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日光曬麵、看天吃飯:日日好日 曬麵人

2022/03/25 于國華

「我用一年時間學曬麵。為何一年?四季曬法不一樣!」余玫芬解釋曬麵人要適應四季氣候,令我想起電影《日日是好日》,作家森下典子自述的茶道經驗。好不容易學會整套動作,老師要她忘掉、重新再學,因為夏去冬來,茶道配合季節從夏茶換冬茶,沖泡方法都不一樣。

煮熟起鍋的日曬麵線條條分明,柔韌軟彈。圖/于國華提供
煮熟起鍋的日曬麵線條條分明,柔韌軟彈。圖/于國華提供

日光曬麵看天吃飯,但老天不是天天好臉色。玫芬每天觀察老天情緒,調整水分比例、拿捏溫度溼度,一天之中順著日頭移動,掛麵有時曝曬、有時陰乾,還要換面或吹風。以人度天難免失誤,遇到曬麵失敗,玫芬鼓勵自己:「沒關係,今天失敗、還有明天。」

十五年前,玫芬和丈夫劉銘晏放棄在高雄的汽車材料生意,打算轉行;她和先生的擇業條件,是包括兩個小孩的全家四口要能夠住在一起。聽長輩說,屏東潮州日曬麵店竹輝行,老闆年紀大了要結束;玫芬不忍心傳統口味消失,和先生接下這門手藝,舉家搬到潮州鄉間。

余玫芬製做日曬麵十五年,樂於分享生活的美好。圖/于國華提供
余玫芬製做日曬麵十五年,樂於分享生活的美好。圖/于國華提供

如今,陽光亮麗的日子,十台曬麵車排列在花木扶疏、農作環繞的庭園,麵香瀰漫。但是,玫芬說,剛來時荒煙蔓草,第一年抓到雨傘節、眼鏡蛇超過一百條。

人要適應環境、環境也在適應人,現在出沒的蛇都沒有毒,可以和平共處。「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消費者!」玫芬曬麵十五年了,聞到麥香還是很開心。她十年前開始在部落格寫日記,後來換成臉書,每天分享農村生活喜悅。玫芬希望顧客知道,竹輝行的麵,都在這樣環境和心情下製作完成。麵的味道,是認真惜福的生活味道。

製麵日子早上五點半上工和麵,八點半曬麵過中午,下午包裝。玫芬個頭嬌小,她說,做麵是勞力差事,自己力氣不夠,經常受傷;但是「有一種志氣叫做堅持」,還好夫妻兩人眉來眼去,求救只要一個眼神。除了延續舊店號「竹輝行」,玫芬用「玫來晏趣」做品牌,除了「眉來眼去」諧音,她解釋說:「有玫芬在,銘晏的生活才有趣!」

「玫來晏趣」製作傳統日曬掛麵和麵線,還有添加台中蕎麥的蕎麥麵;尤其「甜蕎麥麵」做到蕎麥、小麥比例55:45,用麵粉筋性的極限,換得飽滿的蕎麥香氣。支持屏東可可農,玫芬研發獨特的「日曬可可麵」,完整的可可香味和營養,完全融入日曬麵的Q彈口感中。

森下典子在《日日好日》書裡寫著,茶道和四季相連,沖茶方法、器具、和菓子、字畫隨季節變換,藉由茶道領悟生活美好。製麵同樣隨著季節變換方式,玫芬十五年做著相同工作,卻感覺每天都有不同。如何能夠日日都是好日子?接受日常生活裡的好,日日都會有好事。

先生劉銘晏是余玫芬「眉來眼去」的製麵夥伴。圖/于國華提供
先生劉銘晏是余玫芬「眉來眼去」的製麵夥伴。圖/于國華提供
「玫來晏趣」的製麵環境如同花園。圖/于國華提供
「玫來晏趣」的製麵環境如同花園。圖/于國華提供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