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隱身北美館,2間最新靈感空間:Wild Open Space新開幕、王大閎書軒自在閱讀

2022-11-23 20:00 沈佩臻

從通往臺北市立美術館的路上,到逛完一檔檔精彩展覽,有兩處風格空間依偎著這棟充滿藝文氣息的建築,作為提供觀眾休憩食飲,讓逛展完的藝術能量靜置發酵的場所,就像隱藏於美術館的彩蛋,仍有許多人未曾留意。一處是位於館內地下樓的「Wild Open Space」,另一處則是館外王大閎建築劇場對面的「王大閎書軒DH Café」,與北美館相輔相成,一起乘載藝術生生不息的靈動時刻。

北美館地下樓新開幕的「Wild Open Space」與館外「王大閎書軒DH C...
北美館地下樓新開幕的「Wild Open Space」與館外「王大閎書軒DH Café」,成為逛展後沉澱藝術能量的美好場所。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順著階梯往下,由景觀建築師吳書原、耿寧於地下樓中庭空間創作的《迷霧花園》映入眼簾,宛如一座永晝森林般,為觀眾帶來既自然又魔幻的靜心時刻。一旁亮著謎樣招牌的通透空間Wild Open Space(下簡稱WOS),是北美館的新夥伴,除了輪番攜手不同主廚與品牌,合作新鮮流動的菜單,以新穎多樣的餐飲組合滿足味蕾之餘,也將不定期舉辦數位藝術展演、講座、課程、工作坊等活動,11月20日正式開幕。

Wild Open Space 空間通透明亮。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空間通透明亮。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位於地下樓公共空間《迷霧花園》旁,滿室綠意盡收眼...
Wild Open Space 位於地下樓公共空間《迷霧花園》旁,滿室綠意盡收眼底。 圖/沈佩臻攝影

人的交流,才是空間的靈魂

WOS營運團隊組成多元、思考奔放,空間負責人張鐦方擅長空間無痕設計、藝術策劃、餐飲規劃,營運夥伴包含回聲樂團鼓手慕春佑、0x0 Metaverse共同創辦人林以潔,長期投入音樂產業、活動企劃、數位科技、Web3等領域,守備範圍廣泛而深入,也因此,人們可以感受到「有機、流動」是品牌的DNA,成為WOS的重要關鍵詞。

「WOS透過各種方式號召不同族群進入美術館交流,這方面承襲了AGCT apartment空間的部分想法,但是,人的交流才是空間的靈魂,另一方面是WOS空間寬敞,可以做更多事。」張鐦方說,飲食企劃是觸媒,讓人們對空間長出更多想像與可能性。

Wild Open Space 空間通透明亮。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空間通透明亮。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以有機流動的面貌,迎接川流不息的人群 。 圖/臺北...
Wild Open Space以有機流動的面貌,迎接川流不息的人群 。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流動的飲食企劃,觸發靈感的最佳場所

舉例來說,攜手臺中知名咖啡品牌Coffee Stopover主理人張書華,除了提供咖啡豆,也持續親自北上為咖啡機設定校正,就是為了完美複製Coffee Stopover令人難忘的味道,張鐦方分享:「經營咖啡店的困難之一,在於咖啡師訓練養成時間很長,但是餐飲業流動很大,我們希望供應品質穩定優良的咖啡,每一杯都一模一樣,因此首次嘗試與專業咖啡師合作運用全自動電腦咖啡機。」

Wild Open Space人氣薯條香氣四溢,期間限定。 圖/沈佩臻攝影
Wild Open Space人氣薯條香氣四溢,期間限定。 圖/沈佩臻攝影

另一大亮點,是與知名小酒館兼牛肉麵店「時寓」合作供應熱騰騰的咖哩飯套餐,時寓最廣為人知的料理就是一碗喚起記憶的牛肉麵,因為疫情無法營業的時期研發了冷凍包咖哩,以大量的蔬果與洋蔥熬煮,並採極速冷凍保存風味,在該店內是吃不到的,但是在WOS就可以嚐得到。

Wild Open Space與時寓合作咖哩飯。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與時寓合作咖哩飯。 圖/吳致碩攝影

此外,還有與北投麵包職人Kenbakery合作澳式鹹派,內餡為慢燉牛筋牛肉,派皮使用AOP認證奶油;也與奉耘食意合作高人氣肉桂捲,有別於布里歐麵包口感,選擇運用可頌麵團製作,加上橙皮黑糖肉桂糖餡、淋上黑糖漿撒上核桃碎,試營運期間的點購率驚人;以新鮮葡萄柚、蘋果、檸檬等水果製作的水果罐,也是人氣之選。WOS未來將不定期邀請各地特色餐飲、各路創意廚人合作POP UP STORE,持續帶來源源不絕的驚喜感。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肉桂捲。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肉桂捲。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水果罐。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水果罐。

