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500碗評審/王瑞瑤:這10碗小吃就是我這一整年的旅途縮影
— 王瑞瑤
美食家王瑞瑤過去一年來幾乎推掉了所有工作,自由自在地在各地旅行,在這段人生長假中,她走進地方生活,讓她更深刻感受到小吃背後的「時間性」與「在地個性」,也重新認識了過去不曾認識的美好。
Q:請描述個人成長歷程與小吃之間的趣味故事?
A:我從小在三重長大,小吃對我來說,不只是吃,而是情感連結。小時候,我們家住在三重,我阿姨(媽媽的妹妹)會來照顧我們小孩子,每次只要她來,家裡的小孩子們都會特別期待,因為她總會帶兩樣東西來:一個是三重正義北路非常有名的花枝羹加炒米粉,另一個則是已經消失的、在彰化銀行前的大腸麵線。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講很重要,是一種期待的心情,我們期待的人來了,同時也帶了期待的美食來,這些美味深刻的在我童年的記憶裡。
Q:你對小吃的認知、理解,比如小吃的定義?
A:我是台北人,很多人都會說台北的小吃不如中南部,但我不這麼覺得,對我來說,小吃好吃的王道是「新鮮與對的時間」。我以肉圓舉例好了,像台北市民大道靠近復興北路那家肉圓,我認為比彰化許多名店還好吃,因為它是現做現賣,新鮮才是王道。就算是台南的牛肉湯、虱目魚粥,如果吃的時間不對,味道也會天差地遠。
台灣小吃除了地域之別的特色外,它還有其他料理更強烈的時間差,在於你是否在正確的時間,吃到它的最佳狀態,這是我覺得台灣小吃很迷人的地方。
— 王瑞瑤
Q:你此次評選的標準?美味的定義?
A:這次選出的500碗相較過去不一樣之處在於,「是我這一年來走訪各地的軌跡,以及重新發現的台灣小吃」。因為保師傅(夫婿曾秀保)去年過世後,我展開了大量旅行,也因此吃到了很多在地、原本陌生卻讓人驚艷的味道。
像是雲林的蛋飯,是在地人帶我去吃的,乍聽很普通,它就是現炒的蛋淋在白飯上,簡單就很好吃,讓人胃口大開。還有北港在地朋友帶我去吃的火雞肉飯,店門一開我就看到店家備好整整四大隻火雞肉在桌上,你就知道這家店生意極好,我是第一組客人,吃完之後門口已經排了十幾個客人,除了火雞肉飯,我們又加點火雞肉片,端上來我看到是用腿肉,我以為是老闆認出我來給我的特別待遇,但老闆只說「開幕以來我們火雞肉片都是用腿肉。」
總結來說,這一整年來我到處跑、拜訪朋友,除了一些已經知道的在地小吃,另一部分是在地人帶我去他們覺得最好、他們自己原本就很喜歡吃的小吃。
Q:你在尋訪小吃時,有沒有特殊的用餐體驗或感人故事?
A:在旅行的時候,我發現我有些觀點被突破了,這次去高雄,我其實有愛上高雄,我覺得高雄的小吃有他自己的獨特性。
像這次去高雄這間不在鹽埕區的「鹽埕埔碗粿雄」,也是在地主廚朋友帶我去吃的,這家適用純在來米做碗粿,我非常喜歡這種樸實的味道。最有趣的是,賣碗粿的地方有圓弧形吧台、旋轉椅,不銹鋼水壺裡面裝著淋碗粿的醬汁,我差點以為我是要來喝咖啡,店家用瓷碗端上熱騰騰碗粿,整體氛圍讓我印象深刻,這家也是我歷年來吃過最好吃的碗粿。
另一家是「林記豆漿店」的高麗菜煎包,這個菜包大概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菜包,但是它菜包的餡就只有高麗菜、鹽和芹菜,那天進去後朋友就說要先登記這一鍋的菜包,否則這鍋會輪不到,登記完後等出爐,剛煎起來的菜包,把高麗菜的優點完整保留,吃起來非常爽脆且清甜,我吃完一個馬上還想來第二個。我驚艷的原因是,那麼簡單的高麗菜包,現煎就是那麼簡單好吃。
— 王瑞瑤
Q:推薦這十碗小吃的理由?
