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作家葉怡蘭/燒肉千秋:燒肉之魅,在於一餐中品嚐多樣產地、部位、型態、調味

2022/04/29 葉怡蘭

雖常言愛蔬素遠勝海鮮、愛海鮮又多於肉禽,然食肉少,卻反而對肉之美味和品質高下更加倍斤斤計較;若非上上好肉,便覺一點犯不著浪費金錢與胃納,不用駐足不需嘗。

享受好肉之法頗多,此之中,燒肉,可說是分外傾心的一種。

台灣的燒肉發展,隨2017年日本和牛開放進口後,從食材到智識、技藝均直接從源頭師法而後鑽研精進,蔚成風潮。圖/葉怡蘭提供
台灣的燒肉發展,隨2017年日本和牛開放進口後,從食材到智識、技藝均直接從源頭師法而後鑽研精進,蔚成風潮。圖/葉怡蘭提供

燒肉之魅,在於得能在一餐中品嚐多樣產地、部位、型態、調味,比起牛排的動輒一整大塊文章、或是鍋物的一律薄切涮燙來,更顯多元變化。

再說到燒肉身世,對台灣人言,最直覺最熟悉當屬「日式燒肉」。然事實上在日本,燒肉明明白白由來韓國,且在類別上原初也多歸於韓式料理,卻一如其他落腳東瀛的異國菜,融入在地後,在其究極民族性下,繁衍發展成獨樹一格全新體系樣貌。因此,傳揚到台灣,遂也有別於本地原就普及的「韓國烤肉」,自成「日式燒肉」一類。

而多年來,走訪日台一眾燒肉店,可以清楚察覺到,日式燒肉的講究從醃漬、調味的處理,一步步發展到產地、部位、火候、技藝的細較;到得近些年,甚至更進一步結合割烹概念,從形式的呈現以至食材的佐配都更顯精緻紛呈多端。

特別在台灣,出乎歷史地緣與消費口味喜好等等種種因素,在日菜發展上原就與當地幾乎零時差緊密接軌,在燒肉領域、特別是肉品,更隨2017年日本和牛開放進口,從食材到智識、技藝均直接從源頭師法而後鑽研精進,蔚成風潮。

比方肉品,首重經典產地、知名牧場、多樣部位,甚至風行起「整頭進口」、自行分切,不僅可享價格優勢,且來源、部位、品質都更能掌握,所伴隨展現的專業度,對和牛愛好者尤其吸引力與號召力俱足。

以產地言,最顯赫的松阪、神戶、近江三大銘柄之外,米澤、山形、仙台、飛驒、能登、石垣……從北到南各地名牛均一一漸為國人所知。部位上則從以往耳熟能詳的肋眼、沙朗、紐約客、菲力、牛五花、無骨牛小排,漸漸如羽下、鞍下、內裙、貝身、扇子肉、和尚頭、腿三角……等專門名稱也在饕客間琅琅上口;甚至更進一步追求最精華的「芯肉」,如腰內最軟嫩部位的菲力心 Chateaubriand,近來更成諸多名店的鎮店壓軸,紅火非常。

分切、處理以及烤法也走向極致──所以,有別於過往一般多由食客自己動手,此刻,一定層級以上的燒肉店都標榜專人執掌,烤工烤技也成各家比拼戰場;一意追求的是,個別品項在不同細緻手法下,於味香地上的精微差異和表現。

調味和搭配,單純鹽燒、醬漬早就不夠看,現在正風行,是和其餘食材的相互襯托、融合、碰撞:各種風味鹽、山椒、柚子胡椒、辣醬等調味料之外,食材方面,最常見是配海膽和蛋黃,普及到可說近乎氾濫;干貝、蝦、蟹、鮭魚卵以至各類魚生等海陸之搭正崛起,連起司、魚子醬、松露西式食材也上陣擔綱,一片熱鬧。

漸見抬頭、也是我自己的私心所好,則是內臟──原文稱ホルモン,在日本燒肉中穩占核心甚至元祖地位;在台灣,則隨燒肉狂潮的越盛,從原就常見的牛舌、橫膈膜進一步拓展,腸、肝、心、胃、喉頭、子宮……一一加入行列,腴馥鮮芳,迷魅程度一點不遜肉。

只不過,因受進口法令所囿,與日本和牛在台的攻城掠地截然不同,以內臟言,目前通行仍為澳牛天下;值得注意倒是台灣溫體牛,因有心業者的留心引進,從內臟到肉都開始見到露臉且表現精采,是否能成氣候?值得期待。

最新文章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