前衛又復古,Logo設計緊扣空間特質

「我們的招牌真的是神來之筆。」張鐦方笑著說,帶有60年代復古又前衛的太空風招牌,讓觀眾禁不住好奇心使然,不分年齡進入詢問,是回聲樂團主唱、OurSong共同創辦人吳柏蒼親自手繪的作品。簡約黑白色,整體輪廓是W,眼睛是O,愛心則代表S,「我們不想被一眼望穿是做什麼的,果然引起吸引很多人進來交流,甚至獲得很多兒童喜愛,吵著要合照。空間中的古董透明櫃,則是與社會學家李明璁、景觀苗圃品牌「裏山」等不同領域人士、品牌合作的精彩陳列,以「Wild」為主題放入個人收藏、選品與作品,值得細細品味。

古董透明櫃中滿滿的招財貓為裏山工作室收藏。 圖/沈佩臻攝影
古董透明櫃中滿滿的招財貓為裏山工作室收藏。 圖/沈佩臻攝影

古董透明櫃中陳列物件為李明璁收藏。 圖/沈佩臻攝影
古董透明櫃中陳列物件為李明璁收藏。 圖/沈佩臻攝影

除了飲食生活美學,WOS也緊扣著創新、科技特質,舉目所及可見多個飛利浦高解析度螢幕與PA裝置,試營運期間就曾運用在web3與音樂產業論壇,未來也不設限任何活動可能。也許你也發現了,WOS的Logo其實也向美國獨立單元動畫劇集《愛x死x機器人》致敬。

Wild Open Space 空間寬敞,未來將舉辦數位藝術展演、課程、工作坊等...
Wild Open Space 空間寬敞,未來將舉辦數位藝術展演、課程、工作坊等活動。 圖/吳致碩攝影

Wild Open Space 招牌時髦又復古。 圖/沈佩臻攝影
Wild Open Space 招牌時髦又復古。 圖/沈佩臻攝影

王大閎書軒 DH Café

關於王大閎先生,多數人對他的印象或許停留在「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建築師」,然而,他不僅僅是建築師而已,還是興趣廣泛的詩人、小說家,以及打破框架的文藝先驅者,親自走一趟北美館旁的王大閎書軒DH Café 便可親炙其個人收藏品、收穫精彩選書與建築師個人經典著作;逛展之後若感到飢餓,也有令味蕾滿足的三明治套餐、甜食與咖啡等輕食選擇,而書軒也提供王大閎所喜歡的黃瓜水,刨下小黃瓜片浸於水中,清爽香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圖/吳致碩攝影
圖/吳致碩攝影

王大閎書軒出自建築師蘇喻哲之手。 圖/吳致碩攝影
王大閎書軒出自建築師蘇喻哲之手。 圖/吳致碩攝影

從建築出發,圍繞王大閎生活美學

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築劇場與王大閎書軒 DH Café 自2018年起深情相望。磚紅色劇場,是模擬重建曾經位於建國南路巷弄內,如今已拆毀不存在的建築師自宅;木質調書軒空間原址,在文心藝術基金會接手之後,由建築師蘇喻哲操刀設計,圍繞著王大閎的生活品味,從建築議題出發,延伸至藝術、文學、餐飲、展覽、沙龍講座與文創商品等諸多面向。

書軒看向王大閎自宅一景。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書軒看向王大閎自宅一景。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米粉製作的手工布朗尼,結合王大閎喜愛的巧克力研發而成。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以米粉製作的手工布朗尼,結合王大閎喜愛的巧克力研發而成。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王大閎先生於50、60年代組織奇美拉社團,昔日於建國南路自宅及虹廬家中時常邀請當文藝界好友交流,例如藝術家楊英風、席德進、攝影師郎靜山、建築師張肇康、王秋華與作家郭良蕙等跨領域豪傑。奇美拉(Chimera) 取名自希臘神話中一個獅頭羊身蛇尾的混種怪獸,在嚴禁集會的年代中,曾受過包浩斯現代主義訓練的他,也以次標題「A Bauhaus Organization in Free China」傳遞追求多元文化相融的哲思,書軒便延續此精神,讓空間作為媒介,讓多元思想、事件在此匯集碰撞。

書軒舉辦夜間沙龍。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書軒舉辦夜間沙龍。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書軒,建築師的書房

王大閎興趣廣泛,喜愛所有美好事物,來到書軒,就像踏入建築師的私人書房與圖書館,你可以看到他個人收藏的《一千零一夜》法文版,那是習慣睡前唸給孩子們的床前讀物,還可以看到王大閎設計的紙鎮、德國平面設計大師岡特・藍堡(Gunter Ranbow)攝影集《La promenade de König Immerlustik》、郭良蕙的著作等。

以及被他視為最具意義的作品《登陸月球紀念碑》的模型攝影作品海報也看得到,長173公分海報中的潔白碑塔象徵人類伸向天空的一雙手臂,乘載著歲月痕跡,塔高252.71呎代表月球和地求之間的最大距離為252710哩。《登陸月球紀念碑》設計原預計作為送給美國獨立兩百年的禮物,而後因臺美斷交計畫中止,文心藝術基金會亦委託藝術家陶亞倫為《登陸月球紀念碑》製作VR裝置,透過虛擬實境重現經典作品,一圓建築詩人未竟之夢。