A:這十碗小吃的推薦,其實是我這一整年旅行與人生轉折的縮影。保師傅過世後,我的生活節奏改變,我跨出自己熟悉的舒適圈,開始大量出走、走訪各地,也重新認識了台灣的美好。
這些小吃,幾乎都是在地人引路、帶我去吃他們從小吃到大的老店,你會發現美好其實都藏在生活中。也可以這樣說,假如今天我變成高雄人、嘉義人、雲林人或是基隆人,這些都是我回到家之後,我想要吃的東西。
Q:這些在地老店,你覺得他們都有什麼樣的共性,才能維持水準或招牌?
A:老店可以一代傳一代,他們其實就是做到了一致性,同時兼顧與時俱進。像這次我去高雄吃的阿進切仔麵,我喜歡它的幾點原因:把黑白切分門別類,還用金屬牌標出部位名稱一目瞭然放在冷藏櫃裡。還有,當天我去阿進,資深的那一代,就坐在廚房盯著新一代在操作。它有兩個店面,一個就是廚房,一個專門在炸豬油與熬高湯,同時該處使用非常昂貴的空污設備,雖然它是一間老店,代表老闆非常注重環境衛生這件事、願意去做這樣的投資。
因此除了味道、品質歷久彌新的一致性外,老店,他們也想走得長、走得遠,其實是有與時俱進在改變的,像是讓顧客可以更舒適的用餐、對鄰里友善等。
— 王瑞瑤
● 王瑞瑤的精選10碗小吃
1.雲林縣斗六市/老街碗粿:蛋飯
之前曾經看過電視報導,直覺炒蛋蓋飯並沒有特別厲害,未料一吃驚豔,關鍵在於客人點餐後,老闆用中華炒鍋開始炒蛋,大火小份量快炒所以鑊氣十足,醬油也因此激發出了香氣,濕潤又柔軟的碎蛋僅僅是蓋在白飯上面,就能襯托出絕佳的風味,而且一碗才賣40元。
2.雲林縣斗六市/斗南米糕甲(斗六店):米糕
跟著在地人的吃法,打包一碗米糕就在車上吃,雖然燙手又燙口,幾乎拿捏不住但又忍不了,米糕透著陳米的香氣,柔軟而不糊爛,肉燥極香極軟,口感與米飯合而為一,聽說遊子返鄉,還未回家,就要先拎上一包在車上解鑱,一包30元足以解鄉愁。
3.台中市西區/租界:炭火蝦飯
亞洲咖啡大師莊宏彰以其細膩的味覺,為台中在地人,特別是外送人員所開發的百元超滿足極品蝦仁飯,蝦仁,米飯等食材,以及變化口味的各種醬汁和小菜,都在品質和口味上斤斤計較,最神奇的是白天備料,傍晚開張,營業到凌晨,以微波爐加熱,仍能掌握食物最美好的滋味。任何人都可以在租界休息一下再出發。
4.高雄市左營區/LKK肉圓:菜包
靠近蓮池潭,仙樹三山廟前的市集攤販,一開始被排隊人潮所吸引,大家爭相搶購肉圓和菜包,雖然賣客家式的包子,但店家卻說不是客家人。
菜包外皮揉進了地瓜,所以顏色鵝黃,剛出爐時蒸得肥肥的看起來好可口,而內餡相當單純,就是高麗菜,一點點配色的紅蘿蔔絲,口感爽脆鮮甜,搭配QQ的外皮,一口氣吃上三個也不嫌多。
5.高雄市鹽埕區/阿進切仔麵:切仔麵、黑白切
一甲子老店對切仔麵和黑白切的專業態度令人佩服,切仔麵裡應該要有,但是幾乎被店家消失掉的的瘦肉片,不但有而且多,甚至還滷至入味,切仔麵的麵條柔軟,豬油香氣濃烈,黑白切的部位齊全,而且放在乾淨又有解說牌的冷藏櫃裡,清楚明白安心可口。店家的廚房裝有全套空污設備,小吃店大成本,避免炸豬油產生太香的氣味。
6.雲林縣北港鎮/北港嘉義火雞肉飯:火雞肉飯、小菜
好吃又便宜的火雞肉飯在雲林,一碗火雞肉飯才25元,肉絲與澆汁香噴噴,追加一盤70元火雞肉片,居然是滑嫩的腿肉而非雞胸,店家說,開店以來就是這樣。小菜亦可口,特別推薦誘人的30元三色蛋,不能錯過的還有40元的蚵仔湯以及香菇肉羹。10:30一開張就排隊,在地人更喜歡75元附四菜的餐盒,下次我也要來買。
7.高雄市鼓山區/林記豆漿店:高麗菜煎包
