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質青創業】勇敢重來只為了「做自己」,「貓下去」主理人陳陸寬:憤怒與焦慮是實踐的動力

2022-03-07 14:05 江佩君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主理人陳陸寬。圖/吳致碩攝影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主理人陳陸寬。圖/吳致碩攝影

踏上創業道路的質感青年,思想和行動總教人好奇。新單元「質青創業」將透過背景多元的人物故事,觀察他們的心態、學習與成長,各種業態的順風與逆境,記錄屬於這個世代的青年創業觀。

憤怒與焦慮或是不滿,這些看似是個情緒負面詞彙,對「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主理人陳陸寬來說,這股氣卻是他成就想像、夢想的動力。誕生於2009年的「貓下去」,創辦初期很快在台北闖出名聲,成為當時台北時髦餐館的代表,多數人成名後很快會忘了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一趟紐約行讓陳陸寬決定推翻之前的價值,讓「貓下去」在台北這座城市的飲食與生活象限重新定義。透過500輯的訪問,陳陸寬跟我們聊聊創業路上的過程與讓他學會的事。

500輯:你學餐飲進過廚房、玩過樂團、當過編輯,人生路徑似乎頗與餐飲人不同?何時發現餐飲是你的命定職業?

陳陸寬(以下簡稱陳):高雄餐旅大學畢業後,其實都有想到以後會靠餐飲謀生,但這條路一開始走向叉路,在高餐後面幾年我都在碰設計,那時我大概也很想去雜誌社上班,也是所以我後來練習的方向,在「做菜」和「寫文章」上面花了很多時間。當兵退伍後到台北工作初期也是先找餐飲維生,在很多意外加總下,我後來真的有去當時蠻紅的「PPAPER」上班,2007、2008年那時是可以一期賣幾十萬本雜誌的年代,所以我有躬逢其盛雜誌的全盛期。

PPAPER的後面其實是創意公司、開發公司,那時我也碰了很多創意延伸成商業合作案的過程,這一來一往的過程,我發現在辦公室做的事情,對我來說有點不太踏實,後來我決定回來做餐廳並且開了「貓下去」。

500輯:讓你決定創業「貓下去」的關鍵點?

陳:紐約有個韓裔美籍名廚叫張錫鎬(David Chang),他有本自傳中文版叫《吃顆桃子:廚界異類的料理哲學與人生獨白》,他在紐約有間餐廳桃福(Momofuku),他把以前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食物,變成流行的料理,紐約吃拉麵與刈包的熱潮,就是他在2004年開創帶動的。

為何要講這本書是因為,張錫鎬一開始要開拉麵店的動機,跟我要開「貓下去」的概念其實很像。我們認為為什麼大家只能進到很高級的餐廳,很附庸風雅的喝葡萄酒,其實餐廳可以提供更輕鬆吃的方法。

我其實不是為了創業開餐廳的,那時是為了要證明我們可以做到這件事,當然還有一些對社會、對很多事情的不滿與憤怒啦,不明白很多事為何只能這樣不能那樣。我們便把以前學生時代扯的玩笑話實踐,那就是開出「貓下去」,那時台北還沒有像它一樣的餐飲店型。

那個當下跳進創業這個火坑,有可能是想降低我真正的焦慮跟憂慮,我不知道要幹嘛好像只剩下這條路可走,透過開「貓下去」去把這件事打破,不然我每天在那邊憤怒也沒有用,而在家做菜給朋友吃是我一直習以為常在做的事。我們一直在想的不是創業這件事,而是我們應該來做這件事才對,這是2009年那個當下決定要開「貓下去」的想法。當然後來一路也經過很多轉折,「貓下去」也從一個小吃店的規模,公司化後走到現在。

「貓下去」從2009年創辦至今歷經數度擴大轉型,從17坪小店到目前現址位於敦化北...
「貓下去」從2009年創辦至今歷經數度擴大轉型,從17坪小店到目前現址位於敦化北路上的200坪大店。圖/江佩君攝影

500輯:請談2009至今「貓下去」幾個重要的轉型

陳:2009年開了「貓下去」,第一年開的時候就有許多客人湧入,忙得應付不來。2010年我們發現問題轉型只做晚上,也開創了「餐酒館」這個業態,那時沒有人認為可以這樣做、也沒有人敢做,但在歐美其實很多餐館就是只營業晚上,那時是因為我們的時間跟人力就只能應付這個餐期。

