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行旅、早春圖、萬壑松風:故宮三寶10年一聚 看山水細微處
提到故宮三寶,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翠玉白菜、肉形石與毛公鼎。對藝術史學者來說,真正的故宮三寶是北宋三件山水畫—范寬的「谿山行旅」、郭熙的「早春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這三幅畫從一九五○年代便享有「鎮院三寶」美譽,也在二○一二年一起被公告為國寶級古物。
「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特展昨起於故宮北院展出到十一月十六日,這是三寶相隔十年再度合體。
范寬、郭熙、李唐為宋代山水畫壇上舉足輕重的三大家,其筆墨技法、山水造境的意趣廣為後世所援引,是歷代畫家學習取法的重要典型,粉絲遍及皇室、文人雅士,至今影響不輟。
故宮副研究員何炎泉說,這三幅畫是北宋「巨碑式」山水畫典範,畫家追求真實感,卻並非是模仿現實的真實感;而是通過對自然的靜觀與體悟,重新組織凝聚而成的理想山水。西方畫一直到印象派,才發展出這種追求「真正的真實」、而非外形的真實的概念,中國早了八百多年。
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被稱為「中國畫的蒙娜麗莎」;它也如同達文西的蒙娜麗莎隱藏了密碼。何炎泉說,范寬把自己的簽名,巧妙地藏身在驢隊後方的樹隙之間,一千年來都沒被發現。
一直到一九五八年八月五日,一名技工牛性群發現畫中有字,找故宮副院長李霖燦來看,兩人共同發現「范寬」兩字名款的位置,破解了「谿山行旅」的密碼。
三件國寶年代近千年,許多細節不易觀看。相較於十年前的展出,此次故宮特地將另闢一展區,用影片或裝置詳細介紹畫中細節。如局部放大郭熙「早春圖」中的十三個人物,包括趕在主人前衝回家的可愛小狗,讓民眾驚嘆,畫家可以在這麼小的空間之中,細緻畫出人間百態。故宮還特地在入口樓梯旁的牆上貼上一隻隻從「谿山行旅」畫中跳出來的驢子,充滿童趣。
此外,故宮也闢室選展受三家風格影響的九幅繪畫,時代橫跨元代到民國,包括溥心畬的「古道斜陽」,讓民眾了解這三幅畫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最新文章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