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旅德台灣人生活,開始學習製作家鄉食物
德國從2020年12月開始封城,政府明定,所有的餐廳、咖啡館都不得內用僅能外帶,娛樂場所如百貨公司、酒吧、商店等更是無法營業,在柏林的生活從原先的多元有趣,成為目的十足的單向線,工作──回家、採買──回家、運動──回家,不用社交,不需通勤,沒有表演可看,身邊許多德國朋友都說,疫情之後最大的改變是,時間變多,生活也變得更有規律。
民眾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家,在柏林,超過半數的人都改為在家工作,學校也同步調整為即時的線上授課,不用到校,地點選擇自由,年輕人會趁著好天氣,邊聽老師上課,邊在陽台曬日光浴吃早餐,透過電腦螢幕傳送,老師講課時看到學生身處不同的背景中,成為疫情日常。
在家的時間多了,三餐自然自己做飯,歐洲因外食昂貴,在家烹調的風氣原就比台灣興盛,疫情之後自炊的比例更高了,帶動網路烹飪自學風潮,Sallys Welt、Einfach Backen、CALLEkocht-Grandma’s Recipes都是因疫情崛起的youtube指標頻道。
食材採買的地點也發生了變化,柏林人有很強的生態環保意識(當地因生態理由吃素的比例極高),過往我喜歡到農夫市集或土耳其市集採買新鮮蔬果與香料,疫情發生後,市集全數關閉(現已慢慢開放),僅剩超級市場,去年Covid-19剛發生時,大家還會到超市搶購食品,現也回歸基本面,頻繁的自炊反映到超級市場的貨架上,義大利麵、馬鈴薯、麵粉等主食都賣得比過往更好。
在德國的台灣人社群也呈現出有意思的樣貌,少了社交與通勤,多出來的時間在餵飽自己之餘,也開始分享,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在社團裡販賣自己做的蛋黃酥、蘿蔔糕、鳳梨酥、肉包、香腸等,今年農曆年,我還特別在大雪紛飛之際,從東柏林坐一小時車程到西柏林,只為買一顆發糕,還得到一句「新年快樂」的祝福,而這也是我到柏林兩年多來,第一次網購台灣食物。
所有咖啡館都僅能外帶無法內用,在家手沖、膠囊咖啡成為必須,或索性買杯咖啡到公園散步。我從前因為食材取得方便,在家常煮義大利麵、煎牛排等簡易的西式料理,疫情後則多出興味來做飯,這幾個月開始頻繁做中菜,在歐洲買麵粉容易,便跟母親視訊,請她教學擀皮包餃子。聽聞台灣美食家朋友徐仲說,柏林有日本人的自釀醬油,還特別跑去買了一黑一白兩瓶醬油回來,種種過去因忙碌而捨不得花的時間,如今都因長期在家工作,成為讓生活不無聊的養分。
一場疫情,把時間與生活的重要順序重新安排,德國人基本上很守本分,三月開始已有部分店家開放營業,規定每平方公尺可容納的顧客數,部分如駕訓班等需近身服務的業態則需每日快篩證明。書店、花店、餐廳的露天飲食也已開放,我一邊在家做飯一邊期待著柏林能如台灣般,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不過,經此一疫,面對生活的表情一定不同了。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全球百大咖啡丹麥La Cabra 5/9-11快閃台北iliya!冠軍咖啡師來台現場沖煮
2025/05/08 -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擴大版圖 納入新北、新竹
2025/05/07 -
星巴克大溪公園門市!隱身於歷史建築間的森林咖啡館
2025/05/07 -
「SALT&STONE」料理各形各味極盡精彩 還有強到沒對手的胡桃派
2025/05/06 -
台北101頂級鍋物:被譽為「火鍋界愛馬仕」的食令shabu
2025/05/06 -
曼谷人氣香氛品牌copenn.海外首展!跨國團隊共同打造最具詩意的消費體驗
2025/05/03 -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名單公布 文化百頁市集周末開箱中
2025/05/03 -
雪莉控必收!坦杜Tamdhu 雪莉時光雙璧系列43年、21年高年份威士忌亮相
2025/05/02 -
全球徵件開跑!2025台北101【台灣好好玩】國際繪畫比賽熱烈登場
2025/04/30 -
鳴日號米其林饗宴!獨家限定料理4/30開賣、7月啟航
2025/04/30 -
小眾香水愛好者必敗!L'Artisan Parfumeur阿蒂仙之香「秘境植物園系列」
2025/04/30 -
臺虎「剽悍妹酒」 再添俏皮新成員 「柚香啾啾葡萄柚啤酒」微醺浪漫加味蕾刺激
2025/04/29 -
澳式早午餐The Antipodean二度攜手名廚Brendan Pang推出全新菜色
2025/04/28 -
嘉義「夜計畫通り」5/9、5/10開市!40攤市集、講座、貓咪瑜伽一次感受
2025/04/28 -
東京江戶前壽司「鮨 大手門」!虹夕諾雅首間餐廳大手町3/10開幕
2025/04/25 -
LOEWE香氛體驗店Diamond Tower開張!收藏一份有香味的藝術品
2025/04/22 -
「RE:PPP LAB 叁數植造所」展覽登場!一睹3D列印盆器、植栽燈具設計風景
2025/04/22 -
Ying C. 陳穎/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2025/04/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