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歌手黃明志:寫每首歌之前MV已經在我腦中拍好了,詞曲只是畫面的配樂
總給人語不驚人死不休印象的歌手黃明志,卻沒有人能否認他在音樂創作上的才華盡顯。在這個大夥拼命爭奪網路話語權的時代,黃明志自然足夠機智,腦中無時無刻充滿奇想畫面的他,知道什麼樣的主題能夠吸引眼球,但這樣的流量敏銳從沒有耽誤他在創作上的誠實與投入。
2016年,一首與王力宏合唱的〈漂向北方〉讓他家喻戶曉,這個名字再也沒有離開過台灣樂壇。隨著一夕成名,那些過往因作品引發的風波與爭議也再度被端上檯面,在不同時期面對來自各方壓力的他,從不否認這些壓迫對他造成的影響,但並不會因此拋棄創作上的初心與堅持。今年以《亞洲通話》專輯三度叩關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項的他,在典禮前夕受《500輯》之邀,暢談曾經歷過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黃明志(以下簡稱黃):那時候我還在台灣念書,延畢了兩年,在蠻多地方工作維生。延畢結束也意味著簽證到期,25歲那年我在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屆當工讀生,同時因為改編馬來西亞國歌惹出了非常大的風波,他們甚至發出通緝。我不明白為什麼當地政府這麼保守,不斷有政客放話一入國門就要把我抓起來、拿掉我的公民權,也正好遇上當地大選,我連續上了好幾天家鄉報紙頭版,在台灣的我壓力非常大,電話一直來,一天手機不知道要充電多少次,絕對是人生轉折最大的一年。
面臨畢業本來就會徬徨,回國前夕卻發生這種事情,於是我擬定一個計畫,想要用陸路交通的方式回到家鄉,沿途採訪在不同國家工作的馬來西亞人。那時候亞洲還沒有這麼多人在用YouTube,我在網路上設法尋求贊助,先從台灣飛到香港,一路經過六、七個國家,最後從泰馬邊境的海關回國。當天剛好是馬來西亞國慶日,拼了命趕到吉隆坡典禮現場,衝到台上高調宣告我回來了。警方希望我去自首,後來很多政治人物來找我,他們可能是窺見網路的效應有可能大到改變一些人的想法,但我對政治沒興趣,所有行動都是為了自己在音樂上的實踐。
如果說音樂是生活投射,那當然會有憤怒、搞怪、親情友情愛情等,題材不應該有所限制,發生的事情全部都可以記錄下來變成創作的一部分,會變這麼大條只是因為其中一個題材惹到你,但不代表我只有在寫這些東西,不過是你還沒有聽到而已。但這樣的選擇卻導致到現在甚至台灣的觀眾對我還是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我只喜歡腥羶色,但其實我不可能在一首歌頌親情的歌曲裡找辣妹出演MV啊,YouTube上的點閱對我來說是一種生存方式,如同報紙要銷量、新聞求點擊率。在那個時期,我在音樂人這個角色上幾乎是沒有人認同的。
500輯:那時候深刻影響你的人事物有哪些?
黃:因為國歌事件,我看到馬來西亞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的模樣,意外拓展了自己的眼界,我在台灣就是一個在選秀節目幕後拍VCR的小弟,每天騎車上下班。我和弟弟妹妹是在馬來西亞的沿海小鎮長大的,生活環境完全稱不上富庶,媽媽曾因為這個事件在家暈倒,爸爸則要應付不斷上門的媒體,25歲讓我學習到原來講每一句話都要小心。
500輯:當你的創作作品被解讀的方式和預想不一樣,會造成困擾嗎?
黃:早期比較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從前表達能力不夠好,像是我一直覺得自己作詞不夠厲害,無論作品好不好,至少應該要傳達清楚,讓別人看到的和我想講的不會差太遠。有時候我批判一件事情沒有要針對誰,但觀眾看到的卻不是這樣,很多事都是練習出來的,隨著時間這種狀況減少很多。
最近我上傳一首歌叫〈五百〉,目的是講述年輕的時候很辛苦,拼命打工維持生活、住在狹小破爛的房間裡,那時候都在聽伍佰的歌,當然有模仿上的好笑部分,影片下卻有好多人留言分享自己當年甘苦的故事,我發表之初沒想到這麼多人會有類似的經歷。
500輯:現在的你和從前看待挫折和失敗的方式可有不同?
