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盤2025/500盤五周年論壇—葉一南談大班樓的創新與傳統

2025/10/02 文/袁世珮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中)分享大班樓的傳奇,左為夫人楊美珍,右為陳淑莊。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中)分享大班樓的傳奇,左為夫人楊美珍,右為陳淑莊。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第一份本土美食指南500盤走過五年,持續以台灣人的觀點選出台灣人心中的美食,也鼓勵餐飲界參考他山之石、精進廚藝。首創的論壇邀請香港大班樓創始人葉一南揭開大班樓傳奇。

大班樓2009年開業,2021年登頂「亞洲50大餐廳」,更是「世界50大餐廳」前十中唯一中餐廳,葉一南則在2024年獲頒「亞洲50大餐廳標誌人物獎」,本次偕夫人楊美珍與會,與談人為甫在第五屆500盤獲11盤殊榮的新銳餐廳「紅棉」主理人陳淑莊,觀眾席間聚集了林泉、鄔海明、高琹雯等名廚和美食家。

大班樓在創統的基礎上創新,創造出中菜fine dining的國際語言。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在創統的基礎上創新,創造出中菜fine dining的國際語言。圖/葉一南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紅棉主理人陳淑莊擔任與談人,也談及葉一南對自己的影響。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紅棉主理人陳淑莊擔任與談人,也談及葉一南對自己的影響。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夫人楊美珍擔任先生的翻譯。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夫人楊美珍擔任先生的翻譯。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中菜的帶領者

● 陳淑莊(以下簡稱陳):Danny(葉一南)在中餐是帶領者,深深影響全球的中菜發展。我很早就是大班樓顧客,至今每道菜都還在腦海裡,服務也非常好,最厲害的是能在這麼難的環境裡,帶領中菜走到世界的舞台。

● 葉一南(以下簡稱葉):先澄清一下,很多人說Tanya(陳淑莊)師承於我,不是的。大班樓沒有師徒制,因為料理是共同分享、互相啟發。比如大家都在做咕咾肉,總不能說在抄襲對方,任何人若喜歡大班樓的任一道菜,想要食譜,我們都會給的。

我們是鄰居,她常來我們家吃飯,做菜時就切磋、分享,總不能給了她一個食譜,她就變成我的徒弟,這樣不公平。大班樓不會有徒弟,我自己也不會有徒弟。這本來就是分享。

中菜其實不一定要創新,把叉燒、炒飯、餛飩做到最好,也是守住傳統,但另一方面,人類本能追求創新,前額葉令人類有多角度的思考,這就是創新的源頭,而我不會繪畫、作曲,但我非常喜歡創新,就用料理來創新。

不一定要創新,但這是大班樓的選擇,在傳統的基礎上做創新。因為傳統是一個基礎,是一個根,是一個心法。有這個根和心法在源頭,我們所做的創新才有意義。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葉一南(左)創辦的大班樓在2021年登頂亞洲50大餐廳。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左)創辦的大班樓在2021年登頂亞洲50大餐廳。圖/葉一南提供

唐人街的中菜

● 陳:請談談你的第一家餐廳。

● 葉:1983年在坎培拉讀書時,我到餐廳打工賺學費、生活費和追女仔的錢,而且在餐廳工作還可以免費吃。最大的原因是我喜歡吃,我也想說我做菜是因為我媽是個好廚師,但不是,她煮的好難吃。

我後來做過很多餐廳,中東菜、義菜、日本餐,最多還是中餐廳。我看見的80年代中菜是這樣做的:用熱水將冷凍肉沖到無血水,再調味下醬料,煮出來的雞豬牛羊全都一個味,像在吃煮過的拖鞋。好可怕。

在澳洲中菜廚房裡的葉一南。圖/葉一南提供
在澳洲中菜廚房裡的葉一南。圖/葉一南提供

我剛進餐廳,就是負責沖水。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中菜,也是外國人眼中的中菜,至今還有很多外國人以為這就是中菜:廉價、快餐、外賣。

這是我入行的經驗。我希望中菜創新是有個原因的,因為我被傷害了。所以我在1998年開了第一家餐廳。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 陳:那時候你24歲,非常年輕啊。

● 葉:當時我覺得中菜不應該是那樣。我們八個同學刷爆信用卡的額度,加上來年的學費,就是想做一間跟外面不一樣的餐廳,The Window on The Orient,就是在東方開一個小窗,希望大家可以從那個小窗看到中菜的面貌。

這算是我的第一個創作,但也沒什麼創作,只是不用味精,做比較清淡的菜。我負責炸、蒸,早上9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半,午餐和晚餐大概要做220人。一周七天,做了一年。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分享大班樓如何開創中菜新格局。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分享大班樓如何開創中菜新格局。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 陳:紅棉每天做22個人,原來你一開始就已經服務220人了。之後全球餐飲進入分子料理的風潮,這對你們有什麼影響?

