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把工作交辦給AI?出版工作者李惠貞:我為什麼要放棄體驗,把它外包出去

2023-04-16 20:08 李惠貞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8「我和AI一起工作?」

╭─────────────────╮

< 500輯:請ChatGPT介紹本期專題

╰─────────────────╯

ChatGPT:尊敬的讀者: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一直以來都是科技界矚目的焦點,近年來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會。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不能不關注AI的新潮流,探索它的未來趨勢。希望這篇專題能引起您對於AI接手工作的關注和興趣,促使更多的討論和思考。期待您閱讀這篇引人入勝的專題,並對於AI接手工作的議題提出您寶貴的意見與看法。謝謝!

您真誠的,

ChatGPT

使用ChatGPT時,偶爾會有個感覺,它給的建議,缺乏脈絡。不知道那些資訊或觀點的來源是什麼,在何種背景及架構下使它得出這樣的結論。因此,在談論「AI對我的工作有何幫助」之前,似乎得先說明「我的工作」,再來談論AI。

我的大半生職涯都在出版界,六年前脫離上班族身份,成為獨立工作者,以推廣閱讀為核心,成立「獨角獸計畫」。獨角獸的企畫及活動大都沒有前例可循,主要基於我自己對這個領域的思考,加上一點創意,當然還有熱愛。

推廣閱讀的時候,我常借用詹偉雄大哥的話——「讀書的重點不是『書』,而是『讀』。」一本書要能成為我們的養分,唯有自己去讀,因為,同一本書,每個讀者的共鳴不同。他人的說書或整理或許能幫助我們了解敘述者的觀點,卻無法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李惠貞工作照。 圖/李惠貞提供、沈佩臻攝影
李惠貞工作照。 圖/李惠貞提供、沈佩臻攝影

ChatGPT可以摘要重點,但是,500字簡介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真正「知道」了什麼?他人認為的重點,等同於你我的嗎?在其他工作上,效率或許能幫上大忙,然而以閱讀來說,效率恰巧是我認為有害的追求。閱讀最棒的是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成為自己,這件事如何假手他人?

因此,對我的工作來說,目前ChatGPT的幫助非常有限。但還有更為根本的一點,我認為「為什麼」應該優先於「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無法說服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我不太會做。如果我對工作並沒有厭煩或無趣的感受——也許仍有辛勞費力的部分,但連這部分也是享受的——那麼,我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體驗,把它外包出去?

李惠貞:ChatGPT做不到的事?

ChatGPT免費版:

以下是一些ChatGPT無法做到的事情:

1、沒有真正的情感:ChatGPT雖然可以模擬回答問題,但是它沒有真正的情感,它無法感受到痛苦、愛、喜悅,也無法像人類一樣具有情感共鳴。

2、無法理解複雜的上下文:ChatGPT只能通過統計學方法和機器學習算法來學習語言和溝通,它無法理解複雜的上下文和語言遊戲。

3、沒有人類的直覺:ChatGPT無法像人類一樣依靠自己的直覺來解決問題。ChatGPT的回答只是基於大量訓練數據和演算法的結果,而非依據個人經驗和感覺。

4、無法接觸真實的世界:ChatGPT只能透過文字、語音等方式與人交互,它無法像人類一樣體驗真實的世界。

總的來說,ChatGPT具有其優勢,例如快速回答問題和提供準確的結果,但也存在一些限制。ChatGPT無法感受情感、理解複雜的上下文、依靠直覺來解決問題和接觸真實的世界。

我認為ChatGPT、AI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在於它能替我們解決哪些事,而是使我們逐漸看清,對我這個「人」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就和人類歷史上任何新發明一樣,AI就是工具,工具能有何表現,重點在於使用的人。我鼓勵每個人都花點時間對新工具稍作了解,卻不必帶著恐懼看待。工具其實就是使用者的延伸,你是什麼樣的人,工具在你手上,就會往你的意志及想望去發展。所以重點不在於工具,而在於你是否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花了一兩天試用ChatGPT,我感覺,目前它最能幫上忙的是提供一份底稿或架構,對於制式(相對枯燥)、有標準答案或版本的工作,真的能省下許多搜尋或自己產出的時間。因此我丟了幾個影片給還是社會新鮮人的女兒參考。我自己的使用經驗,它有時會給出無中生有的答案,例如推薦的餐廳,實際Google發現根本不存在。我沒有進一步了解原因,相信新版本也許會減少這類問題,但目前我大概不會再花心思去思考它能幫我什麼。

話雖如此,我樂見各種關於AI的討論。不論AI能取代或不能取代人類的什麼部分,深入探討都有意義。想起《人性較量》作者說的,「我們忘了什麼值得讚嘆,而電腦正提醒我們。」

一個人的工作如果沒有(或不需要)個人特質,誰來做都一樣,那麼確實有可能被取代。但若是每個人來做都不一樣,取代不會那麼容易發生。藉《是你讓工作不一樣》一書重點來為我的個人意見總結——「不是工作定義你,而是由你來定義工作」。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設計師葉忠宜:把ChatGPT當成就業諮詢中心,輔助你轉型

藝術家李漢強:ChatGPT至少比一個沒反應的助理好吧?

徐挺耀/AI時代已經到了!擁有一億用戶的ChatGPT縱橫談

Issue80ChatGPTAI李惠貞

最新文章

今年入選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HUGH Dessert Dining隨四季變化、宛如...

Ying C. 陳穎/在任何評鑑面前,先思考自身風格與身份識別

2023/09/27
張鈞甯在自己監製、主演電影「查無此心」中展現突破性的演技。圖/華映提供

影評人馬欣/「查無此心」:不只是犯罪片,著墨人在體制前的渺小與階級下黑暗生態

2023/09/25
「假面女郎」呈現當代社會過度重視外表的風氣。圖/Netflix提供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理想混蛋希望透過音樂和演出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是特別的,要好好擁抱自己的特別」。圖...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2023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得主彼得薩斯嘉。圖片來源/路透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岡田將生主演「快一秒的他」。圖/甲上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2023《京戲啟示錄》創拓版舞台照。記者李政龍/攝影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趙寅成(左起)、韓孝周、柳承龍在影集「MOVING異能」的演出相當精湛圖/Dis...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席捲多年的雪莉桶狂潮似漸趨緩,威士忌桶陳開始出現更開闊包容紛呈的可能性。圖╱葉怡...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早餐只能在早上吃嗎?「晚安美芝城」在全台15間酒吧推出大冰奶、奶酥吐司調酒,拿坡...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享受甜味帶來的療癒感,別忘了選擇優質、用心的食材與產品。圖/Ying C. 陳穎...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粽邪3:鬼門開」劇照。圖/華影提供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西湖醋魚。圖/張聰提供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李清志到巴黎去旅行,靈機一動照著周杰倫的MV去遊走巴黎。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柯叔元(中)在「女兒大人加個賴」中演黑道大哥和年輕演員感情也很好。圖/中視提供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圖|車庫娛樂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之前的我們」劉台午、葛麗塔李(右)。圖/車庫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張耀(中)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與雷嘉汭(左)、李銘順有許多對戲。圖/八大提供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