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們攀登中】攀登選手李虹瑩:我不會把墜落定義為失敗,它只是一個歷程

2021/11/10 陳婕寧

「通常我不會把墜落定義為失敗,如果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想法或進步動能的時候,它就只是一個歷程。」現年36歲的攀岩國手李虹瑩,相較於其他選手算是相對晚接觸到這項運動,19歲在大學加入攀岩社,第二個月就參與大專盃賽事,只因為她迫切地追求進步,渴望想要吸收更多實戰經驗值,至此之後便儘可能的不缺席任何台灣賽事。

李虹瑩|為台灣首位登上亞運的攀岩國手,於2006-2018年全國年度總積分達成13連霸,為國內攀岩運動的指標選手。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為台灣首位登上亞運的攀岩國手,於2006-2018年全國年度總積分達成13連霸,為國內攀岩運動的指標選手。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直至2006年的高雄亞錦賽看見同期的日本選手野口啓代及韓國選手Jain Kim的表現,才知道原來攀岩可以被演繹到如此極致,尤其是女性選手在攀岩能力的表現上也相當傑出,誘發她更想透過攀岩競技比賽高效率的精進自己。

其實她最初是先接觸跆拳道這項競技運動,深受學長朱木炎影響,時常聽教練提及學長的成功是源自於正常的作息規律以及高度的自我要求,這份專業運動員的意識與觀念也就此深植於她的心中。

那幾年,李虹瑩頻繁地出現在全台僅有的「蘭州街岩場」,她充滿衝勁以及成為競技選手的企圖心,一個禮拜去三天,獨自不斷訓練著。她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訓練的人,因此我們亦實際捕捉李虹瑩在岩館的訓練過程——在暖身階段運用滾筒進行大面積筋膜熱身,以動態伸展打開身體活動度,再上牆紮實地從VB級數開始進行熱身,在大手點進行身體的旋轉拉伸等,才進到主要訓練課表。

李虹瑩以動態伸展打開身體活動度。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以動態伸展打開身體活動度。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將墜落視為必經的歷程。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將墜落視為必經的歷程。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通常她會先設定自我的訓練重點,將攀岩如重量訓練一般,以組數、組間進行規劃,反覆在每一項動作中追求更細膩流暢地攀爬。攤開她抱石隨身攜帶的包包,裡面有自己準備的食物與運動營養補給,包含水煮蛋、手工製作的五穀雜糧麵包、水果,以及電解質液、胺基酸 BCAA、高蛋白等。才發現那些持續追求進步的初衷,確實已經化為自律且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微小實踐了。

身為台灣頂尖的攀登選手,李虹瑩當然經歷不同的階段和起伏,而不變的是攀爬中的眼神,可看見她依舊熱愛著攀岩且享受於其中。最後問了她,是否可以送一段話給剛入門的攀登者,李虹瑩鼓勵大家勇敢做自己,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掉下來是很正常的,即便你成功完攀,還是要回到地面上,所以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李虹瑩的包包裡有自己準備的食物與運動營養補給,包含水煮蛋、手工製作的五穀雜糧麵包、水果,以及電解質液、胺基酸 BCAA、高蛋白等。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的包包裡有自己準備的食物與運動營養補給,包含水煮蛋、手工製作的五穀雜糧麵包、水果,以及電解質液、胺基酸 BCAA、高蛋白等。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經歷不同的階段和起伏,而不變的是攀爬中的眼神,可看見她依舊熱愛著攀岩且享受於其中。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李虹瑩經歷不同的階段和起伏,而不變的是攀爬中的眼神,可看見她依舊熱愛著攀岩且享受於其中。 圖/簡子鑫攝影、場地協力/小岩館內湖店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我們攀登中】定線員Marco:用身體做設計,創造安全又冒險的路線

【我們攀登中】攀登教會林秀儒的事:就算墜落,反覆嘗試,無所畏懼

【我們攀登中】運用設計方法,讓更多人愛上攀登:專訪抱石俱樂部

我們攀登中

【我們攀登中】宋爸和信宏教練:在岩館工作,讓大人小孩感受攀岩的快樂

【我們攀登中】宋爸和信宏教練:在岩館工作,讓大人小孩感受攀岩的快樂

2021/11/12
【我們攀登中】定線員Marco:用身體做設計,創造安全又冒險的路線

【我們攀登中】定線員Marco:用身體做設計,創造安全又冒險的路線

2021/11/12
【我們攀登中】運用設計方法,讓更多人愛上攀登:專訪抱石俱樂部

【我們攀登中】運用設計方法,讓更多人愛上攀登:專訪抱石俱樂部

2021/11/12

最新文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 打造一場跨域的表演藝術盛會

2025/11/20
「山之所藏」女性藝術聯展於2025年12 月 6 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安卓...

菲律賓女性藝術家聯展《山之所藏》12月登場!以山為靈感重構創作語言

2025/11/20
2024年「靈動的目光」於臺灣燈會展出,製作團隊親訪多位傳統工藝匠師,將這些在地...

2025「靈動的目光」光雕再現南美館,綻放最臺南的文化能量

2025/11/20
許瑞奇提前兩年便開始做《好孩子》的角色功課,他不僅成為阿真的臨時司機,陪她跑場與...

《好孩子》真實故事改編真情感動金馬影展 許瑞奇成金馬影帝黑馬

2025/11/20
劇場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 。©TPAC Photo b...

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從劇場微觀世界的真實

2025/11/19
奇美博物館明年1月29日起全新推出VR沉浸式體驗《消失的法老》(The Hori...

奇美博物館全新VR體驗《消失的法老》明年1月登場!讓人一秒置身古埃及

2025/11/18
《大海浮夢》劇照,夏曼. 藍波安(右)帶著兒子造船。圖/目宿媒體提供

紀錄片《大海浮夢》 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創作的達悟詩篇

2025/11/18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圖|奈良美智特展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

2025/11/18
從文藝復興走入當代未來!高美館年度大展《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展出中。
 圖/...

高美館《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三大展區、近70件作品呈現「新文藝復興」

2025/11/1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