中西合璧的探索

● 葉:第一間成功後,我在1990年到1997年間又開了兩家餐廳。那時是分子料理正當紅的年代,1989在雪梨吃過一次日西融合的料理,我驚訝極了,食物竟可以做到這樣。

後來我又去了西班牙有名的分子料理El Bulli,這是那個年代很火紅的餐廳,大受啟發,就開了兩家餐廳,Madam Yip和The Chairman& Yip,做的是中西融合、中菜西做。這應該算是真正的創作了,比如鮑魚上放魚子醬、炒飯加黑松露,當年很受歡迎。我以為這就是創作。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的分子料理。圖/葉一南提供

做了七年,我開始懷疑:中菜加外國的元素,這個創作是沒有感情的。做菜除了甜酸苦辣鹹,感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味,你吃叉燒不只是吃叉燒,還記起了小時候,這並未經過邏輯思考,是自然的發生。

西班牙El Bulli餐廳名廚Ferran Adria。圖/葉一南提供
西班牙El Bulli餐廳名廚Ferran Adria。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澳洲餐廳 Chairman & Yip時期是中西融合,中菜上也用了魚子醬。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澳洲餐廳 Chairman & Yip時期是中西融合,中菜上也用了魚子醬。圖/葉一南提供

煮菜的時候也沒有感情,因為不熟悉食材,我其實不明白鮑魚跟魚子醬的關係是什麼,也想不通有人喜歡,但有人喜歡吃不代表我要煮。那時就決定不做餐廳了,我要回香港,我想不通。

還有就是做餐廳非常辛苦,鄔海明師傅就經常叫Tanya不要開餐廳。我們經常說,如果你要害朋友,你就叫他開餐廳,尤其是50歲的時候。

葉一南在澳洲的餐廳 Chairman & Yip。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在澳洲的餐廳 Chairman & Yip。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在澳洲的餐廳 Chairman & Yip。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在澳洲的餐廳 Chairman & Yip。圖/葉一南提供

● 陳:我50歲。

● 葉:我們就是要看50歲的人一天做18小時會變成怎麼樣。我當年是放棄了,因為時間長、賺錢少。我想多賺一點,就回香港,開了互聯網的公司。

大班樓本土化的粵菜本味

● 葉:做網路的十年間,我在中國主要城市都有辦公室,吃遍各地的菜、也逛各地的菜市場,才發現本土食材用之不盡。有一次在昆明的市場發現干巴菌,我就問自己,為什麼我從來沒用過這樣特別的味道呢?

我開始想通了,終於想到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中菜。我把公司賣了,2009年開了大班樓。

其實我還受到法國勃根地釀酒師的啟發,他們專注於單一葡萄,因為那最能展現風土。我由此醒悟了,用一種葡萄釀出全世界最貴的酒,不會再加義大利、西班牙的葡萄,這是不是也是創作中菜的一個方向呢?

以前的中菜以食譜為先,師傅只告訴你怎麼做,不會解釋為什麼,因為他可能也不知道,中菜以前不鼓勵創作,沒人教創作,你最好別創作。

我終於想通,我希望創新,但要有一個框架。第一是用本土食材,第二是中菜的料理技法和精神。比如說粵菜很講究新鮮,要清淡但要有味,這就是粵菜的傳統,所以我們要用本土的食料、中菜的技法和心法,無論怎麼創新,做出來都是中菜,一看就知道是中菜,這是我想做的方向。

香港大班樓在葉一南的帶領下,將中菜推向國際舞台。圖/葉一南提供
香港大班樓在葉一南的帶領下,將中菜推向國際舞台。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費人力去排隊買難得的樹記腐皮。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費人力去排隊買難得的樹記腐皮。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的自家味道及風格

● 陳:我一邊聽一邊檢討自己,我也一直在想可以怎麼創作,因為Danny一直逼我要創作,但沒有基本功力的話是很難的。他一直教我,中餐一定要有一個底味,什麼是底味?

