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張良吉:55 Timeless琢白 比帝國大廈絕不遜色

2019/03/17 袁世珮

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 記者陳立凱/攝影
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 記者陳立凱/攝影
55 Timeless琢白的白色外觀顯眼。 記者陳立凱/攝影
55 Timeless琢白的白色外觀顯眼。 記者陳立凱/攝影
台北信義區燙金地段,「55 Timeless琢白」昂然獨立,白色的外觀沾染一點陽光的色彩,在各種堂皇富麗的豪宅建築林之中,多一味典雅。

這是大陸建設邀請紐約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麥爾(Richard Meier)合作打造的台北豪宅新地標,「55 Timeless琢白」的名稱更揭示了這棟建築超越時間、追求永恆的企圖心。

「我期許蓋一棟比美帝國大廈、永垂不朽、不會過時的建築。」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說:「100年後,人們仍然認為這是高品質的大樓。」

家的定義

大陸建設在蓋「家」。張良吉為「家」下定義:「要舒適、溫馨、明亮,要有隱密性,在家能自在輕鬆,但同時也要有一部分能對外開放,歡迎親朋好友到訪。」他要帶領大陸建設蓋這樣的房子。

在這個標準下再升級為豪宅,張良吉認為,豪宅的外表要讓外面的人感覺住在其中的人品味夠高;其次是公共設施完善,符合住戶需求;再來就是管理和服務。

當建築設定在全北市、甚至全台最貴的信義區時,張良吉要求的就是「現代感」、「國際感」,鎖定客層也是具國際觀的企業主,以及有留學背景的二、三代族群,「這些人看得懂全世界最好的東西。」

55 Timeless琢白大廳有著藝廊般的品味。 記者陳立凱/攝影
55 Timeless琢白大廳有著藝廊般的品味。 記者陳立凱/攝影

於是,大陸建設在「以世界建築點亮城市」的理念下,「55 Timeless琢白」請美國建築師與抽象藝術家、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紐約白派大師Richard Meier,共同透過當代建築美學,定義家的樣貌。

55 Timeless琢白的美

張良吉說,「55 Timeless琢白」最大的特色,就是交由Richard Meier發揮所長,以白色、transparence(透明)為主,追求purity(純淨)、simplicity(簡約)、whiteness(純白),「這三個要素符合我對住宅的要求。」

如今聳立的55 Timeless琢白,地上31層、地下4層,全案共42戶,公共設施包括一樓的咖啡lounge,還有博物館級的大堂與懸挑櫃台,頂樓有視野絕佳的露天溫水游泳池,也有SPA、宴會廳、piano lounge、健身房等。

內外全由Richard Meier親力規畫,包括他指定的藝術品:Barbara Trautmann「Papillon蝴蝶」、Beili Liu「Canopy蓬冠」、Takeda「Eclipse蝕」、Richard Erdman「Arete美德」、Ben Barrell「生之源」,他本人的「Pericolosamente」也掛在大廳中,成就一棟內外兼美的台北純白地標,也是全球第五座紐約白派超高層住宅。

55 Timeless琢白的門前廣場也置有藝術品。 記者陳立凱/攝影
55 Timeless琢白的門前廣場也置有藝術品。 記者陳立凱/攝影

張良吉坦言,當初也考慮台北的天候,一度對純白的外觀有所保留,但建築師保證不會有任何問題,「只要外牆材料及工法符合他的要求」。

Richard Meier要求鋁板使用汽車的鋼琴烤漆水準,加之每一塊鋁板四周的特殊導水系統,減少灰塵與雨水在表面的停留、降低污染可能。張良吉說:「這是timeless的建築,要求的coating褪色率是在20年不能超過3%,就是20年後和現在沒差多少。」

技術的難

Meier還要求使用德國的超白玻璃,不能有雜質與其他色澤,才能接受自然光,反應光的原色,不會偏藍或偏綠。這也是過去只見於精品專櫃的同級玻璃,在台首次使用在全棟建築玻璃上。成本之高,可以想見。

又因為線條極簡且又全棟建築對線,一旦施工未完全符合要求,線條的差異就無法去遮掩,很容易曝露建築物的缺點,於是包商、材料供應商都必須配合。

例如,55 Timeless琢白的柱子間距是6.3米,Meier黃金切割為3等分,也就是要3片2.1米寬、3.6米高的外牆鋁板,尺寸遠大於一般規格,他認為這樣才是完整的光滑面,才不會看到線條反射出來的錯光,但相對的,鋁板要加厚才能撐住這麼大面積,都不是台灣能供應的原料,於是鋁板來自德國。