黃:接近25歲的時候,挫折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反正自己什麼都沒有,全部打掉重來又有什麼關係?但現在包袱比較多,身邊有了一些合作夥伴,我需要對更多人交代事情,得失心反而比較重一點。但看過這麼多大風大浪,得到的經驗值把我撐起來,面對失敗的時候心態更加成熟,可是回想年輕的時候我還是超級佩服當下的自己,究竟是怎麼樣熬過來的?有可能是我神經比較大條,朋友說過我講話容易傷到人,所以反過來說,或許常常傷到自己也渾然不覺。
500輯:你在音樂創作上有沒有什麼奉行的原則?
黃:不能因為外在原因影響到我的初心,之前曾為我的媽媽寫過一首歌,是國語和閩南話的混合,公司覺得能感動人但請我先不要發表,並希望我改成全國語,在中文市場上會更容易推行,但我不同意,因為這樣的廣大追求就少了精準。
像大家熟悉的〈漂向北方〉,是在我還是幕後人員的時候去北京談案子,許久沒去這座城市,晚上10點多結束工作後想去路上走走,一走就到半夜了,1點多看到一群人在挖馬路,那時候的氣溫大概是零下10度,空氣裡都是霧霾,這些鑽地道裝水管拉電的人或許都為了三餐離開家鄉,我自己也是離鄉背井去台北打拼,於是在馬路上寫下了這首歌。公司希望我能做出一些歌詞上的修改,比方是否能替換霧霾一詞之類的,但這就是遭遇到的真實狀況,我只能接受不影響初心或是通順度考量的建議,而這首作品最後在海外還是很受歡迎。
500輯:希望透過《亞洲通話》這張專輯傳達的概念為何?
黃:《亞洲通話》是亞洲系列的第六張,今年年底準備要發行第七張《亞洲通才》,我自己覺得這系列各張的獨立概念不算非常強,整體印象是這七張共構出來的。我從前是個背包客,大學的時候每存到一點錢就會出去旅行一次灑光,每個人旅行目的不同,購物拍照對我來說沒什麼誘因,要的是蒐集當地的音樂和文化。因此我沒有什麼一定要踩的觀光景點,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旅館,四周龍蛇混雜沒關係,會和當地人一起吃飯喝酒,叫他們帶我去平時自己會去的地方。
我在每趟旅行中都會蒐集當地的樂器,體積如果太大就買CD,那時候YouTube沒有這麼發達,我會把日記寫成音樂,作成一段小小的紀錄。從一個遊客的心態出發,累積想發表的作品數量越來越多,塞不進一張專輯,選擇將這個概念慢慢延伸下去,到中後段的時候開始和各路音樂高手合作,亞洲的不同題材、文化、樂器和語言都會出現,這才是我整體想傳達的思想。
500輯:你在大眾心中烙印著全才形象,接觸這麼多不同專業對你來說是困難還是享受?
黃:其實這是被自己逼出來的,我的目的全是要完成心中對於音樂的期待,如果不能掌握環節中的種種專業就會無法完成任務。我至今也不是每種專業都很了解,混音上我有很厲害的合作老師支援,但我不能在缺乏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和他溝通,是因為這樣才導致我接觸這麼多的層面。
大部分的歌手出一張專輯可能只拍三首MV,但我是十首都拍,這在傳統唱片業裡是很愚蠢的作法,你怎麼有把握每首都會中?但對我來說影音一起創作才是完整作品,我的創作來自影像,〈漂向北方〉就是因為半夜看到一群人在馬路上工作才動念寫下的,所以在寫每首歌之前其實MV已經在我頭腦裡拍好了,詞曲都變成畫面的配樂,畫面來了才寫詞曲,這個習慣或許和多數的創作歌手不一樣。對我來說,沒有影像就不是一首完整作品了。
500輯:實踐理想的過程有付出什麼代價嗎?