● 葉:西餐煮了肉了以後,才放不同的醬汁,味道是在蛋白質的外層。中菜有特別的做法,味道是做進蛋白質裡,肉本身已經有一個底味。底味就分別了中餐跟西餐。我在底味下了很多工夫。

中菜很廣泛使用高湯吊味,我們首先放棄高湯,因為魚有魚味、雞有雞味,如果用高湯,什麼都是高湯味,底味都一樣了。我們改為雞用雞汁、蝦用蝦油,還有蜆汁、牛肉汁,獨立不同的味道出來。

每當我們試一個新菜,一個星期後會問同事,還記得那個味道嗎?如果不記得,那菜就不夠好。所以那些雞汁、蝦油,就是要加強味道,我們做菜就是要顯現食材,而不是蓋著材料。

大班樓的發酵鰻魚,即是以味道為骨幹的創新。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的發酵鰻魚,即是以味道為骨幹的創新。圖/葉一南提供

● 陳:大班樓的食材也非常難得、非常好。

葉;為了反應本土食材的味道,我們請了退休的漁民,從16年前起就每天五點鐘在碼頭等漁船回來,就能買到像三刀、九蝦這種市場上有錢都買不到的食材。我們還用很多自己做的食材,有自製的鹹檸檬、臘肉,因為很多味道是廚師煮不出來的,時間才能夠給我們。我們一直都是追求這樣的味道。

大班樓聘請退休漁民清晨直接到漁港跟漁船買海鮮。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聘請退休漁民清晨直接到漁港跟漁船買海鮮。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的理念之一,便是追尋原味的努力,對食材也極為重視,都是請退休漁民清晨去漁港買海鮮。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的理念之一,便是追尋原味的努力,對食材也極為重視,都是請退休漁民清晨去漁港買海鮮。圖/葉一南提供

這就是大班樓的創作框架,在這框架下創作出來的就是中菜,包含四個核心:以食材為起點、以技法作主張、以概念為思考、以味道為骨幹。

蟛蜞膏豆仁炒琵琶蝦是食材帶領創新,以蟹膏來炒蝦,鮮上加鮮;鮑魚搭配羊五花的串燒則以字面上的「鮮」為靈感;發酵鰻魚帶來爆炸性的鮮味,這是以味道為骨幹。

大班樓以概念思考創作新菜,創作樟木煙燻鵝。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以概念思考創作新菜,創作樟木煙燻鵝。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自行曬臘肉。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自行曬臘肉。圖/葉一南提供

我們曾有一位三廚提出極簡料理的概念,有別於四、五年前流行的元素愈多愈好,這道樟木煙燻鵝只以鵝、鹽和樟木,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風味,成為餐廳招牌菜,也是我最愛的一道菜。

大班樓的串燒羊腩鮑魚,是以技法作主張的創新。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的串燒羊腩鮑魚,是以技法作主張的創新。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以食材為起點,做出創新中菜蟛蜞膏豆仁炒琵琶蝦。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以食材為起點,做出創新中菜蟛蜞膏豆仁炒琵琶蝦。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自製醃製品。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自製醃製品。圖/葉一南提供

精緻餐飲fine dining也是中菜的國際語言

陳:大班樓拿了很多國際獎項,證明你將中菜成功介紹給外國人,你是怎麼把中菜變成一個國際的語言?fine dining和中菜的關係又是什麼?

葉:很多人覺得,要得到外國客人的認同,就要走fine dining的路,我暫時不反對,但那只是其中一個方法。

以粵菜的蒸魚來說,對新鮮的講究,沒有任何的fine dining可以比擬。一條魚從菲律賓上船,最後送到香港餐廳,全程鮮活,上桌前兩小時還在游動。如果這樣都不算fine dining,什麼才是?這個就是中菜fine dining的例子。

中菜也不一定要一味一味地上,因為中菜從來是家庭分享。

你有時候看不見fine dining裡的那些優雅、那些準備工作。Fine dining就是中菜的語言,希望把這個故事講給外國人聽。原來他們聽得懂、也喜歡。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圖/葉一南提供
大班樓堅持追尋原味。圖/葉一南提供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葉一南在論壇中分享大班樓的心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一起出發

(聽眾Q/A時間)