瑞士來的橫拉窗,長度2.1米、寬2.7米、窗框直料厚3.5公分,一扇重量是300公斤。台灣一般的鋁框寬度是8-12公分,但Meier要求就是3.5公分,才不會擋到外面的世界。單這個要求,就要苦心去瑞士找到只有一般鋁窗三分之一厚度但能支撐300公斤重的橫拉窗。也克服了。

「55 Timeless琢白」追求視野通透,所有陽台欄杆的玻璃沒有金屬立柱,為安全起見,採用美國天空步道的玻璃SGP膜加工技術,這項工程又是在德國進行的。

在施工過程的1000多天,Richard Meier團隊與大陸建設專注細節,施工品質不容許一公分的誤差,從外牆到室內的材料分割線要求完全對縫,帷幕的烤漆顏色、亮度,石灰華石的原石及板片的選取美學等等,都在在堅持。張良吉說:「這些都是細節,施工很困難。但我們都做好、做完成了。」

當然過程中有「酸甜苦辣」,張良吉笑說:「我們早就知道,與全球最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只有兩個選擇:受他的煎熬,完全達到他的要求;或不達到要求,反正出錢的是業主。但我決定,既然團隊要用Meier,就要盡量配合建築師的要求。」

55 Timeless琢白的頂樓泳池可以遠聎台北101。 圖/大陸建設提供
55 Timeless琢白的頂樓泳池可以遠聎台北101。 圖/大陸建設提供

「這棟房子99%達成了設計師的要求。」那未達到的1%是什麼?張良吉自信大笑:「謙虛。」

他補充:「我們沒那麼大膽說55 Timeless琢白可以比美曼哈頓的帝國大廈,55 Timeless琢白是住宅、量體也比較小。但我認為,信義區裡,沒有一棟住宅大樓可以拿來比較,我們跟全球知名城市的住宅大樓來比,絕對不遜色。」

張董的家

為層峰人士打造頂級住宅,出於張良吉對「家」有深刻的依戀。當年與同為法律系畢業的妻子租在木柵,太太懷孕期間不得不搬家還屋給房東的經驗,讓張良吉決心買房。

他在民國68年貸款35萬元,買下位於興隆路上的65萬、29坪房子,當時小夫妻的月薪合計8300元;然後換屋到天母65坪住宅,再到大直130坪豪宅,如今住到新店青山鎮。

張良吉說,當年儘管房子不大,但他一定要大臥房,才能與剛出生的女兒同處一室。這個原則至今不變,不鎖的大主臥讓孩子可以隨時進來找父母,但他哀怨笑說:「家裡兩個寶貝女兒的房間,小學一年級就上鎖了。」

張良吉工作忙,只要回家就盡量忘掉工作,「東摸摸、西摸摸,聽音樂、種花、看書,最多的時間是半躺在床上。」他要的就是「舒服」的感覺。

即使加班到深夜,也是等回家後再吃晚餐,太太簡單做兩三道菜,他就覺得很足夠了,喜歡美食但不特別講究;不太喝咖啡,偏好啤酒和葡萄酒,喜歡勃根地和納帕的葡萄酒,智利、澳洲也不錯。

張良吉最愛的休閒旅遊,就是與太太每半個月回新社的農舍,太太學鋼琴、唱卡啦OK,他就去田裡當農夫。

此刻,站在千億豪宅建案裡的張良吉,還掛念著因工忙無法回新社照顧的蘿蔔和刈菜,他說:「家對我來說,還是最重要的地方。」而他與大陸建設的任務,就是打造能創造幸福的房子。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張良吉

最新文章

李依錫從業30年來不斷自我投資、成長,讓法朋不只是一家烘焙店。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楊双子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還有想跟社會對話的內容。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渡邊貴義在壽司傳統的架構下加入自己的創意。記者吳致碩/攝影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平路說:「我一直相信文化是個非常好的加法,可以把各種善意加在一起,也只有透過文化...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巴奈想要把「當原住民」的能力活回來。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江欣宜自小就追求美感,相信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宋毅設計品味空間,也能享受品味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雲門50周年,鄭宗龍帶著年輕團隊,以不同的方式,大步走向下一個50年。記者沈昱嘉...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