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潮流】本事空間製作所謝欣曄的設計思索:歷史感,在地性,對時間的迷戀
若談論台北的麻辣火鍋名店,詹記絕對是一個難以被忽略的名字。除了屹立不搖的新莊老店,這一年在社群媒體以復古感和趣味度搶盡風頭的,絕對要屬成立於2018年秋天、由第二代詹巽智主導的敦南店,甫開幕就成為城市內的火紅熱點。這個內裝以復古為基調、處處是巧思亮點的空間,是近年同樣炙手可熱的「本事空間製作所」打造,本事由畢業於逢甲建築系的洪和培創立,另一位靈魂人物、畢業於東海建築系的謝欣曄在兩、三年後正式加入。
謝欣曄從來不掩飾自己對於老東西的喜愛以及對於經典的追求,在詹記敦南店之外,位於台南的日本料理「十平」和風格小吃店「糯夫米糕」也都成為他和夥伴被辨識的方式。「我希望做出不退流行,即使當下不在風潮上,有朝一日也會回歸舞台的設計。」人稱小又的謝欣曄表示,之所以會鍾情復古,和他選擇去台南工作有著絕對密切的關聯。
在古都發現深厚歷史 重視基地散發的線索
宜蘭出生的小又,由於父親是台中人,小時候多半在台中生活。即使後來讀了東海建築系,課堂上介紹傳統三合院建築、日本神社及希臘神殿構造,但年輕的他都沒有太大感覺,直至到了台南工作後,才驚覺整座城市實在留下太多歷史的痕跡。明清朝、日治、戰後⋯⋯像是當頭一棒,他這才真正意識到原來這塊土地的歷史如此複雜。「對我來說複雜就代表有趣,以前大家都在問台灣的風格是什麼,混搭就是我看到的答案。」
本事經手的案件散落台北、台中、台南各城市,小又總笑稱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追不上學長和培的腳步,但對他來說,無論執行什麼類型的案件,注重基地位處的城市散發的自然紋理都是關鍵所在。「台北台中是相當現代化的城市,對比能給設計端很多線索的台南,打造出滿意作品的難度相對更高。」小又相信設計就是服務業,滿足業主需求是最重要的任務,很多時候不能只想著成就自己,在既定介面上玩出不一樣的排列組合,已經是他們的成就感來源。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得以看到如同詹記這樣雜揉過去和現代的混搭台風,以及小又和夥伴在那些充滿歷史風華的台南老屋裡,一次次的設計實驗。
復古風潮回應記憶追溯 掌握史論地域才是好設計
怎麼看待復古永遠會反覆站上舞台的風潮?「屬於共同回憶的東西本來就容易引起共鳴,你會願意在心中或用行動呼應,代表這件事對你來說是經典。」之於小又的專業領域而言,總統府就是完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建築;大稻埕會再度翻紅、LEVI'S每隔一陣子就會從衣櫃深處被挖出,都是源自一種對於經典的嚮往。每個年代對於復古的定義都不同,我們現在判定的新潮,十年後看來也是一種古。而大眾文化的推波助瀾也會帶來顯著影響,許多年輕人是看了《怪奇物語》後,才對80年代產生極大興趣;或是無意間發現木村拓哉主演的《美麗人生》,開始對各種當時由日本裏原宿竄起的衣著單品充滿熱情。
重視在地性是這幾年各設計領域接連舉起的大旗,然而這樣的追求會不會成為一種包袱?「坦白說,如果主事者的美感不到位,或對歷史的掌握非常淺薄的話,的確有可能淪於形式的追求。」在小又看來,當建築的尺度越大,對於這個城市的責任就越大。他不諱言太多跨國競圖案都缺乏保留當地的歷史感,這也是他非常欣賞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中國建築師李曉東以及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等人的原因,除了他們善用在地素材、對於史論的追溯精準到位,不流於追求打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印記,就是小又心中的好設計。
形隨機能仍然是原則 最為迷戀時間的痕跡
位於台南忠義路巷弄內的十平,是另一處讓小又這個老靈魂頭痛失眠的空間案例,「這是我目前做過設計密度最高的案子,因為坪數小,你得捨棄的事情太多,選擇不做也是一種設計。」狹長型的空間裡,配合十平的日式丼飯和炸物飲品等販售項目延伸的設備需求,光是工具全攤出來,能發揮的面積範圍實在很小,但正回應到他的排列組合理論,形隨機能是唯一解法。在設計感和實用性環環相扣之下,最後同樣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我不敢說本事出品的案子完全沒有裝飾性的物件,但許多年輕業主口袋不深,只為了追求好看就狂撒預算我自己實在過不去。」
小又認為自己之所以這麼喜歡老東西,多少受到鳥飛古物店老闆葉家宏的影響,「他常說許多老物件上的瑕疵和污漬是無法被仿舊出來的,都是經過經年累月的使用才是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回歸到空間設計專業上,也讓他更加習慣選用會隨著時間老化的材料,像是黃銅;改造老房子時也會選擇只把結構行為修理好,像是木頭大門,但避免重新上漆使其煥然一新。在小又身上,復古不只是一件追求風格的外衣,更接近單純喜歡老東西的心意,以及崇尚經典的永恆追求。
最新文章
【優人物】「悲情城市」背後的故事/出品人邱復生:帶台灣電影上國際
2023/03/19【優人物】從遠流到華山 王榮文 為興趣做事 打造流傳萬世的創意江湖
2023/03/12【優人物】釀出金牌埔桃酒 陳千浩 讓台灣地酒重返榮耀
2023/02/26【優人物】從作家、主持人到藝術家 蔡康永:只為帶給人感動
2023/02/18【優人物】餐桌上的人類學 莊祖宜願作飲食文化傳譯人
2023/02/05【優人物】穿梭山林二十年 為台灣黑熊點亮前路 「黑熊媽媽」黃美秀
2023/01/15【優人物】吃真食物 過綠生活 打造有機環保人生的何奕佳
2023/01/08【優人物】本事空間製作所 翻轉「詹記」顛覆刻板 為建築嵌入時代感
2023/01/01【優人物】巨星轉身變作家 青霞體行走文壇|林青霞 豁達瀟灑的第二人生
2022/12/25【優人物】法國餐飲界傳奇降臨台北 尚馮索.皮耶 Jean-François Piège:做菜就是取悅客人也取悅自己
2022/12/18【優人物】推到極致 傳承下去 鄭畬軒的巧克力情緣
2022/12/11【優人物】浪漫想像 理性策展 羅健毓 隱身「宜東文化」為眾人敞藝術之門
2022/11/27【優人物】恰似你的溫柔唱8萬次 美麗人聲裡的幸福人生 蔡琴
2022/11/20【優人物】一針一線縫住時光 皆川明 讓時尚貼近恆久
2022/11/13【優人物】大俠來過 留下典範 紀錄片致敬武俠片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
2022/11/06【優人物】不只是五月天演唱會 周佑洋 讓「必應創造」寫下更多奇蹟
2022/10/30【優人物】在寂寞的創作路上 郭強生以寫作成全自己
2022/10/23【優人物】勾勒孤寂裡的豁然 江賢二 要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22/10/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