晶華酒店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我在香港學廚時會看《飲食男女》雜誌,那時很少人寫這類文章,但Danny寫的文章讓我每一期都追著看,不只寫味道、做法,還有感覺、故事、心路歷程。記得20年前有一篇說到,你在外面吃到一道很厲害的菜,只吃到味道,沒吃到感情,因為做菜時,廚師的感情才是真正的美味。

所以我每次去大班樓,不光去吃味道,也用心去吃,20年前文章裡的Danny跟我現在吃到的每一餐,都讓我非常的滿足。

晶華酒店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談及在香港學廚時受到葉一南的影響。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晶華酒店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談及在香港學廚時受到葉一南的影響。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美食家高琹雯問:請問Danny,要如何才能鼓勵中菜的創作?

葉:你要對中菜感到自豪,就像法國釀酒師對酒有感情,首先要尊重中菜,不要想著外加很多東西,如果有這樣的心,用這樣的心去創作,菜就會做得好。而我,我是有創傷後才有創作。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中)分享大班樓的傳奇,左為夫人楊美珍,右為陳淑莊。論壇現場有不少名廚與美食家聽眾。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中)分享大班樓的傳奇,左為夫人楊美珍,右為陳淑莊。論壇現場有不少名廚與美食家聽眾。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輯首創論壇吸引大批聽眾,聆聽葉一南分享大班樓傳奇。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輯首創論壇吸引大批聽眾,聆聽葉一南分享大班樓傳奇。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點此看【第五屆500盤】完整得獎名單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 500盤2025全台Google地圖:https://reurl.cc/pY2XZQ

2025 500盤5周年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500盤2025

【500盤2025】第五屆500盤完整得獎名單|首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500盤2025】第五屆500盤完整得獎名單|首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2025/09/22
500盤2025/500盤5周年晚宴 台灣餐飲夢幻組合 演繹奢華味蕾協奏曲

500盤2025/500盤5周年晚宴 台灣餐飲夢幻組合 演繹奢華味蕾協奏曲

2025/09/25
500盤2025/麥卡倫《為時代 創新味》持續探索威士忌餐搭無限可能

500盤2025/麥卡倫《為時代 創新味》持續探索威士忌餐搭無限可能

2025/09/22

最新文章

500盤五周年論壇第二場「廚師的日常」,由聯合線上總經理錢欽青主持(右起),邀請...

500盤2025/500盤五周年論壇—名廚日常大公開!李信男╳周小琴╳黃以倫╳鄔海明 從試菜到救菜的真摯對談

2025/10/02
500盤首次論壇,葉一南(中)分享大班樓的傳奇,左為夫人楊美珍,右為陳淑莊。圖/...

500盤2025/500盤五周年論壇—葉一南談大班樓的創新與傳統

2025/10/02
紅棉餐廳7選!陳淑莊以一桌宴席寫下溫情與回憶的家書。攝影|吳致碩、陳婉寧

紅棉餐廳7選!陳淑莊以一桌宴席寫下溫情與回憶的家書

2025/09/30
亞洲最佳女主廚 陳嵐舒(左起)、《500輯》總經理 錢欽青、旅法作家 謝忠道。圖...

500盤2025/美食、作家、藝術、創作、網路 各領域跨界名人齊聚盛會

2025/09/26
今年500盤晚宴伴手禮特別加入了醫願診所健檢優惠,讓賓客吃美食同時也要顧健康。圖...

500盤2025/醫願診所推全方位服務 跨界名廚江振誠讓美食與健康兼容

2025/09/25
星展銀行(台灣)消費金融處暨無擔保貸款部主管林群凱表示,星展銀行持續致力深耕台灣...

500盤2025/星展銀行「餐飲神卡」重量級回饋 卡友美食饗宴再升級

2025/09/25
樹頂Tree Top蘋果汁保留純粹的果香。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2025/Tree Top蘋果汁為晚宴增色 伴賓客品味純粹果香

2025/09/25
GREEN & SAFE冷壓初榨酪梨油為今年500盤晚宴伴手禮陣容之一。圖/50...

500盤2025/GREEN & SAFE初榨酪梨油 冷壓留住營養綠色能量入菜

2025/09/25
好食好事 × 望山穗小米氣泡酒。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

500盤2025/好食好事 × 望山穗小米氣泡酒 清爽滋味舉杯台灣風土

2025/09/2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