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伏流物件:讓燈具隱身空間中,默默觸動人心與記憶

2022/10/21 黃怜穎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8「發現生活裡的工藝

傳統多以材質對應工法來劃分工藝系譜,然而當生產與需求都隨時代變異,有的工藝往藝術性走去,有的工藝則加入設計思維與製作規格,以品牌之姿販售生活態度。當代工藝可以是反映風格的生活物件,展演的溝通媒介⋯⋯但不變的工藝核心,是難以速成、需要時間練就的「精準」——知道「為何而做、如何做到、真的去做」。

在當代工藝的領域,創作者可以是與工藝師共創的人,但也必然會經歷探索材質和工法的階段;創作者未必要專精,在不同方法中找到想說的話、貫穿的風格才是重點。本期專題將目光面向當代多元的工藝相關創作者與品牌,由他們的作品和養成,來呈現「工藝」的某些樣貌,然後發現其中共同的能力與追求,是自由。因為自由,所以充滿可能,所以美麗。

許多人從燈具認識「伏流物件」,而從伏流物件能認識到創作者馬鶴的一部分。他用金屬和木材製作帶有實驗性的家具,有時也思考整個空間的設計;熟悉以黃銅打造燈座擺飾,搭配樹脂或陶製燈罩。物件並不為了方便而生,燈在尚未點亮的時候,也可以是好看的雕塑裝置。馬鶴希望作品隱身空間、陪伴身在其中的人,也許能帶來某些觸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作品成為『隱喻』,如果作品可以讓你想起一些什麼,那都很好。」

以黃銅和環氧樹脂製作的燈具,創造幽微光線陪伴空間,讓燈不成為視線裡稍縱即逝的煙火。 圖/伏流物件提供
以黃銅和環氧樹脂製作的燈具,創造幽微光線陪伴空間,讓燈不成為視線裡稍縱即逝的煙火。 圖/伏流物件提供

一人工作室的起點

求學時期讀經濟學,馬鶴說起進社會前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大致是經濟學、行銷和自學的平面設計。2015年女兒出生,馬鶴決定轉換工作型態,「有沒有一種可能的方式,可以持續地為我自己工作?」盤點累積的技能,他開始了伏流物件(以下簡稱伏流),前份工作曾拜訪的鐵工廠,熟練各種金屬材質與焊接技術的老師傅,成了伏流早期製作鐵製家具的重要幫手。

聊起自學累積,馬鶴閱讀飲食相關的書、攝影、設計、漫畫、小說、詩集、心理學、神話學⋯⋯一路交疊且變化,「我喜歡看雲、看海、看鳥,很喜歡待在河邊。非關創作靈感,只是讓我很開心,讓我願意繼續創作。」這些影響自己很大的小事物,倒是沒變過。

嚴肅看待製作,用材質說話

伏流近年在台灣、日本東京、香港選物店都有展覽,多年前台北華山「好樣思維」有過一檔《做著相同的夢》,即使還不夠純熟,卻收攏著最初的盡心純粹,讓更多人知道伏流的存在;和「古道具 Delicate antique」曾合作展覽《話語的形狀》,展出機關玩具,陶與黃銅的有趣交互令人驚喜。

因為想說的話太多,透過製作機關玩具來表達「話語的形狀」。 圖/伏流物件提供、some food and something else攝影
因為想說的話太多,透過製作機關玩具來表達「話語的形狀」。 圖/伏流物件提供、some food and something else攝影

馬鶴自認技術不強也不棒,有需要就學,每天面對製作上的限制都是挑戰:金屬和木頭如何組合出有趣可延展的結構?從黃銅燈座到環氧樹脂燈罩的造形,練習簡單卻不顯得無趣,讓複雜結構呈現秩序。「我很嚴肅認真地看待『製作』,經由我的手做出來的一切,在能力範圍內,我全部仔細地思考過,使用最適合的材質來呈現主題。」材質帶有各異的語彙和心情,是他表達不同感受的語系;當需要古典氣息選黃銅,想表達溫潤就選木頭,需要很剛硬、現代形象的則搭銀色金屬。馬鶴從腦袋和雙手間,發現材質的交互可能及不可能,物件本身即是意志的交流空間。

他也透過捏陶偶,思考那些「無法用思考的方式,理解自己內心」的時刻,將非言語的感觸通過雙手揉合其中,記憶了某個時間點的所思樣貌。

展示道具設計。馬鶴很嚴肅認真地看待「製作」,使用最適合的材質來呈現主題。 圖/伏流物件提供
展示道具設計。馬鶴很嚴肅認真地看待「製作」,使用最適合的材質來呈現主題。 圖/伏流物件提供

馬鶴透過捏陶偶,思考那些「無法用思考的方式,理解自己內心」的時刻。 圖/伏流物件提供、some food and something else攝影
馬鶴透過捏陶偶,思考那些「無法用思考的方式,理解自己內心」的時刻。 圖/伏流物件提供、some food and something else攝影

