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Liz高琹雯:構築台灣菜有許多面向,台灣菜的邊界可以更廣闊
《500輯》全新企劃「500談」系列講座第二回於今(9/2)日正式開講,邀請跨世代Foodie——作家李昂、美食評論家Liz高琹雯,從自身成長與豐富飲食經驗出發,談到追尋台灣風土及未來性,同時邀請態芮Taïrroir二星主廚何順凱、法朋主廚李依錫、涂志怡、《料理.台灣》雜誌總編輯李承宇、飲食文化工作者徐仲、陳耀訓·麵包埠創辦人陳耀訓、飲食文化工作者徐銘志、飲食文化工作者顧瑋、美食作家馮忠恬、食物設計師陳小曼、餐飲觀察者宗大筠等幾十位飲食圈重量級人物,講座下半場幾位來賓更將與講者進行來回問答,立足於對美食的熱愛,相互激盪引人入勝。
曾賣掉一棟房子環遊世界吃遍米其林餐廳的李昂,回憶起首次的美食經驗,她歸納出分別擁有兩次造成內心衝擊的體驗,包含小時候爸爸帶她一探猴子腦袋、白鷺鷥等台灣野味的滋味,一直到後來能夠品嘗當年最具代表性、提供Fine Dining料理的法式餐廳「羅曼蒂西餐廳」,開啟了她對飲食的好奇與探索。
Liz則爬梳自身家族習慣,父親熱愛親自下廚,每個月一定要大宴小酌且非常講究菜色,完全遺傳自奶奶好客的個性,她的個人經驗揉合了粵菜、江浙及日式、西方料理,因為常常吃,也變得愛吃。
李昂更分享了過去曾請一位西方米其林二星大廚到江浙料理餐廳用餐,她問大廚在台灣想吃什麼料理?大廚回答「台菜」,讓她當頭棒喝並反思台灣已經慢慢失去主場優勢。Liz則帶來另一種思考方式:「這個話語權的喪失,如果可以產生新的話語權呢?」她認為構築台灣菜可以有許多面向,飲食經驗應該更開放,不只是看待歷史脈絡的眼光,而是台灣菜的邊界可以更廣闊。
李昂提到,美食最高境界是風土,追尋美食超過50年才終於懂得何謂風土,並分享了這項體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生命經驗。「有一次造訪布袋了解無毒蝦養殖業,恰巧遇到一個養羊的孩子,孩子將羊分切,給了我們很好的羊排,當他料理時加入一項食材,我當場直拍手」原來是那位孩子將布袋養殖的羊加入布袋的馬齒莧(俗稱豬母奶),生長在海邊、鹽田旁, 自然散發出的鹹味恰巧為羊排提味,原來,這就是風土。
最新文章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六講/Rem Koolhaas《譫狂紐約》
2022/08/11【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五講/安東尼聖艾修伯里《風沙星辰》
2022/08/04【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四講/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
2022/07/28【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三講/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2022/07/21【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二講/大教堂、印刷術與時代的足跡—《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
2022/07/14【500談】理想大人的必修課:張倚奇╳楊士慶╳張瑞夫:不從眾、多方嘗試 用成就與行為回應阻力
2022/07/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