那時「貓下去」實在太小了,只有十幾坪卻供應著像紐約或巴黎這些Cafe式的西餐,這些製作過程其實有些蠻繁瑣的,加上初期投入的同學都已經鳥獸散了,要撐起這家店便加入其他陌生員工,前三年痛苦指數也蠻高的,2012年我有一度覺得可能開不下去想歇業,暫時停業一個月後我決定繼續跟它磨,那時我認為我的承諾還沒履行,包含欠的錢也還沒還完,我應該繼續做,但要找到不同的方法去營業它,那時就設定有一年一定得公司化才可以。

2014年我第一次認真去把公司重新註冊,拿到青年創業的貸款實際去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結構,那次是「貓下去」的第三次改裝。2016年實際有外部股東進來,我們從西餐的小吃店,進入公司化的結構後,來做了現址這個占地200坪的餐廳,我們一路走來,「貓下去」從17坪的空間演變到現在是200坪的大空間。

2017年我去了趟紐約,早期「貓下去」大家都會說是一個很像紐約的館子,很多人以為這邊的老闆去過紐約,其實從頭到尾紐約只是活在我們螢幕與書本裡。這趟紐約行有個重點,他們會問你,你的original是什麼?讓我發現自己的原創很重要。

去了紐約回來,我就決定不再做西餐了,因為不管怎麼做、就算做得再好吃,別人不會認為你比那些老外做的更道地,也無法有代表性去談所謂的飲食文化層面,西餐也不是我每天一定要吃的東西,那到底做這件事要幹嘛?覺得自己做的東西背離本質了。加上原本供應的西餐成本很高、烹飪時間漫長、客人等待的時間造成服務的瑕疵、讓客量無法長大等,餐廳也沒有因為做這些事情很賺錢。

2017年的紐約行是「貓下去」轉型關鍵,陳陸寬說,他們會問你,你的origina...
2017年的紐約行是「貓下去」轉型關鍵,陳陸寬說,他們會問你,你的original是什麼?讓我發現自己的原創很重要。圖/吳致碩攝影

我在2018年的夏天,花了大概半年時間試驗各種「貓下去」之後的脈絡,可否賣所謂的「新台北家常菜」。所謂的家常菜其實是創意的表現,你家的家常跟我家的家常不一樣,總是會有一些小創意,但最終不脫離我們愛吃的風格。2018年我們做了巨大的轉型,決定再也不做義大利麵、也不想做燉飯了。我不想讓「貓下去」好像只適合年輕人去,我想做一個東西是連我爸都可以吃得懂的。

「新台北家常菜」雖然聽起來很無聊,但卻是「貓下去」跨出很大的一步,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有如「出櫃」,這個come out是我們想「做自己」,那段過程遺失了很多老客人,也收到很多批判,但到後來我們也吸收了更多客人,迎來了爆炸性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做這個新台北家常菜,讓我們不用再背負「假西餐」的原罪。

因為有2018年的重要轉型,「貓下去」才可以走到現在。除了讓我們營運模式變得更好,做這件事我們找到「更自在」的方式,不用再跟任何人比較了。

最後要聊的轉型,一定是2020年開始的疫情,疫情其實很直接地扭曲了人性,人性變了、改變了環境,而餐廳是每天要面對人去做服務與價值的事業,餐廳業在疫情這兩年來的轉型,我覺得大家還沒找到結論,一直到2022年,很多波動仍是未知數,加上前兩年大家跟銀行舉債太多了,真正疫情的影響我認為還沒有過去。

2017從紐約回來的陳陸寬決定「貓下去」不再做西餐,在2018轉型為「新台北家常...
2017從紐約回來的陳陸寬決定「貓下去」不再做西餐,在2018轉型為「新台北家常菜」,用「更自在」的方式,不用再跟任何人比較。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為何定位為「新台北家常菜」?

