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賀銘專欄/聲塵】根植於舞場文化的聲光藝術:克里斯多佛・包德的柏林個展《DARK MATTER》

2021/07/28 謝賀銘

展覽《DEEP WEB》 ©Ralph Larmann
展覽《DEEP WEB》 ©Ralph Larmann

在我目前大約可以畫出五道斜槓的人生中,有項特別的任務,簡單來說叫做「打燈」。但出手的燈光,並非聚焦或投映在舞台上,而是直入漆黑中人群所在之處。每道光束、每次閃爍、每回色度的變幻,都必須跟緊節拍起伏、契合音樂性,藉此引導空間中眾人身體的律動。

每當站在燈控台,俯視熱舞的群眾,或是換個角度走進舞池中仰望,我總意識到:在這裡,燈光必須是「活」的,聲響才能喚起整體性的感官體驗。一個空間裡,再厚實的電子音樂重拍,若沒有燈光的持續誘發,也難以轉換為數小時的集體舞動。

當前炙手可熱的德國跨媒體藝術家克里斯多佛・包德(Christopher Bauder),也有著在舞場裡即時連結聲與光的經驗。90年代中期,統一後的柏林成為銳舞文化(rave culture)的首府之一。包德在此時來到了柏林藝術大學攻讀數位媒體,而Techno音樂,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他求學時期的生活重心。

藝術家Christopher Bauder ©WHITEvoid
藝術家Christopher Bauder ©WHITEvoid

展覽《SKALAR》 ©米特一姐
展覽《SKALAR》 ©米特一姐

那時包德身旁的同學們,要不是在派對裡當DJ、就是在派對裡當VJ,然而派對裡吸引他的,不僅僅是Techno音樂節拍的反覆重擊,而是舞池裡由煙機捲起的霧與霾、由燈光織綜的線與面。於是他開始跟隨同學,在舞場裡操控燈光,爾後更進一步為派對打造視覺意象,運用大型投影以及新開發的VJ軟體,將聲與光共同築起的沉浸式體驗帶進舞池。

也因此與當前其他聲光藝術家相較,包德的作品底蘊,更明顯來自於派對裡的身體性與感官刺激。正因為包德深諳聲響與燈光加乘起的浩大動能,當他開始創造自己的跨媒體裝置藝術時,他所著眼的,便是電子聲響能如何與燈光動態裝置緊密互動。

作品《DEEP WEB》 ©Ralph Larmann
作品《DEEP WEB》 ©Ralph Larmann

展覽《SKALAR》 ©米特一姐
展覽《SKALAR》 ©米特一姐

在展出的四個城市共累積了16萬參觀人次的作品《DEEP WEB》中,包德便藉由電腦程式編程,讓雷射光束裝置以及隨著聲響升降的光球,幻化出黑暗空間裡的巨型光網。而擔任該作品聲音設計的,是當年與包德一樣愛「跑趴」的羅伯漢克(Robert Henke)。漢克同時也是革命性數位音樂工作站「Ableton」的創建人之一,但他為《DEEP WEB》所設計的多聲道配樂,其實也不能被稱作是「配」樂,而是分秒導引著光影同步變動的部份主體。聲與光的彼此觸發與不可割離,便在此完美呈現。

展覽《DARK MATTER》 ©米特一姐
展覽《DARK MATTER》 ©米特一姐

展覽《DARK MATTER》 ©Ralph Larmann
展覽《DARK MATTER》 ©Ralph Larmann

在柏林的藝文活動深受疫情擾動的這段期間,現正舉行中的包德回顧展《DARK MATTER》,是該城市率先重啟的大型藝術展覽其一。有趣的是,遙應了90年代攻佔廢墟與空屋而起的銳舞派對,《DARK MATTER》選在了位於柏林較為邊陲地帶的舊工業建築中舉辦。七個區塊裡隨著電子聲響旋舞的光之雕塑,除了延展當代藝術中音像(audio-visual)作品的動力(kinetic)面向以及其與設計的交界,更讓音像作品可能過於數據化的呈現,透過舞場的感知既視,蛻演為衝擊參訪者內在的獨特體驗——彷彿空間裡的所有,已和自己合而為一。

包德的作品底蘊明顯來自於派對裡的身體性與感官刺激。 ©Josue Casasola
包德的作品底蘊明顯來自於派對裡的身體性與感官刺激。 ©Josue Casasola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謝賀銘專欄/聲塵】是樂迷,更是閱迷:紙本音樂雜誌的重現

【謝賀銘專欄/聲塵】疫情時代,獨立電台再起:集結創作者發聲的Refuge Worldwide

謝賀銘

【謝賀銘專欄 / 聲塵】給全世界樂迷的線上秘境:「Arte Concert」的音樂現場串流

【謝賀銘專欄 / 聲塵】給全世界樂迷的線上秘境:「Arte Concert」的音樂現場串流

2020/11/30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2020/07/14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2020/08/31

最新文章

teamLab進駐京都!Klook獨家開賣「teamLab Biovortex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於6月27日至...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Cal pep店內人氣鼎沸。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TFAM年度個展」於8月9日至11月16日在北美館3樓...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左)藝術家周邊,印花T恤、(右)OKI在...

專訪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以螢光塗鴉疊出熱愛的霓虹

2025/08/07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寧文個展《寧好!》,用自拍影像與AI生成對話,以幽默拆解數位時代...

藝術家寧文個展《寧好!》伊日藝術計劃登場!一探AI語言與性別身份圖景

2025/08/07
香港導演杜琪峯來台參加在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的電影首映。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杜氏電影風格獨具 杜琪峯:現在拍片變自私 不再以票房作為創作依據

2025/08/06
《左撇子女孩》的故事從蔡淑臻飾演的媽媽帶領兩個女兒從鄉下搬到台北開始。 圖/光年...

《左撇子女孩》入選多倫多影展、台灣10/31上映!真實呈現台灣夜市人生

2025/08/0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