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登場!10件藝術作品、16場文史走讀,走遍鹿港文武廟、龍山寺、意樓等歷史場域

2022/07/04 沈佩臻

「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自即日起至7月24日於鹿港各地登場。 圖/原物創意提供
「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自即日起至7月24日於鹿港各地登場。 圖/原物創意提供

迎接建縣300年,彰化縣政府自當代藝術切入慶祝週年,舉辦「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齊聚台灣藝術家范承宗、墨西哥籍藝術家Lua Rivera、日本籍藝術家宮城有加等國內外藝術家,融入地方歷史場域、地景風貌,創作出10組當代藝術作品、空間裝置,觀眾可搭配「彰開藝境」Google Maps導覽地圖走訪;此外,還有一系列藝術工作坊、街區走讀等體驗活動,活動自即日起至7月24日。

10座藝術裝置

01 范承宗|作品〈遊戲〉|鹿港文武廟

在擁有216年歷史的鹿港文武廟,藝術家范承宗運用上千支竹子搭建起一座巨大的戲台裝置,

他聚焦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集體記憶——傳統竹棚戲台,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竹構劇場方法。這座戲台在日間是一座歡迎人們入內乘涼休憩的所在,包容著各個時刻的光影,入夜後華燈初上,則成為夜裡璀璨亮眼的存在。

范承宗,〈遊戲〉,竹、木、烤漆鐵件、LED燈具,1300x900x45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范承宗,〈遊戲〉,竹、木、烤漆鐵件、LED燈具,1300x900x45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02 成若涵|作品〈鹿港,好!〉|鹿港龍山寺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過往親自走訪鹿港龍山寺,藉由金屬雕刻的藝術形式,重新詮釋人們容易忽略卻如此珍貴的圖騰密碼,因此帶著鹿港國中美術班的同學一起共創作品〈鹿港,好!〉,藉由互動籤筒,讓民眾與遊客遊歷一場龍山寺的美學與建築典故導覽;透過一正一反的筊杯設計,直截了當以「聖杯」傳遞鹿港是個好地方。

成若涵,〈鹿港,好!〉,金屬、LED燈,400x200x3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成若涵,〈鹿港,好!〉,金屬、LED燈,400x200x3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成若涵,〈鹿港,好!〉,金屬、LED燈,400x200x3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成若涵,〈鹿港,好!〉,金屬、LED燈,400x200x3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03 Lua Rivera|作品〈水神〉|舊鹿港溪水岸

視覺藝術家Lua Rivera的作品經常包含自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融入當代人的敘事方式,在公共空間創作不少大型裝置,邀請人們進入作品中體驗探索。Lua Rivera認為,在自然宗教中,水是人類靈魂在相互關係中的伴侶,而帶有河岸靈魂意義的〈水神〉是所有元素之間生命與和諧的守護者,既來自原生的動植物,亦表現出毗鄰河中動物的形狀。使用回收藍布製作而成的〈水神〉,在此作為一種「流動」的比喻,不斷流淌於思想中。

Lua Rivera,〈水神〉,布料、鋼筋、油漆、LED燈,600cm(L)x 1000cm(W)x 200cm(H),200cm(L)x 50cm(W)x 150cm(H)。
 圖/原物創意提供
Lua Rivera,〈水神〉,布料、鋼筋、油漆、LED燈,600cm(L)x 1000cm(W)x 200cm(H),200cm(L)x 50cm(W)x 150cm(H)。 圖/原物創意提供

Lua Rivera,〈水神〉,布料、鋼筋、油漆、LED燈,600cm(L)x 1000cm(W)x 200cm(H),200cm(L)x 50cm(W)x 150cm(H)。
 圖/原物創意提供
Lua Rivera,〈水神〉,布料、鋼筋、油漆、LED燈,600cm(L)x 1000cm(W)x 200cm(H),200cm(L)x 50cm(W)x 150cm(H)。 圖/原物創意提供

04 考工記工作室|作品〈魯班月〉|鹿港意樓

創作靈感汲取自千年歷史的三軸組合積木「魯班鎖」,考工記工作室創辦人范承宗透過數位參數化建模軟體進行運算,產生外圍密集至中央逐漸空透,且由實漸變到虛的圓形立體雕塑。入夜後它將亮起溫暖的光線,成為鹿港老街牆上一輪圓滿傳統工藝智慧與現代數位科技的明月。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木、烤漆鐵件、LED燈具,200x200x4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木、烤漆鐵件、LED燈具,200x200x4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木、烤漆鐵件、LED燈具,200x200x4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木、烤漆鐵件、LED燈具,200x200x4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05 王振瑋|作品〈湧流〉|和興青創基地

以傳統建築屋瓦下的輔助材料「瓦押條」抽離變身成為創作材料的媒材應用,作品的姿態意喻青創基地的產生,仿若在鹿港這傳統場域裡再次注入了活水般源源不絕的給力,形色間也如想法創意般的紛飛,直撲而來。