陳:這是去完紐約得到的想法,為何大家覺得紐約、東京有什麼食物,但從頭到尾我們只談台灣菜、台灣味,如果要談城市,台北到底有什麼台菜?台北的台菜跟台南、高雄是不一樣的嘛,那時我覺得不要再談台菜了,我們先來談台北人吃什麼好了,台北人愛吃什麼,光能做到這點我就覺得很了不起了。

台北就是一個折衷主義的大熔爐,所以台北跟紐約其實很像,我們很容易改變某些東西的原形變成我們愛吃的樣子。變形、折衷,這就是台北人,也是「貓下去」的樣子。

陳陸寬說,不要再談台菜了,我們先來談台北人吃什麼好了,台北人愛吃什麼,光能做到這...
陳陸寬說,不要再談台菜了,我們先來談台北人吃什麼好了,台北人愛吃什麼,光能做到這點我就覺得很了不起了。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經營「貓下去」有無讓你最想放棄的時刻,最後靠什麼挺過來?

陳:所有要撐過去的其實都是為了「履行承諾」而已,對夥伴的承諾、對投資人的承諾。因為承諾還沒有達成,所以還有做下去的理由。

憤怒與不滿,會持續刺激我們去做更多變化的東西出來。有時那種不滿變成一種病,像是焦慮症,要投入更多才能消泯這件事。後來這樣想,我們做的每個動作其實就是不滿現狀,不然躺平就好。

500輯:作為餐飲從業者,難免會在意評論、Google星等評價等,你在意網路評價嗎?你會如何面對負評?

陳:我們在意客人的抱怨,每一次客人留言抱怨後,我們真的會追究有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客人情緒化的東西扣除後,到底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很多人長年在問「貓下去」是不是很任性?老闆會不會罵人?我根本不會去罵客人,每一次只要有人留負評,我一定是先檢討,甚至我有兩三次寫信、留言跟客人道歉,因為我們在乎服務才是餐廳的本質。

但你很難抗衡某些不同的聲音,我們的負評幾乎都是嫌我們太貴,這就是我憤怒的原罪,我們其實打破很多框架,然後他們卻覺得來到這麼輕鬆的地方卻可以覺得我們很便宜,或是做家常餐點就應該便宜、西餐就可以貴,這是沒有邏輯的。

「貓下去」12年來從來沒有設過低消,我們一開始就把定價設好了,所以就不會有所謂的低消,像整個下午坐下來開會也沒有不行,你晚上坐下來點杯二、三百的酒,食物你分著吃就好,我們認為你願意來就好,也不會去跟客人去爭什麼低消。或是有人今天心情不對,會嫌今天薯條不對、加的鹽不對,但他們其實不知道,一道薯條從做出到送出前,已經有三個員工試吃把關過了,「貓下去」其實做了很多這種大家不知道的事。

我認為餐廳提供的附加價值很重要,我們不能再便宜下去了,低價不該是貓下去應該要走的回頭路,我有可能在新的品牌提供更平價好吃的東西,但在「貓下去」不可能再走這段路。

去年還有「貓下去」的「豆花事件」對我的炎上與負評,「貓下去」之前Google評價可能有4點多顆星,後來也因此掉到3.9顆星左右,有些人會因為這邊很有名來看一下,但他來到這從頭到尾根本不想跟你好好的互動。這件事後,我們有認真檢討,對社群也多了很多專業的看法,發文更謹慎,整體而言,這件事帶來的是正面的。

至於,那些嫌貴的抱怨,我們在乎但不能解決它;面對負評,我還是會很受傷啦,但後來習慣了,死皮比較厚了就不會痛了。

陳陸寬說,我們在意客人的抱怨,但那些嫌貴的抱怨,我們在乎但不能解決它,餐廳提供的...
陳陸寬說,我們在意客人的抱怨,但那些嫌貴的抱怨,我們在乎但不能解決它,餐廳提供的附加價值很重要,低價不該是「貓下去」應該要走的回頭路。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現在的餐飲圈,與你入行時的餐飲圈最大的變化?

