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一隻偷書貓:小雕塑作品 窺見藝術的意義
當AI技術已經快速進展到取代了許多人可以完成的行為,甚至在許多特性上遠遠的超越人的能力,恐懼看似從放大的趨勢,漸漸走到最終得到一個真實結論:AI再怎麼厲害,它可以更細化、更快速,但是它還是沒有人的創造力。而「創造」這是一個正面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清楚:「AI不會說謊。」;AI它必須有憑有據地從複雜的資料中整理,然後有序地完成論述;只要有電力AI就可以不休息,且遠拋開人類肉身極限的限制,可以不斷地在量與速上往輕便普及發展,這些論述都是來自人輸入的龐雜資料而成,AI到目前為止依然不懂無中生有,而人有,這還是AI可望不可及的部分,特別是說謊。
當然,謊言絕大部分是不被原諒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虛假與創造的謊言,可能是一種正向的刺激,它可能會讓人創造出更往上的技術、思考與能力。我覺得藝術就應該是這小部分美好的謊言。特別透過藝術,我們可以解讀不同時代、不同思維人的內心思考;同時,也能透過藝術,讓同時代的對方一起去探索、想像虛構的事物。
這樣的創作方法在許多優秀的藝術家上可以見證,他們深刻地創造都呈現出藝術的力量;在我自己的收藏範圍倒是有許多小作品有這些玩味之意,特別是雕塑。我一直認為雕塑,除了造型美醜之外,內核才是更能說服我的,因為所有的雕塑都是用實體的方法,表達虛構。
在我有限的雕塑收藏中,虛與實的創作最讓我感到親近且會心一笑的藝術家是瀧本光國 Mistukuni Takimoto,1952年生於福岡縣的日籍藝術家,1977年前往義大利,師從當時活躍於米蘭的豐福知德,從此繼承精湛傳統雕刻技藝,四十五年如一日地進行木雕創作。同時,瀧本也是一名專業的古佛像修復專家,2014年通過文化廳藝術家海外研修制度前往義大利深造。
我收藏幾件他雕刻的白底黑斑的貓有大有小,與其他藝術家不同,他更喜歡小型的雕塑,親手慢慢地琢磨完成。雖然在西方留學,他的創作卻仍充滿了東方的意味之趣,這也呼應了他一直從事古佛像修復工作;最近NETFLIX上線多年前參與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幾位文物修復師也有類似的氣息,把過往留在當下、用實體表達虛構。
我收的三隻貓,一隻延伸來自於日本民族創造出來的招財貓,他卻以真實貓的形態模擬出招財貓姿態;另外一見小到可以放手掌的小雕塑,同樣是這隻白底黑斑之貓,模擬的是浮世繪藝術家歌川國芳長卷畫作中的一隻偷書貓。
浮世繪是江戶年代充滿著華麗光影與戲劇化的時代,因此,那時候的藝術創作至今仍被人充滿著想像。而藏在人物、場景混亂繁複的畫卷中,一隻小小偷書貓的神采吸引瀧本先生的注意,原本幾筆黑墨的圖形,化身接近於畫中配角、渺小接近畫中同比例的尺寸,成了一個小小的作品。
它成為我書桌上最常上桌的作品,讓我在閱讀空檔時玩味、把玩的藝術品,這也許就是藝術的意義吧。
最新文章
-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
雀雀/「惡鬼」:讓「寄生上流」故事奇幻妖魔化 營造韓國百鬼夜行物語現代劇
2023/08/06 -
飲食作家葉怡蘭/法式 Fine Dining 的減法
2023/08/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