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育致力台灣美學:不屌的東西,我完全不想做
從鑄鐵跨進建築的勤美集團創業將滿半世紀,第二代何承育擔起這個集團的軟性工程,以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的位置,推動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
何承育從小就對設計有興趣,死讀書不拿手,轉學到只看術科成績的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走對了路,20歲就拿通訊大賽工業設計組全國冠軍,獲新一代設計展全國競賽第二名,畢業後到英國修習品牌和設計管理。
何承育回想在英國那一年半,算是人生的一段長假,憑著一本「London Design Guide」,行事曆裡填滿了全歐州的藝術、文化、設計活動或特色建築,訂出300多個項目,最後走完200多項,吸收了滿滿的養分。
走遍全歐,不是蜻蜓點水、打卡了事,何承育每到一處,會花三天去理解自己喜歡或不喜歡這個城市的原因,會從點、線、面去思考一個城市如何空間利用。
有一次,何承育去了威尼斯雙年展,接著到米蘭看家具展,結束後卻遇到冰島火山灰爆發,航班大亂,他在義大利困了兩個星期,想盡辦法也買不到機票,只好轉飛到佛羅倫斯,每天去查班機。
但意外的旅程有意外的收獲。何承育遇到同樣被困在當地的台灣人,相偕去附近的小鎮,沒有錢,每天閒到帶著紙筆、水壺就出去寫生,如果旅店的早餐能拿,就拿了吃到晚上;或者去看中世紀小鎮,在500年歷史的高塔上吃偷來的麵包。
「也不知道明天要到哪裡,但是你完全焦慮不起來,因為飛機就是不飛。」何承育笑說:「終於可以飛時,還隱約覺得遺憾。」
又有一次,何承育去看卡塞爾文件展,但到慕尼黑預定要參觀的博物館卻休館,酒店櫃檯介紹了兩個葡萄酒小鎮,他又踏上未知旅程,「我乾脆開一個隨機旅行社好了,一切都是驚喜、都是彩蛋。」
在歐洲的經歷,給這20多歲的年輕人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最大的感觸是『生活』這件事。不管是哪一種文化或活動,當地人必須先熱愛、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才能把這事情撐起來、再談輸出。」何承育指出:「我們後來做的事,也都是從生活切入,要讓人先有感受。」
為了這個理想,何承育自接任基金會執行長後,幾乎一周七天都在上班,「不屌的東西我完全不想做,做下去就要做好。」
以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旁的真書軒為例,賣著平價的咖啡、精選的出版品,書軒還支持年輕藝術家,展售設計系或美術系學生作品,也讓來這裡的消費者看到台灣年輕藝術家的實力。
或者曾經是「百戰百勝」錄影場地的香格里拉樂園廢棄後,經何承育與夥伴發想、改造,變成了勤美學山那村,以高級露營區的形式傳達職人精神、自然永續與生活哲學。
像當年走遍歐洲吸收養分,如今的何承育運籌著年度千萬元預算和10多名夥伴,「黑手家族」的么兒,「管區」一度是從台北的真書軒、苗栗勤美學山那村到台中勤美術館,一天內跑三個點,也在發散著他對台灣生活美學的想法。
最新文章
【優人物】穿梭山林二十年 為台灣黑熊點亮前路 「黑熊媽媽」黃美秀
2023/01/15【優人物】吃真食物 過綠生活 打造有機環保人生的何奕佳
2023/01/08【優人物】本事空間製作所 翻轉「詹記」顛覆刻板 為建築嵌入時代感
2023/01/01【優人物】巨星轉身變作家 青霞體行走文壇|林青霞 豁達瀟灑的第二人生
2022/12/25【優人物】法國餐飲界傳奇降臨台北 尚馮索.皮耶 Jean-François Piège:做菜就是取悅客人也取悅自己
2022/12/18【優人物】推到極致 傳承下去 鄭畬軒的巧克力情緣
2022/12/11【優人物】浪漫想像 理性策展 羅健毓 隱身「宜東文化」為眾人敞藝術之門
2022/11/27【優人物】恰似你的溫柔唱8萬次 美麗人聲裡的幸福人生 蔡琴
2022/11/20【優人物】一針一線縫住時光 皆川明 讓時尚貼近恆久
2022/11/13【優人物】大俠來過 留下典範 紀錄片致敬武俠片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
2022/11/06【優人物】不只是五月天演唱會 周佑洋 讓「必應創造」寫下更多奇蹟
2022/10/30【優人物】在寂寞的創作路上 郭強生以寫作成全自己
2022/10/23【優人物】勾勒孤寂裡的豁然 江賢二 要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22/10/16【優人物】曾對世界發出無數問號 在最好時光裡不惑的安溥
2022/10/09【優人物】打造台北市立美術館新氣象 不走傳統路的藝術家 王俊傑
2022/09/18國際名廚 江振誠 X 小小廚神 Liya 從巷弄到Fine Dining 重返廚藝初心與原點
2022/09/11【優人物】藍祖蔚 乘著台灣電影發展的節氣 找回電影裡的時代記憶
2022/09/04【優質系】揉合草根與精緻 鄒駿昇 畫出黑暗裡的明亮
2022/08/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