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Ying C. 陳穎/「自家製」等於安全健康嗎?談食品法規與食安教育的重要性

2024/05/14 Ying C. 陳穎

前陣子台灣食安事件頻傳,蘇丹紅、寶林茶室與藏壽司食物中毒事件皆引起社會不安。台灣小吃食肆林立,外食非常普遍,消費者無法監控製作流程,因而不僅商家需自律,食品安全衛生條件等相關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也非常重要。而面對五花八門的產品文案與廣告宣稱,消費者也無法完全了解箇中關竅與真實性,因此政府也不應忽視對食品標示及廣告宣傳的規範。

維護食品安全,社會大眾、餐飲業與政府皆應有積極作為。圖/陳穎Ying C.
維護食品安全,社會大眾、餐飲業與政府皆應有積極作為。圖/陳穎Ying C.

今年稍早,法國餐飲業有項針對「自家製」(fait maison)宣稱的食品標示法案引起不少關注。早在2014年,為保護歷史悠久的烹飪傳統,並讓消費者能更好地了解盤中食物,法國政府便推出「自家製」標章規範,2015年又頒布更嚴格的修正版,規定使用「未煮熟或未經任何處理而變性」的新鮮食材「在現場烹飪或加工」而成的餐點,可以加上此標章。

「自家製」商品給人加工程度少、更新鮮健康的印象,在法國人心中的份量也遠高於工業化大量製造的產品,但究竟什麼樣的商品可以稱為「自家製」,其實牽涉許多細緻的層面。如甜點製作其實也是一種「食品加工」,而法式甜點元素眾多,假設其中有項原料,如巧克力是直接使用外購產品,還能算是自家製嗎?而如果同樣是使用原型食材,但是經過事先處理呢?譬如以經過洗淨、切割的冷凍草莓而非新鮮草莓製作甜點,這樣算是100%自家製嗎?

正因實際執行有許多例外,該法規也為此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如「現場」指的是為顧客提供服務的場所,因此若餐點是由中央廚房準備,再送至團膳餐廳如員工餐廳、學校餐廳等地,則不能貼上自製標章,但外燴業者、街頭攤販與餐車則不在此限。此外,雖然新鮮食材指的是「在包裝或保存過程中,不與除鹽以外的任何其他食品混合」的生鮮食材,且「未經任何加工烹調或處理改變原有性質」,但一些消費者並未期待餐廳自行製作的食品則不在此限,如調味品、香料、巧克力、咖啡、茶、糖漿、經保存處理如乾燥、醃漬的水果和蔬菜,穀物、麵條與法國一些傳統食品如醃漬、煙燻肉品、乳酪、鮮奶油等,麵包、麵粉和餅乾也在豁免名單中。

原本餐飲業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使用「自家製」標章,但去年10月,法國政府研擬提出法案,強制要求全國175,000家餐廳標示「非自家製」商品,結果引起餐飲業抵觸,最終該法案在國民議會被撤回,審查時間也因此推遲。雖然該法案旨在提高餐飲服務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夠清楚辨別現場製作與加工商品,但業者認為,「非自家製」標示帶有負面意涵,明確標示可能會對餐廳造成毀滅性打擊。

和法國相同,台灣消費者對相關宣稱也有較高信任,如「手作」商品顯得更有價值。但其實「現做」、「自家製」或「手作」,皆非辨別好壞的明確標準。在實務上,縱使加工程度較少或較為新鮮,也並非所有自家製商品都較為安全可靠。以寶林茶室為例,餐點雖為現場烹製,卻在廚師身上檢出致命毒素邦克列酸;許多食物中毒案例也與食材品質及烹調環境有關。而在消費者眼中不討喜的加工處理,其實經常是維護食品安全與保存條件的正確措施,如甜點業者將半成品或成品冷凍保存,製作或販售前再解凍,皆是普遍且安全的做法。但若沒有充分溝通,也容易引起爭端。法國名廚Thierry Marx便認為也有必要捍衛「非自家製」的商品價值,譬如「餐廳向隔壁麵包師購買千層酥皮、從品質精良的肉舖購買肉醬」,重點是提升商品來源的透明度與誠實不欺。

其實,無論是外食或自行烹飪,餐廳提供的餐點是自家製與否,全面提升消費者與餐飲從業人員的餐飲知識都刻不容緩,充足的溝通與社會討論皆屬必要;餐飲業者應落實衛生與食安訓練在每一個執行步驟中,政府也應重新思考並檢視食安相關法規。食安問題與你我皆切身相關,但事件頻傳的今日,卻始終未有足夠規模的社會討論與系統性檢討,確實值得擔憂。亡羊補牢再怎麼強固,始終都不若事前預防,更何況現在似乎連亡羊補牢的措施也未見呢?

陳穎

最新文章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