陳:最大變化是待遇跟工作環境變好了,我當餐飲實習生時基本薪資是領17,800元,現在我們實習生是領32,000元,餐飲業其實是相對容易進入的行業,待遇也沒有很差,工作環境我認為基本需求可以滿足,至少你不會餓死。其實只要心態正常,好手好腳其實很容易找到謀生的方式。但相對這個工作難度低,我認為長期下來,基本的工作價值還是被漠視掉,現在投入餐飲業的人,我認為有想要在餐飲業發光發熱那樣初衷的人很少。

餐飲業這十幾年異常的產業擴張,當中的變化很難聚焦,像是社群每一年都在變,現在不是我發個文就會有人來按讚,科技與社群的使用改變了大家看餐廳的方法,說難聽點,現在餐廳很難騙人,騙人的話很快被抓到了,你抄了誰很快會被抓到。

如果沒有很認真投入其中做出很有特色的東西,你的價格與服務如果無法讓大眾願意買單使用,成功的機率我認為比十幾年前低很多,而且現在利潤也沒有十幾年前好,包含基本薪資提高、漲價通膨等,疫情期間也有很多惡意檢舉,現在的餐飲業能讓你挫敗的事很多,如果沒有辦法賺多一點錢的話,你無法消弭這種不平衡。但現在這個憤怒是無處發洩,如果現在在網路抒發,可能就會有酸民來幹爆你,所以我後來就練就一番自我調侃的本領。

500輯:面對疫情時代,餐飲業有找到對策嗎?

陳:我一直覺得疫情期間餐飲的削價競爭不是辦法,疫情後餐廳必定得轉型,但怎麼轉型我覺得大家現在還沒找到一個一定沒錯的方法。2022年我覺得餐飲業還是比較不可控,如果沒有找到方法使其更穩定的話。

缺工怎麼辦、來客沒以前多怎麼辦,餐廳如果面對疫情再度襲來,有什麼辦法面對這些波動,真正的轉型我認為是增加服務的附加或延伸,這些我認為需要一直去測試,以前可能直接做折扣,但現在可能已經不夠了,那該怎麼辦。我認為回到基礎面還是很重要,你提供了什麼樣的食物與飲料,提供了怎樣使用的便利性與使用的機率,讓客人與利潤維持著基本盤。疫情以來,很多餐廳營業很吃緊,這樣的狀態可能禁不起下一次的波動。

在疫情之前,「貓下去」每一年都在20%的幅度成長,疫情期間我們發現不會再這樣成長下去,是靠緊縮先把公司的體質顧好,度過疫情期間的波動。2022年我們設的計畫就比較務實,疫情前有設定要走出去展店,今年可能就不會用這方法去看,我們手上的IP其實蠻多的,我們在思考的有沒有辦法把我們的本事拿出來實際變成生意,但不是透過展店,像現在我們為別的餐飲品牌做Agency專案也是這樣,我們的軟實力透過轉型、輸出,可以協助跟開發其他餐飲業功能不足的那一塊。

疫情發生後,「貓下去」暫緩往外展店的想法,而是透過軟實力輸出,為別的餐飲品牌做A...
疫情發生後,「貓下去」暫緩往外展店的想法,而是透過軟實力輸出,為別的餐飲品牌做Agency專案,協助跟開發其他餐飲業功能不足的那一塊。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你會給想進入餐飲創業的年輕人什麼樣的建議,他們須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陳:現在餐飲業雖然興盛,但存活機率非常低,投入時你可能會進入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生活,如果沒有成功賺到錢,可能會犧牲家庭、人際關係。以及面對現在波動巨大的環境裡面,遇到的那麼多問題,你有沒有你的想法跟解答。

還有,你到底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市場沒有的東西值得拿出來創業,這很重要。有什麼從零到一的東西你覺得非得拿出來,而不是說時間到了我該開一家餐廳,這個理由非常不充足。

回到2009年那時,想開「貓下去」是因為這個業態是當時台北沒有的,從頭到尾不是想耍帥啊,也不是覺得這是會賺錢的東西,就覺得有可能可以值得一試,因為那是大家沒看過、沒想過可以這樣做的。

500輯:這十幾年來投入餐飲有解決你原本的憤怒嗎?

陳:不能說憤怒一直存在啦,但做到現在有比較正面的反饋是,我就是從不會(從只會烹飪很少的食物)到現在看起來很會,這個階段很重要。雖然現在我很少在餐廳下廚了,但每次開會討論的每個點,從餐廳運作或是社群,我都還是能跟大家溝通。如果沒有走「貓下去」這一段的話,我可能只是當一家飯店的總行銷企劃,或繼續留在餐廳當店長這類,可能就沒有我職業生涯預設要做些比較有創造力的事,這12年來我認為我還是有走在這條路上,我還是覺得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就是我的職業設定。

就算重來一次,陳陸寬還是會選擇做餐飲,他說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就是我的職業設定。圖/...
就算重來一次,陳陸寬還是會選擇做餐飲,他說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就是我的職業設定。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想從事餐飲業嗎?

