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成就更好的我們】網球之王羅傑.費德勒:從脾氣暴躁到優雅紳士
到了一定層級,運動員能達到何種高度,通常不是由技術,而是心智的蛻變與成長來決定,如何在激情與冷靜之間,找到「中庸之道」是重要課題。
在他的職業生涯剛起步時,費德勒的情緒就像一本敞開的書。他的球拍會一遍又一遍地被甩到空中、飛出球場、砸向球網或地面。我訪問他的時候,他說職業生涯期間大概已摔壞了五十支球拍。
隆格注意到,費德勒一離開瑞士網協,聘請他擔任私人教練之後,態度就有了改善。這種蛻變顯而易見:比賽越重要、球場越大、觀眾越多,費德勒就越不會讓自己把球拍扔到場上,不允許自己情緒失控或叱責自己。而且,他的排名爬得越高,對自己的半場控制得越好,也就越沒有理由生氣。只是在他內心深處,這些情緒還是偶爾會爆發,就是壓抑不住。
另一波低潮發生在二○○一年漢堡的德國網球公開賽上,同時也是一個突破性的轉折事件。那是五月中旬的某周一,在漢堡羅騰巴姆網球中心的紅土賽場上,十歲的費德勒第一輪就輸給了阿根廷選手佛朗科.斯奎拉里(Franco Squillari)。斯奎拉里雖然是不起眼的左撇子,卻是擅長紅土場地的好手。
費德勒在漢堡的失利沒有在網壇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這場比賽是在外圍球場舉行,沒有任何電視攝影機拍攝,觀眾也很少。但比賽過程中費德勒不斷咒罵的舉動,讓現場幾位觀眾搖頭表示不認同。他在第二盤第十局錯失一個破發點,接著以六比三、六比四輸掉比賽,所以情緒整個上來了。剛和斯奎拉里握完手,費德勒就把球拍砸到裁判椅旁邊,「砰、砰、砰,」他形容當時的情景:「我的行為很惡劣,然後還哭了,因為我打得實在太差,整場比賽都糟透了。」
事實證明,這次事件是個轉折點。從那一刻起,他決定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有所改變。「我對自己說:『不能再這樣下去,如果將來十年都這樣打球,我會無法忍受。』從那時候開始,我決定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保持安靜、鎮定和集中精神。」
他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適當的平衡──在朝著自己目標努力的過程中,他經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發現自己過於鎮定、過度安靜,我因此而討厭自己。我打出一記胯下致勝球,或是在離網一公尺遠的地方揮拍扣殺,我卻沒有什麼感覺。」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找尋「中庸之道」,在對抽的時候需要保持火力,在關鍵時刻需要冷若冰霜。
● 本文摘錄自《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作者:雷恩‧史道佛、譯者:陳珮榆、出版社:堡壘文化
運動成就更好的我們
最新文章
-
馬祖酒廠全新力作「島憶老酒」,讓風土與歲月在舌尖綻放
2025/06/27 -
Rofen's × 驚喜製造跨界合作!打造五感沉浸式互動體驗 見證煥新自我
2024/12/27 -
看見太陽就是看見希望 回顧2024年原民產業亮點
2024/12/23 -
年度珍稀威士忌逸品! 慕赫臻選原酒系列 林一峰讚為「宛如藝術品般的酩家極致收藏品」
2024/12/13 -
板橋橘世代升級人生,住的好也要時髦到老
2024/12/06 -
【家樂福35週年】深耕經營堅持用心35年,有你真幸「福」
2024/11/28 -
【家樂福35週年】「樂」購真開心 家樂福永續玩真的!
2024/11/28 -
【家樂福35週年】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歡迎隨時回「家」
2024/11/28 -
Johnnie Walker 藍牌與酩家一同探索「奢境雪宴」,體驗滑雪後的愜意時光
2024/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