燈要做的事情是「消失」

馬鶴很感謝業主們給予極大的自由度,通常到了安裝當天,空間主人才見到燈具的實際模樣,台北MAD by Le Kief餐廳、台南窟仔kula咖啡、Moonrock酒吧、天下大飯店圓頂西餐廳等處,都有著伏流為店家客製的燈作。「伏流的燈在空間裡要做的事,是要想辦法讓自己『消失』。」燈所承載的意志關乎感受空間的「節奏」,為空間量身定做的燈具不喧賓奪主,他希望走入空間感受到連續的節奏,元素間有適當間距,燈出現在對的位置,連貫著協調的氣氛。

馬鶴敘述一幕理想的場景:「當你和一群好友在店裡聚餐,聊得非常開心,忽然想休息一下時,望向發亮的角落,你會看到一盞很普通的燈,仔細、慢慢地看,也許開始覺得它是一盞不太一樣的燈,那我就滿足了。」客人能體驗到伏流在空間裡的陪伴,當下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那是馬鶴製作給「現在」的情書。

為台南「鬼咖啡」進行空間與家具設計,二樓榻榻米區搭配了木球桌腳的矮桌。 圖/伏流物件提供
為台南「鬼咖啡」進行空間與家具設計,二樓榻榻米區搭配了木球桌腳的矮桌。 圖/伏流物件提供

從黃銅燈座到環氧樹脂燈罩的造形,馬鶴練習簡單卻不顯得無趣,讓複雜結構呈現秩序。 圖/伏流物件提供
從黃銅燈座到環氧樹脂燈罩的造形,馬鶴練習簡單卻不顯得無趣,讓複雜結構呈現秩序。 圖/伏流物件提供

雙手傳承自「過去」至「未來」的心意

他尤其喜歡1920-40年代Art Deco風格(裝飾風藝術),表現幾何、流暢俐落的線條感,馬鶴自述作品裡是帶有這些影子的,探究前人的思考脈絡,花費時間去理解跟製作,於是作品也是給「過去」的情書。「如果Art Deco發生在2022年,會是什麼樣子呢?身為製作者,非常負責任地去思考作品的時候,作品內涵絕對都是有跡可循的。可以藉由閱讀結構、所呈現的一切,去理解創作者的願望,而願望是可以被傳承下去的。」

將作品想像為時空膠囊,把時間維度拉長至二三十年後,馬鶴對自我提問:能不能透過自己給未來其他創作者一些共鳴?作品記憶著他不斷轉換材質做新嘗試,經過雙手試探後,存活了下來的歷程。未來他將花更多心力跟玻璃、陶藝等工作者合作,彼此激發可能性,冀望能成為把火傳下去、鋪路的人,這是伏流想交給「未來」的情書。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Kamaro’an:溯源阿美族部落工藝與生活哲學,製作恆久耐用的物件

Issue68

物外:當台灣設計文具遇上京都百年工藝,讓職人精神貫穿品牌、進入生活

物外:當台灣設計文具遇上京都百年工藝,讓職人精神貫穿品牌、進入生活

2022/10/25
地衣荒物:賣鹽燈、聚寶盆的選物店?用「企劃力」為工藝與傳統帶來當代想像

地衣荒物:賣鹽燈、聚寶盆的選物店?用「企劃力」為工藝與傳統帶來當代想像

2022/10/25
messagingleaving張家翎:與工藝師共創,以人為呈現「自然」

messagingleaving張家翎:與工藝師共創,以人為呈現「自然」

2022/10/22
Issue68工藝創作

最新文章

「石晉華」展呈現了藝術家在不同時期、多種類型的創作探索。

安卓藝術雙展:呈現行為藝術家石晉華畢生創作,新銳嚴友亨獨特繪畫視角

2025/09/12
《Dust and Gold 塵與金》藤村真、道川省三雙個展於9 / 28 起推...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塵與金》藤村真 × 道川省三台灣首展登場

2025/09/12
第27屆臺北藝術節於9月11日起登場!首週五檔必看節目《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

2025臺北藝術節9/11-9/28登場!首週5檔必看跨域大作開啟「超限動」之旅

2025/09/11
襲園美術館展出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 以裂口為起點,展開感知、記憶與未竟的重構。...

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襲園美術館展出!以殘形凝鍊當代、描繪時代印記

2025/09/11
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登場的「英雄有愛公益音樂會」,由勇源基金會執行長陳致遠匯...

「英雄有愛公益音樂會」勇源基金會執行長陳致遠攜手國際音樂家共演高歌

2025/09/10
豪華朗機工「宇宙寫生」10/4當代館登場!以14+1件作品回望過去展望未來。圖|...

豪華朗機工「宇宙寫生」10/4當代館登場!以14+1件作品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2025/09/10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圖/2...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