黃:非常多。我一直不是有公司保護的歌手,就算有經紀,可是我的作品太瘋狂了,他們想介入也很難;加上我又是一位導演,每天都要跑來跑去,到處勘景喬事情,根本不可能養尊處優,這些緣故讓我付出很多慘痛代價。很多和合作夥伴的衝突與糾葛都需要直接面對,像是人際關係、財務問題和法律責任,這些都是一般歌手不需要干預的部分,我甚至還得自己上法庭打官司。
另外一個最明顯的代價是健康,之前胃和肝都出了問題,必須進醫院動手術,身邊的人都勸我不能繼續消耗自己的身體,但我必須用時間換取自身的不足。曾因為胃的狀況體重一口氣掉了30公斤,現在有在慢慢變好,至少飲食狀況上有改善一點,不是只能吃流質食物了。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黃:靈感泉源太多但時間太短,我為了趕上時間而努力。躺在病床上的時候看到周遭好多難過的事情,也曾因為言論短暫在監牢裡關過幾天,總覺得生命下一秒就有可能消失,腦中都在想,如果有機會離開這些地方,一定要好好把東西做完,擱置卡在一半的作品真的很可惜。像張雨生去世之後,有一些不曾發表過的創作出土,但我在想,我們要怎麼知道他是否真的期待這些demo發表?或是呈現方式和排列組合符合他的想像嗎?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個世界,遺留的作品又會以什麼方式被對待?想要趁還來得及的時候一直做下去。
500輯: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黃:25歲是一個可能很自以為是的年紀,當下會做出很多破格的事情。如果是創作者,會有一些令人驚豔的作品;倘若是生意人,也許會下很大膽的嘗試,但這是最好的時間。30歲之後容易變得保守,因為背負很多壓力和包袱。我想和他們說,儘管遵循自己的內心去闖,放手去做那些會讓別人下巴掉下來的事,這樣老了才有故事講嘛。
長輩阻止你去做的事情千萬不要聽,言聽計從就是死路一條,像我那時候也超級不喜歡聽他們建議,我和你的人生怎麼會一樣呢?雖然現在因為歷練變得比較謙虛,懂得參考各方想法,但我還是會鼓勵年輕人想做就去做。
場地協力/CitizenM 台北世民酒店
黃明志
198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在沿海小鎮下成長,而後來台求學,畢業於銘傳大學國際學院大眾傳播系。醉心於音樂創作上的他在各傳播面向上均洋溢才華,除了歌手角色外也身兼導演、演員和YouTuber等多重身分。2013年展開他的亞洲系列專輯計畫,預計年底發行此系列的第七張《亞洲通才》。曾多次入圍台灣金曲獎,今年則以《亞洲通話》專輯三度叩關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最新文章
-
【週三讀書會】葉怡蘭:以閱讀 見證風土學風起雲湧
2024/10/29 -
首次執導即入圍金鐘獎——專訪《八尺門的辯護人》與《愛愛內含光》導演唐福睿、黃婕妤
2024/10/17 -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十月主題:詹宏志談消逝的文學物種
2024/10/02 -
【週三讀書會】洪愛珠:人在異地與飲食遷徙構成的文化交響曲
2024/09/05 -
從初代時尚部落客到流量管理締造者 廖亨利打造時尚圈的網紅王國
2024/07/31 -
台中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楊双子登場 一個台中作家的養成
2024/07/23 -
攝影師羅柏麟:我想拍下人們想被記得的樣子
2024/04/30 -
陳沛緹|曾是岩井俊二劇照掌鏡人 Ivy Chen的攝影與花藝生活美學
2024/02/17 -
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
2024/02/06 -
從華爾街回到台灣 詹偉立破框之舉 再造都市新天際
2024/01/12 -
2023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一!Chef Ton以提升泰國菜地位為使命
2024/01/07 -
詹宏志領軍!10位講者齊聚【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 哲思妙想「跨」讀2024
2023/12/28 -
蔣雅淇「暖廚家味」計畫助急難家庭 江振誠、陳耀訓、楊柏偉、彭天恩、魏幸怡響應
2023/11/13 -
人工頭骨下的遠大夢想 林逸心斜槓出精彩人生
2023/11/07 -
台灣女孩闖進國際酒店高管層 上海艾迪遜酒店總經理林芸慧:有熱情才能做得好
2023/10/26 -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