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舌尖上的末代貴族中國美食家江太史(下)

2021/05/20 高琹雯

時常覺得,美食家似乎愈古愈有風範,舊時飲食場景,現代殊難想像。那當然是因為生活型態改變了,以前樣樣自己來,場面盛大;現代餐飲專業發達,就算聘家廚幫傭,也未必需要自家精雕細琢了。

蛇羹,攝於香港「軟庫飯堂」。圖/LIZ提供
蛇羹,攝於香港「軟庫飯堂」。圖/LIZ提供

享「百粵美食第一人」美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美食家江太史,由其飲宴而生的「太史菜」,就是歷史的遺跡,風味的古董。

那滋味自然是只保存在文字著述裡了。太史菜固然有傳人,但非普遍菜式,也限於特定餐廳、私廚、家宴(香港的國金軒、軟庫飯堂,或者「大師姐」麥麗敏的家…),一般人很難藉由品嘗得其真味。真味可得嗎?往文獻裡去找,用腦袋想像,是不得不的辦法。

有關太史菜,重要的參考資料,當屬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回憶兒時所著之《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以及她重新修訂香港另一知名食家「特級校對」陳夢因的重量級著作《食經》、添上食譜而成的《傳統粵菜精華錄》。

太史菜,百年前的廣州大酒家仿而效之,其中最經典的一道,是「太史蛇羹」。在江家,「蛇季」是大件事,江太史大擺蛇宴,從入秋熱鬧到農曆年底。江獻珠在《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中說明,太史蛇宴以蛇羹為主,首先上四熱葷,其中一定有「雞子鍋炸」,然因小孩不能登大檯,她始終不知蛇宴完整菜色,但記得清楚,蛇羹後的押席大菜是果子貍,「用雙冬火腩同炆,但一定要加陳皮及香蒜子以辟腥味。」

關鍵的太史蛇羹,江獻珠提及「湯水固然重要,切工更非尋常。」以蛇為主,加上「雞肉、乾鮑魚、廣肚、木耳、生薑及陳皮等,必定要切細且均勻」;佐料也講究,「檸檬葉最顯刀工,要切得幼若青絲」,炸薄脆乃師傅反覆擀薄麵皮現炸而成,菊花更是江家蘭齋農場自栽。至於湯水,江獻珠曾求證江家最後一任家廚李才之姪、得到太史蛇羹嫡傳的李煜霖,才知道,蛇湯與上湯要分別烹製,「蛇湯加入遠年陳皮及竹蔗同熬,湯渣盡棄不要,再調入以火腿、老雞及精肉同製之頂湯作湯底」,「看似清淡而味極香濃」。

另一道太史名菜,則是「太史戈渣」,等同前述「雞子鍋炸」,江獻珠在《傳統粵菜精華錄》中猜測,廣東話「鍋炸」與「戈渣」同音,久而久之約定成俗;其實,也近似台灣的「糕渣」,都是一口炸的湯。太史戈渣有何稀奇?是以頂上湯、粟粉、雞蛋、蛋黃、豬油拌成的膏糊,沾上粟粉油炸而成,原本有雞子,江太史受戒後則除去之。江獻珠提點製作秘訣,「上湯的質素是關鍵」,以老雞、火腿、精肉熬成,「務求色清而味濃」;澱粉的用量拿捏要小心,太多則過稠,太少則入熱油散開;戈渣不能預先上粉,也不能分批油炸,一次下鍋全部,不可翻動,直到戈渣浮至油面、色成金黃,「稍瀝油即供食,遲則戈渣變軟,酥脆全失。」

二戰時江家避難香港,已家道中落,江太史仍天天吃一碗「太史菜茸」,即便湯底只是用豬骨頭、瘦肉、少許火腿熬製,也仍有講究:「冬天用菠菜,夏天用莧菜,偶會用冬瓜,其他的菜蔬,菜葉不夠滑。」並且不能剁,必須切細,「若剁了,菜變成粉狀,不合祖父意。」

從刁鑽選材、餘裕費工,到粗料細做、儉吃有味,一代美食家的風華,令人遙想。

推薦閱讀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舌尖上的末代貴族中國美食家江太史(上)

高琹雯美食LIZ

最新文章

孫儷主演電視劇「蠻好的人生」。圖/擷自微博/電視劇蠻好的人生

潘光中/「蠻好的人生」:當人生猝不及防賞了你一耳光 演繹職場女性真實困境

2025/05/10
海風號夏季版將行駛台北-宜蘭,觀賞台灣不同的海岸風情。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雷霆特攻隊*」劇照。圖/漫威影業提供

馬欣/以命運的鬼牌,重拾英雄片的希望—「雷霆特攻隊*」

2025/05/05
《愛你》劇照。圖/擷自微博/電視劇愛你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中,林哲熹(右)拜咖啡大師鳳小岳為師。圖/台灣大哥大MyV...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