王振瑋,〈湧流〉,瓦押條、壓克力顏料、鐵,800x200x65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王振瑋,〈湧流〉,瓦押條、壓克力顏料、鐵,800x200x65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06 賴彥勳|作品〈不材之木〉|十宜樓

藝術家賴彥勳以「櫟社」命名時所取的櫟木、台灣欒樹為創作主體,九根櫟木象徵櫟社創社之九人。標題來自其社名用意「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雖自稱是無商業價值,難以製材的欒樹,但卻彼此砥礪,堅持各種文化運動,如同廉材削尖,不但是朝向當權者的利矢,也是傳遞歷史文化的信箭。

賴彥勳,〈不材之木〉,台灣欒樹,品規模可依場地調整(約略400*200*500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賴彥勳,〈不材之木〉,台灣欒樹,品規模可依場地調整(約略400*200*500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07 宮城有加 Miyagi Yuka|作品〈蛙港神社〉|鹿港鶴棲別墅

宮城有加想像著18、19世紀台灣商業港口之一鹿港的繁榮輝煌,而隨商船南來北往的不只是民生物資和舶來品,乘風破浪而來的還有各種寄居在貨櫃夾縫間的細小動物們,如同旅人到了新天地需要拜碼頭、安神明,或許在當時也有一個小地方是供這些跟著鹹水的「朋友」們下船休息,向神明報到的地方,就會看見這些青蛙、壁虎們,下了船後,到市區買了最負盛名的糕餅,提著來向神明拜平安,祈求旅途順利,這樣隱藏於市井的景色。

宮城有加 Miyagi Yuka,〈蛙港神社〉,陶瓷、木材,作品規模依場地而定。 圖/原物創意提供
宮城有加 Miyagi Yuka,〈蛙港神社〉,陶瓷、木材,作品規模依場地而定。 圖/原物創意提供

宮城有加 Miyagi Yuka,〈蛙港神社〉,陶瓷、木材,作品規模依場地而定。 圖/原物創意提供
宮城有加 Miyagi Yuka,〈蛙港神社〉,陶瓷、木材,作品規模依場地而定。 圖/原物創意提供

08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作品〈無限陣列=[]〉|桂花巷藝術村公園三路旁

擅長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藝術創作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總監胡縉祥,以現代視角遙想過去曾是繁忙港口的鹿港,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風景,無形的時間分分秒秒穿越,就像無止境的隧道,倏地經過面前,卻又像風擦身而過。他聯想到工業革命後的我們不斷與時間賽跑,藝術品也在快速演進下能以NFT現身世人眼前,幾乎以肯定句對人們說著「請跟上腳步」。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互動程式、電腦、喇叭、推桿馬達、控制器、發光二極體、壓克力、鐵,每個單元120x120公分/共12個單元。 圖/原物創意提供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互動程式、電腦、喇叭、推桿馬達、控制器、發光二極體、壓克力、鐵,每個單元120x120公分/共12個單元。 圖/原物創意提供

在時間洪流為背景之下,胡縉祥透過數位信號處理過去記憶中的畫面並簡化為光點,轉化、重塑成一個個虛擬空間、數位景觀,緩慢的在盒中流動。他想運用聲音與光線,帶著觀者回到過往的時光,在白天裡,作品隨著機器的搖擺搭配光影,如同回到百年前灣岸邊,迎接夜晚,將搭配燈光成為炫目音樂,成謂舊時岸邊工人們歡唱的場景。在人們真實情感疏離的現在,期待創造一個能夠安靜的所在,也是一段和自我對話的過程。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互動程式、電腦、喇叭、推桿馬達、控制器、發光二極體、壓克力、鐵,每個單元120x120公分/共12個單元。 圖/原物創意提供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互動程式、電腦、喇叭、推桿馬達、控制器、發光二極體、壓克力、鐵,每個單元120x120公分/共12個單元。 圖/原物創意提供

09 吳芊頤|作品〈窗景詩-鹿仔港〉|鹿港公會堂廣場

藝術家吳芊頤透過當地民眾對自己家鄉的想像,將彰化鹿港的特色意象導入日常生活的秩序中再次定位,觀者於裝置中試圖找尋歲月的痕跡,重新定義一種新的觀看方式,猶如開啟一個新的視窗,重組視覺感知的狀態。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數位輸出貼於壓克力板、方管烤漆、LED燈條,990x2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數位輸出貼於壓克力板、方管烤漆、LED燈條,990x2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裝置作為連結外在世界的介面,透過此望向鹿港溪遠方的觀看視角,重現清代前期「鹿港飛帆」景象,將商業熱絡繁華的景觀重新詮釋,藉由解讀窗裡的元素,回望此地原為港灣的熱鬧風貌,並藉此每日自然光映照出的影子變化,改變場域中光的流變,透過循水探路,發現城市中的意外風景,創造跨越今昔的時空維度,形塑舊時代的記憶樣貌。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數位輸出貼於壓克力板、方管烤漆、LED燈條,990x2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數位輸出貼於壓克力板、方管烤漆、LED燈條,990x200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10 禹禹藝術工作室|作品《合十》 |桂花巷藝術村

