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Ying C. 陳穎/你今天被社群分享「業配」了嗎?淺談餐飲界的商業置入

2023/10/25 Ying C. 陳穎

今年六月,法國國會正式通過對網紅(influencers)在社群媒體網路分享商品文的規範。若是接受如報酬或實物利益,發布具有推銷商品或服務目的的內容,需在影片、靜態圖像上,以清晰易讀及讀者可識別的方式標出「廣告」或「商業合作」字樣。若只是簡單以hashtag方式標註如「#ad」(廣告)、「#sp」(贊助),並不足夠。違反者會以商業詐欺罪起訴,最高可處一年有期徒刑和4,500歐元罰款。而以媒體而言,若內容有商業贊助,則必須提及此為公關廣編稿;不過若所謂「贊助」是以贈禮或邀約形式出現時,則沒有規範。法國餐飲媒體Bouillant(e)s前陣子便針對記者受邀至餐廳吃飯並撰寫「食評」做了一番批評與討論。

接受邀約試餐與贈禮後的分享,是否也算一種薦證廣告?圖/Ying C. 陳穎提供
接受邀約試餐與贈禮後的分享,是否也算一種薦證廣告?圖/Ying C. 陳穎提供

台灣過去發生了幾次網紅廣告不實與違法代言事件,其實公平交易法及相關行政規定也有規範「薦證廣告」。薦證廣告是以代言人的形象、專業或經驗連結廣告商品或服務,或是以分享消費體驗方式取信於消費者,達到推銷之目的。而薦證廣告除了需要反映代言人的「真實意見」或「親身體驗結果」外,若代言人和業者之間存在消費者「無法預期」的利益關係,也必須揭露。如薦證廣告可能使消費者受到誤導,便可能違規受罰,初次可能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之罰鍰。且若消費者權益受損,也可對業者求償。另外也有法規管理廣播、電視節目的商業性置入,至於報紙、雜誌等則未有相關規範。

台灣針對薦證廣告的規定其實存在不少模糊與可供解釋的空間,且同樣也很難觸及Bouillant(e)s提到的「記者受邀至餐廳吃飯撰寫食評」的灰色地帶。全球餐飲界與媒體之間的深刻掛鉤早就是公認的事實,不僅媒體接受店家招待試餐、住宿、旅遊極為常見,也有美食指南的遊戲規則清清楚楚就是商業運作,如世界50最佳餐廳的評選,餐廳邀請擁有評審資格的美食部落客、網紅和記者前去「試餐」再正常也不過。而每年發表活動越辦越盛大的La Liste,最近被一位在法國美食圈投資頗多的商人Walter Butler收購了不少股份,他還持有Pierre Hermé品牌85%的股份,而今年La Liste的榮譽獎正是頒給這位知名甜點大師。

記者接受招待後寫出的報導是否具有公正性自然值得質疑,但無論在台灣還是法國,目前大眾對媒體的信任度都極低,商業置入的議題在社群網路或許更值得關注。在自媒體興起之後,不僅人人都可以是記者,網紅的角色更大幅度地取代了記者與媒體平台,其發布內容成為許多人接收資訊的來源。網紅和記者同時被邀請參加各種活動,而前者發布的影音、文章等,影響力可能比一篇正式新聞還要高。餐廳、甜點店等更將許多行銷資源投資在網紅上,無論是邀請試餐,還是發送禮盒,甚至合作推出限定商品等。

Instagram在數年前便開始推行標註商業置入內容,也讓內容創作者能夠與商業合作對象共享相關統計數據,甚至直接設定商品購買連結。在發文標註商業贊助,於歐美的Instagrammers來說,已成為共識與守則,但在台灣卻很少看到此類揭露。其實現在讀者對業配也見怪不怪,但就我的經驗而言,台灣由於對「人情」、「關係」的重視更甚歐美,在商業行為上有很大的模糊地帶。許多商家和網紅、美食記者間的關係介於商業夥伴與朋友之間,許多「關係」也繫於彼此心照不宣的往來。試想若商家發訊請「朋友」試吃新商品、新菜單,或寄來新發售的禮盒「分享」,該接受還是不接受?接受了之後是否要發文感謝?內文又該如何撰寫呢?讀者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內容?能單純當作資訊、絲毫不受影響地做出消費選擇嗎?

若贈禮與邀約試吃之目的在於達到宣傳效果,自然屬於商業行為,理應也受到規範,更應在內容中清楚揭示。更長遠地看,這些界線模糊的「人情往來」,其實也有可能傷害高品質的內容創作及正常商業發展。「網紅」一詞在台灣常帶有貶義,但無論是拍攝、寫文、社群分享互動,都需專業投入。誠實揭露訊息、公正撰寫評價、獲取合理報酬,不僅是個人該遵守的工作倫理,也是整個社會對商業置入應有的認知。

陳穎

【漬物讀書會】甜點師Ying C.╳蘋婆漬:以米糕粥和黑糖糕為靈感,搭配法式手藝

【漬物讀書會】甜點師Ying C.╳蘋婆漬:以米糕粥和黑糖糕為靈感,搭配法式手藝

2021/10/30
旅法甜點鑑賞家—陳穎驚艷的美味首選:「福樂頂級鮮奶優酪」

旅法甜點鑑賞家—陳穎驚艷的美味首選:「福樂頂級鮮奶優酪」

2024/06/14
【寫在後疫情時代】旅法作家陳穎 Ying C./疫情之下,社區型甜點店成為封城居民的生活慰藉

【寫在後疫情時代】旅法作家陳穎 Ying C./疫情之下,社區型甜點店成為封城居民的生活慰藉

2020/08/19
陳穎

最新文章

位於大阪中之島美術館,藝術家矢延憲司作品「Giant Torayan」。圖╱李清...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藝術家矢延憲司的作品軸線

2025/09/15
「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平衡敘事 其實是藏得深的高明性平鋪陳

2025/09/13
同樣是「純植物」,消費者對主餐與甜點的要求和期待截然不同。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從理念到餐桌:當代名廚的「純植物」挑戰

2025/09/10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在台上映掀起票房熱潮。圖/木棉花提...

馬欣/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善惡的複雜矛盾深刻呈現

2025/09/08
天心(前排右三起)、馬志翔主演的「我們六個」,改編自社會真實案件。圖/大愛電視提...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觀賞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作品所引發的流連不忍離去之感,是一種只有藝術才能帶來的...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周也主演《錦月如歌》。圖/擷自微博/錦月如歌官方微博

雀雀/《書卷一夢》、《錦月如歌》逆天改命戲中戲 打中觀眾的心

2025/08/23
丹麥哥本哈根的Kastrup Sea Bath,因外觀呈現蜿蜒環狀而被暱稱為「T...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2025/08/19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