《登陸月球紀念碑》模型攝影海報。 圖/吳致碩攝影
《登陸月球紀念碑》模型攝影海報。 圖/吳致碩攝影

室內寬8米1的書架空間,亦特別設置王大閎先生的著作專區,包含文心藝術基金會重新出版王大閎的小說《杜連魁》,譯寫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名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王大閎當年為了練習中文而譯寫,套用小說架構,人物時空背景置換為70年代的臺北,閱讀建築之外,可一窺其旅居異國的珍貴歷程。

王大閎書軒選書平均雙週更新10至20本不等,讓讀者每一次來都像尋寶,閱覽不同好書...
王大閎書軒選書平均雙週更新10至20本不等,讓讀者每一次來都像尋寶,閱覽不同好書。 圖/吳致碩攝影

另一部寫了60年的著作《幻城》,則有點像是臺灣版《小王子》,王大閎想像3069年地球滅亡,人類必須前往太空,每一篇都是短篇,令人意猶未盡,內容偏向個人不同時期的感受、回憶與哲學。王大閎書軒的選書平均每兩週流動一次,每次更新10至20本不等,讓讀者每一次來都能閱覽不同好書,像尋寶般看見有意思的內容;買書甚至再免費贈送一杯咖啡,鼓勵人們當作回到自家書房般,自在展開書頁。

王大閎著作《銀色的月球》。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王大閎著作《銀色的月球》。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圖/吳致碩攝影
圖/吳致碩攝影

來到書軒,就像踏入建築師的私人書房與圖書館。 圖/吳致碩攝影
來到書軒,就像踏入建築師的私人書房與圖書館。 圖/吳致碩攝影

書軒與美術館之間的美好迴盪

書軒於2018年正式展開營運,持續繼承王大閎的奇美拉社團精神,策劃主題沙龍講座、電影映演活動,並與美術館擁有緊密合作。北美館當年為了推廣王大閎建築劇場與書軒,拍攝一系列《誰來王宅午茶》短紀錄片,由不同專家學者親臨王宅,構築每一場激昂對談,王大閎書軒亦邀請大家來到現場,欣賞紀錄片中的建築細節。

2018年書軒正式開幕,繼承奇美拉社團精神,策劃主題沙龍講座、電影映演活動,並與...
2018年書軒正式開幕,繼承奇美拉社團精神,策劃主題沙龍講座、電影映演活動,並與美術館緊密合作。 圖/吳致碩攝影

此外,2020年受北美館邀請的藝術家葉名樺,將王大閎的生命經歷轉化為《牆後的院宅》演出,觀眾便是站在王大閎書軒前方的位置望向建築劇場那堵作為演出舞臺的紅磚牆。2022 X-site《藍屋》所策劃〈藍意識:融入共眠〉體驗活動,書軒亦開放空間,作為參加者的中繼站。

X-site《藍屋》〈藍意識:融入共眠〉活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X-site《藍屋》〈藍意識:融入共眠〉活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X-site《藍屋》〈藍意識:融入共眠〉活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X-site《藍屋》〈藍意識:融入共眠〉活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1年書軒亦以城市為主題,以臺大城鄉所教授王志弘之6本城市相關譯作出發,規劃閱讀沙龍講座。今年12月上旬,北美館即將展出《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王大閎書軒預計策劃圍繞80年代建築氛圍、音樂等各個面向舉辦相關活動,響應美術館。這一處通透書室,將繼續為當代建築美學與文化藝術帶來充沛能量,傳遞王大閎先生的跨域共融精神。

夜晚的書軒與白天截然不同,彷彿進入另一個平行時空。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夜晚的書軒與白天截然不同,彷彿進入另一個平行時空。 圖/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Wild Open Space

地址|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ildopenspace.taipei


王大閎書軒 DH Café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53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Cafe2018/

最新文章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Courtesy Art Ba...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
(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篆刻組首獎永平高中美術教師張品慈、篆隸楷組...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即將於3月25日至5月14日登場。 圖/寶藏巖國際...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
HUSH在《娛樂自己》這張本位演出的作品中,把「我」這個核心擺在最前面,因此寫歌...

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

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

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
作家暨畫家蔣勳繪人間繁花,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大疫繁花此時眾生」畫展。圖/中央書...

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

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
2023台北雙年展主視覺,設計Wkshps(紐約)。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
西斯汀大廳視圖,本作品由畫家文森佐.馬爾基於1860年左右繪製。左側呈現教宗庇護...

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
2023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媽的多重宇宙」關繼威獲得最佳男配角(左一)、...

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
女星楊紫瓊成為首位華人奧斯卡影后。圖/美聯社

2023奧斯卡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封后!淚崩感人向華人喊話:我們做得到

2023/03/13
圖/TAO ART提供

香港藝術家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TAO ART登場:「淘寶」畫家的實境秀暗示當代藝術與人類處境

2023/03/10
2023《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於4/1-8/31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圖|...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09
陳德政專欄|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製圖/500輯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2023/03/09
南美館於228連假前陸續推出兩檔展覽《跨入風景—劃地起造的自然》、《拋爾控固力:...

南美館「拋爾控固力」2/25-6/11、「跨入風景」2/23-9/10!探索島嶼工業與人文風景

2023/03/0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