一直不懂高雄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在晚餐吃早餐的食物,例如燒餅三明治等,沒有不行,就是很怪,但那天吃到了不但要排隊,甚至要登記,才吃得到的高麗菜煎包,忽然間了解了高雄晚餐的輕食文化,一個20元不到的高麗菜煎包,咬下去燙嘴,滿滿是高麗菜的脆口和多汁,僅用一點點芹菜珠,鹽巴和胡椒粉調味,就是當季最美味。
8.高雄市三民區/鹽埕埔碗粿雄:碗粿
純在來米製作的碗粿,透出了一股獨特的風味和絕佳的彈性,藏在碗粿裡面的配料,尤其是豬肉,鮮度跟口感都相當好,冷食熱食都相宜。這家店的魅力,不只於專業做純在來米粉的碗粿,開放式的吧台加高腳轉椅作為內用區,還有老闆娘持壺倒醬與客人間的互動,都加深了老店的在地情感。
9.基隆市仁愛區/素志久碳烤三明治:碳烤三明治
跟基隆人談碳烤三明治,可以談出一整個家族樹狀圖,這家店雖然新,但師出有名,號稱有70年的歷史,碳烤吐司裡夾的豬排,火腿和煎蛋都處理得不錯,有品質有厚度,抹醬中也透出基隆在地的花生味。雖然服務上少了一些溫度,但是我喜歡這家店開在一間舊公寓的1樓,保留了大部分的面積給排隊的人,是店家給消費者的貼心。
10.台北市大同區/無名阿婆油飯:油飯
因為多次撲空,所以才知道延平北路跟迪化街這兩條路有交叉,無名的油飯攤就在這附近,油飯雖然粒粒分明,但是口感柔軟,米香濃冽,而澆在上面的滷肉,肥肉丁雖可見,入口卻化為無形,一碗飯加一碗湯,百元有找,這是台北傳統老社區的價位與滋味,平價又平實的飽足。
● 500碗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bowlsaward
● 500碗2025全台入選小吃Google地圖: https://reurl.cc/gYW9l7
第三屆500碗 THE 500 BOWLS AWARD 2025主辦單位:500輯
首席贊助:永豐金控、永豐銀行
指定用酒:塔木嶺橡木桶玩家
贊助單位:Pubble氣泡飲、丸莊醬油、法大炸雞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三屆500碗評審
最新文章
-
永豐金控、永豐銀行力挺台灣小吃!卡友吃美食再享最高10%回饋
2025/07/20 -
500碗2025/2天吸近2萬人潮!小吃派對市集排翻 全台13家人氣店舖串連
2025/07/20 -
500碗2025/滷肉飯、肉圓達人現身!名廚激推的「10碗滷肉飯」
2025/07/19 -
500碗2025/500碗的美味靈魂 市集玩套圈免費送「丸莊醬油」
2025/07/19 -
永豐首席贊助500碗2025 可刷卡、行動支付「享」刷卡金有感回饋
2025/07/19 -
500碗2025/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小吃是台灣味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5/07/19 -
500碗2025/國際名廚江振誠:小吃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 名單與大眾分享
2025/07/19 -
500碗2025/塔木嶺與珍煮丹合作「夏嶺初雪」 一甜一酸調飲注入微醺
2025/07/19 -
500碗2025/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困惑的時候 小吃給你答案
2025/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