陳:我還是會進入餐飲業,我認為做餐飲業可以改變生活、改變環境的事很多,在餐飲業還是能做到蠻多大家不會做的事,我還是能重新去捏塑它變成一個什麼的能耐,如果是重來一次後,我不會選擇做「貓下去」難度這麼高跟無法定義的東西,我們等於在那時做了選擇一路走過來,到現在還是得找到它的解答,找到這件事的解答與價值是什麼。

500輯:這兩年的疫情,讓你學到最寶貴的功課是什麼?

陳:其實是人性的珍貴。因為員工大可以在疫情爆發時離開,但願意留下來的人跟你乘風破浪,這就是人性的珍貴。再來是客人,其實「貓下去」的核心就是是「人」,我們重視的是「服務」,在意的是「人」,服務客人才有人的聚合,才有「貓下去」存在的價值。疫情期間,客人還願意一直來使用你,這也是很珍貴的事,不然疫情期間他們大可以也可以不要出門,卯起來在家做菜,也可以去吃很多特價的東西。另外,就是股東的支持。

我認為疫情中有很多東西被扭曲,其中有我很重視的價值,疫情中很多人會走,所以我很珍惜留下來的人。也之所以我們經歷過那麼多波動,我們還是想要完成些承諾,對工作夥伴的承諾是不能放棄,公司還是要穩定的走下去,提供穩定的環境待遇。對客人也是,目前我們很多服務被緊縮掉了,這樣他們還願意來,代表「貓下去」還是可以帶給他們些什麼。

疫情中我學到的事,還是比較正面的那塊,我認為「還沒死的都是活得下去的啦」,事情總會過去的,糾結在那也沒什麼用。我不認為現在是疫情後的狀況,我認為現在還在疫情中,面對趨緩後的現狀,而不是疫情的影響真的已經過去了。

陳陸寬說,疫情中學到的事,還是比較正面的那塊,「還沒死的都是活得下去的啦」,事情...
陳陸寬說,疫情中學到的事,還是比較正面的那塊,「還沒死的都是活得下去的啦」,事情總會過去的,糾結在那也沒什麼用。圖/吳致碩攝影

最新文章

羅柏麟於台北徠卡之家的《Ideal Type》個人攝影首展。圖|徠卡

攝影師羅柏麟:我想拍下人們想被記得的樣子

2024/04/30
Ivy是知名的攝影師,也是西恩CNFlower漂亮的老闆娘。記者吳致碩/攝影

陳沛緹|曾是岩井俊二劇照掌鏡人 Ivy Chen的攝影與花藝生活美學

2024/02/17
譚光磊創立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以文學、小說的版權代理打出名號。記者王聰賢/攝影

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

2024/02/06
子樂投資總裁詹偉立敢於突破框架。記者沈昱嘉/攝影

從華爾街回到台灣 詹偉立破框之舉 再造都市新天際

2024/01/12
擁有「曼谷餐飲界金童」封號的Chef Ton,今年還不到40歲。記者吳致碩/攝影

2023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一!Chef Ton以提升泰國菜地位為使命

2024/01/07
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集結了10位資深文化人(由左至右分別為)李惠貞、詹偉...

詹宏志領軍!10位講者齊聚【週三讀書會】2024年專場 哲思妙想「跨」讀2024

2023/12/28
蔣雅淇(後排左四)帶著兒子關義(後排右一),攜手國際名廚江振誠(後排左三)、「S...

蔣雅淇「暖廚家味」計畫助急難家庭 江振誠、陳耀訓、楊柏偉、彭天恩、魏幸怡響應

2023/11/13
對於斜槓人生,林逸心始終保持熱情。記者王聰賢/攝影

人工頭骨下的遠大夢想 林逸心斜槓出精彩人生

2023/11/07
林芸慧(中)成為高級酒店業裡少見的女性高階管理人才。圖/上海艾迪遜酒店提供  ※...

台灣女孩闖進國際酒店高管層 上海艾迪遜酒店總經理林芸慧:有熱情才能做得好

2023/10/26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圖/KKLIVE...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Fermi Pasta創辦人James Sharman,在「Pasta Bar」...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