別篇共十一集的腳本全文收錄。我很少買劇本,上一次買,可能是十幾年前倉本聰寫的《料亭小廚師》(拝啓、父上様)。

坂元裕二寫的當季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圖/張維中提供
坂元裕二寫的當季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圖/張維中提供

劇本和小說很不同,小說靠作家的文字敘述堆疊氣氛,探究人物的內心思索,對話多寡端看作家喜好而決定;而劇本則是一幕幕切割分段,通常有大量的台詞及簡單的場景設定,內心戲基本上是靠演員去表演的,文字上看不太到。比起其他劇作家來說,坂元裕二的腳本算是寫得比較詳細的。轉場時對於每一個場景中的空間環境、身處在那裡的人(或動物或植物)都有挺詳細的描述,畫面感很足。重要的台詞前後,角色的動作及情緒敘述也相對多一些。所以讀坂元裕二的腳本,有時也接近於看小說。

2013年播出的這齣《離婚萬歲》,雖然一晃眼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依然是我「此生必看日劇」的清單之一。 圖/取自網路
2013年播出的這齣《離婚萬歲》,雖然一晃眼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依然是我「此生必看日劇」的清單之一。 圖/取自網路

2013年播出的這齣《離婚萬歲》,雖然一晃眼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依然是我「此生必看日劇」的清單之一。在那麼久以後才突然買下這齣戲的劇本,卻是因為看了另一齣坂元寫的當季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這齣新戲維持了坂元的劇本特質,故事幽默,對話詼諧,「金句」層出不窮,以松隆子為首的演員群也各個討喜,但我不知怎麼一邊看卻一邊懷念起《離婚萬歲》。可能是因為《大豆田》裡岡田將生飾演的中村慎森,碎碎念的「人設」實在太像《離婚》中瑛太所飾演的角色濱崎光生了,有趣還是有趣,但說實在重疊影子也不小,所以不免令我想念起那齣戲。於是決定重溫,而且這一次不看劇,要專注在台詞上,從劇本開始。

很多人愛坂元裕二的戲,是愛他台詞中常冒出許多帶著人生啟示的金句。那些金句多半以大量的譬喻組成,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幾個毫不相干的物件,坂元讓它們湊在一起,給了意義,話鋒一轉,借喻人生。《大豆田》看了幾集以後,同時又開始讀起《離婚》的劇本,我覺得金句的使用比重、時機和自然度,在《離婚》中還是最恰當的,而《大豆田》則有點過度刻意。

在看《大豆田》以前,把去年超愛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重看了一次,然後又陸續追看幕後製作花絮。《機智》的劇作家李祐汀寫過《請回答》系列,我覺得她對於平凡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反映在一鏡到底超長的台詞上,瑣碎但妙語如珠的特色,是跟坂元裕二的都會喜劇《離婚》、《四重奏》和《大豆田》的架構有點相似的。

《大豆田》看了幾集以後,同時又開始讀起《離婚》的劇本,我覺得金句的使用比重、時機和自然度,在《離婚》中還是最恰當的,而《大豆田》則有點過度刻意。 圖/取自網路
《大豆田》看了幾集以後,同時又開始讀起《離婚》的劇本,我覺得金句的使用比重、時機和自然度,在《離婚》中還是最恰當的,而《大豆田》則有點過度刻意。 圖/取自網路

我前前後後觀看這些戲劇,看作家筆下的對話,喜歡上故事人物以後,發覺無論是坂元裕二或李祐汀,他們對於人設都很喜歡凸顯一些日常中的壞習慣。當然那些壞習慣多是無傷大雅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甚至有點可愛,另一種解釋就是怪癖。那些怪癖累積著,倒也就形塑出獨有的性格了,有人不喜歡,但總也有人愛。

曾經發生過好幾次,我在洗澡時因為分神去想一篇文章要怎麼寫,忘記我到底洗過頭了沒,最後只好當作沒洗就再洗一次。

洗澡那麼不專心,顯然是個必須改掉的壞習慣。但,只不過是多洗了一次頭,卻能寫出一篇好文章,若以孕育靈感的方式來說,其實是個CP值很高的創作好習慣?

把壞習慣當成好習慣,所以我也就再三原諒自己了。

推薦閱讀

繼最高の離婚、四重奏,金句編劇坂元裕二推出新作《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張維中:被日劇養大的我們,如今愛上直入人心的韓劇

張維中

旅日作家張維中/秋風的節奏:遠距工作之際,探訪東京新餐廳

旅日作家張維中/秋風的節奏:遠距工作之際,探訪東京新餐廳

2020/09/30
旅日作家張維中/疫情之下,沒有「忘年會」的一年

旅日作家張維中/疫情之下,沒有「忘年會」的一年

2020/12/28
京都咖啡館2選!咖啡空間的沈浸感是旅途最好的紀念品

京都咖啡館2選!咖啡空間的沈浸感是旅途最好的紀念品

2024/12/02

最新文章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一餐沒有甜點就不完整嗎?如果菜單中沒有甜點,你能接受嗎?圖/Ying C. 陳穎...

陳穎Ying C. /無甜點菜單的悖論:是「甜點」的終結,還是「定義」的解放?

2025/10/02
黃冠智(左起)、吳翰林、朱宥丞在「聽海湧」飾演3兄弟,全部入圍金鐘。圖/公視提供

雀雀/金鐘入圍劇「聽海湧」:情感煽動力剽悍、演員表現是最大看點

2025/09/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