台南鹽水在地藝術工作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作品大多以竹材、複合媒材作為創作材料,擅長運用材料本質,製造空間感與人產生互動,帶來極簡、立體環繞的雕塑性。本次團隊以合十手勢作為發想,融入鹿港傳承百年的手工曬麵意象,讓傳承成為這塊土地的能量,並將人們雙掌合十向媽祖祈求的虔誠之心,伴隨著光影綻放渲染在土地上,期許人們追求良善的同時,也將此精神散發給身邊所有人事物上。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竹、鐵件、LED燈具,380*180*400(一組件)、380*180*300 (兩組件)、380*180*250(一組件)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竹、鐵件、LED燈具,380*180*400(一組件)、380*180*300 (兩組件)、380*180*250(一組件)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竹、鐵件、LED燈具,380*180*400(一組件)、380*180*300 (兩組件)、380*180*250(一組件)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竹、鐵件、LED燈具,380*180*400(一組件)、380*180*300 (兩組件)、380*180*250(一組件)公分。 圖/原物創意提供

16場走讀輕旅行、16場藝術工作坊

「藝術走讀輕旅行」預計以兩大主題、8條路線共16個場次進行,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者帶領下與民眾同遊鹿港老街區。

兩大主題之一是著重藝術面向而規劃的「鹿港藝遊-新舊交融的小鎮」,又可以地域性區分為「北鹿港藝遊 巷弄藝想」、「中鹿港藝遊 藝術品趣」、「南鹿港藝遊 尋美綵藝」,以及可觀賞夜間鹿港風情的「鹿港夜遊 藝想光影」。依不同路線飽覽桂花巷藝術村、鹿港文武廟、鶴棲別墅、十宜樓、和興青創基地等設置裝置藝術作品的地點。

另一主題是「鹿港巷弄-三百年文化的探索」,其中又以郊商、老屋、美食與傳統技藝分為「鹿港生意經 郊商行旅」、「金華歲月 探遊老屋」、「鑽進巷弄 饗食鹿港」、「巧藝鹿港 文化巡禮」,透過走讀穿梭於歷史老屋之間,想像穿越過往的彰化。由地方工藝師與他鄉當代藝術家,以各自擅長的現代美學、傳統技藝等不同視角,來往進行16場具有實驗精神的藝術工作坊,探索創作上新銳與傳統之間的差異,鼓勵嘗試從形式、技法、媒材、題旨、美感經驗等各角度切入,每場次約90分鐘。

范承宗,〈遊戲〉,竹、木、烤漆鐵件、LED燈具,1300x900x45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范承宗,〈遊戲〉,竹、木、烤漆鐵件、LED燈具,1300x900x45cm。 圖/原物創意提供

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日期|7/2(六)至 7/24(日)

地點|分別展示於鹿港文武廟、龍山寺、和興青創基地、十宜樓、鶴棲別墅、公會堂、桂花巷藝術村及舊鹿港溪水岸等處

完整資訊請查詢「彰開藝境」官方網站

推薦閱讀

在光裡回望消失與重生,「Re:小花盛開的回音」高雄登場:20組創作者聯手11件作品,AR音花綻放金馬賓館

紙、玻璃與尤加利樹,以創作滋長循環意識:古巴觀念藝術家雙個展,新竹春室the POOL登場

最新文章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5展覽徵件獲選雙個展亮相!藝術家魯朴、張天健透過書法藝術重塑...

魯朴、張天健雙個展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以創作重塑書寫與文字的當代意義

2025/05/28
臺北文學館開館暖身展「嘉禾新村」5/28開展!邀請大家想像一間 #______文...

2025嘉禾新村展覽!臺北文學館邀請大家想像一間 #______文學館

2025/05/28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安全室」&「環世界日誌」,以雙主題展覽聚焦災難與萬物共生議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安全室」、「環世界日誌」雙主題展覽聚焦災難與萬物共生

2025/05/27
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首次在臺舉辦大...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6/21北美館登場!17件經典之作再現

2025/05/26
郭怡美書店創辦人郭重興租回老宅,改為書店,既是接續家族緣分,也是實現推廣閱讀的使...

郭怡美書店創辦人 郭重興 在時光縫隙裡續家族情感 展閱讀使命

2025/05/22
2025台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23松菸登場。圖|台北市政府

2025台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23松菸登場!帶來10+組國內外馬戲、高空鞦韆表演

2025/05/22
獨立唱作歌手王彙筑喜迎金曲好成績!入圍第36屆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台語專輯、最佳...

王彙筑入圍第36屆金曲獎四項大獎!非典台語專輯《滴滴答答》深植人心

2025/05/21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圖書中心全新開幕!打造藝術知識與美感的共享空間。
 圖/國美...

國美館藝術圖書中心亮相!全面空間改造、近16萬藏書打開閱讀新場域

2025/05/20
莫內《睡蓮》領銜、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