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美館「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首波藝術家名單公布

2024/08/01 文字編輯/陳宜慧

第九屆亞洲藝術雙年展於11月16日至2025年3月2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登場!本屆以「所有令人屏息的」(How to Hold Your Breath) 命名,邀集東亞、中西亞與太平洋地區等20餘國藝術家共襄盛舉,一共展出13件新作,內容囊括亞太各國當代藝術、裝置、繪畫、雕塑、影像與文獻等多種媒材,並將於展覽期間推出研究論壇、實驗演出、參與工作坊、藝術家座談等多元活動。今日不只公布本屆策展命題、首波新作,也率先公佈5位藝術家的創作計畫。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日公佈「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命題、首波新作計畫與藝術家名單。
 圖/藝術家提供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日公佈「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命題、首波新作計畫與藝術家名單。 圖/藝術家提供

翻轉舊思維!以「所有令人屏息的」點燃希望之光

本屆亞雙由臺灣獨立策展人方彥翔擔綱總召,邀請工作於土耳其與法國的艾斯莉‧西文(Asli Seven)、韓國的金海主(Haeju Kim)、菲律賓的墨夫.艾斯賓納(Merv Espina)以及亞美尼亞裔的安妮‧戴維狄安(Anne Davidian)共同組成國際策展團隊。

本屆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翻轉自「別屏息以待」(don’t hold your breath)的涵義,原本是指不要期待過高,而在本展覽中則反轉其意義,暗示著潛在的希望。策展團隊表示,「梵語中的kumbhaka描述著一種瑜伽中調息的特定方法;而屏息,可被視為是最古老亦最簡單的改變心智狀態的技術之一。」因此,本屆雙年展希望藉此意識轉換的身體技術,邀請觀眾屏息以待,專注當下,重新調節我們身體與自然代謝節律之間的關係,進而創造產生行動力的空間,將展覽想像為在迎向不確定未來之前的深潛。

首波5位藝術家創作計劃搶先看

本屆亞雙參展藝術家來自東亞、中西亞與太平洋地區等20餘國,包括橫跨歐亞國家,或為亞裔而移居世界各地等多元文化背景。此階段率先公布5位藝術家創作計畫,不只開啟亞洲於現代政治治理與全球經濟貿易流動的歷史視角,並從中交錯出自然與文化交互生成的各種想像,讓觀眾從不同的時空維度感受與認識亞太地區的美學內涵與當代議題。

01 娜塔莉.穆恰馬德\〈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

出生於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印尼裔藝術家娜塔莉.穆恰馬德(Nathalie Muchamad) ,擅長以影像、繪畫、文字檔案等多媒材裝置,探討地理與歷史之間的多重概念,此次新作〈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Production Notes: Breadfruit, Mutiny, Planetarity )聚焦在墾殖世(Plantationocene)的脈絡下,全球貿易商品歷史與歐洲海外殖民的相互關係。她將以18世紀「邦蒂號」(HMS Bounty)前往大溪地群島交易麵包果而引發叛變的事件為主題,以編織和版畫多層次分析探討此事件於電影、繪畫中的再現。

娜塔莉.穆恰馬德,〈生產記事:麵包果、叛變、行星性〉,2024。 圖/藝術家提供
娜塔莉.穆恰馬德,〈生產記事:麵包果、叛變、行星性〉,2024。 圖/藝術家提供

02 陶.雷伊.高佛\〈黑色太平洋,華裔大西洋〉

陶.雷伊.高佛(Tao Leigh Goffe)為兼具牙買加和華裔血統的黑人女性,有關黑太平洋和華裔大西洋的種族遷徙歷史影響著她的創作主題。〈黑色太平洋,華裔大西洋〉 (Black Pacific, Chinese Atlantic)勾畫了藝術家祖父在牙買加出生、於香港長大成人而後穿越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歸鄉之旅,藝術家使用 20 世紀 80 年代在中港邊境拍攝的攝像機鏡頭,將祖父的旅程重新混音,融入亞非親密關係的歷史中。

陶.雷伊.高佛,〈黑色太平洋,華裔大西洋〉,2024。錄像截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陶.雷伊.高佛,〈黑色太平洋,華裔大西洋〉,2024。錄像截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03 王煜松\〈微生物寫生〉

除了亞洲於全球移動的文化、種族與政治變遷的討論外,臺灣藝術家王煜松也以新作〈微生物寫生〉(Microbial Studies),將視角移轉到人眼看不見的土壤微生物。只因它們是世界上種類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生物。而藝術家藉由不同的媒介呈現微生物持續變化的動能,讓觀眾體會無法直觀卻真實存在的生命群體。

王煜松,〈微生物寫生〉,2024。作品草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王煜松,〈微生物寫生〉,2024。作品草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04 薩歐妲.伊斯瑪伊洛娃\〈阿斯蘭鮑〉

來自烏茲別克(Uzbek)的藝術家薩歐妲.伊斯瑪伊洛娃(Saodat Ismailov)的影像新作〈阿斯蘭鮑〉(Arslanbob),拍攝位於中亞國家吉爾吉斯(Kyrgyzstan)的原始核桃林,揉雜在樹影下吸入神秘物質而使心智改變的在地傳說,以及自森林中尋求庇護的神祕探險,透過影像讓觀眾感受千年森林的奇幻。

薩歐妲.伊斯瑪伊洛娃,〈阿斯蘭鮑〉,2024。錄像截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薩歐妲.伊斯瑪伊洛娃,〈阿斯蘭鮑〉,2024。錄像截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05陳愛瓊\〈門戶〉

馬來西亞藝術家陳愛瓊(Sharon Chin)的參與作品〈門戶〉(Portal),以臨海城市波德申(Port Dickson)海邊相對而生的兩棵紅樹林(mangrove trees)為主題,藝術家運用這對宛如雙生樹所形成的視角框架,連結海上的鑽油平台、圍繞植物根部的海洋生物以及海灘環境的惡化等各種景觀,探討自然與人文的相遇,展現其中的生命力與殞落。

陳愛瓊,〈門戶〉,2024。作品草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陳愛瓊,〈門戶〉,2024。作品草圖(進行中)。 圖/藝術家提供

「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

日期: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3月2日

時間:週二至週五、週日 9:00-17:00、週六9:00-18:00(週一休館)

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aabntmofa

2024展覽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6/17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01/08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2024/02/07

最新文章

2025草率季「無限柔軟 Soft POW」」超過400組國內外創作者齊聚,現場...

2025草率季「無限柔軟」11/21-23華山登場!400+國內外創作者靈感大碰撞

2025/11/21
勤美術館 2025 冬季展《Input > Unknown》11/22 正式開幕...

《Input > Unknown》台中勤美術館登場!何理互動以偏光鏡重寫觀看視角

2025/11/21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以1977年為背景,振永和李沐詮釋一段動盪時代下的愛情故事。...

中壢事件為背景《那張照片裡的我們》正式預告曝光! 最強主播盛竹如帶領觀眾重返1977

2025/11/2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 打造一場跨域的表演藝術盛會

2025/11/20
「山之所藏」女性藝術聯展於2025年12 月 6 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安卓...

菲律賓女性藝術家聯展《山之所藏》12月登場!以山為靈感重構創作語言

2025/11/20
2024年「靈動的目光」於臺灣燈會展出,製作團隊親訪多位傳統工藝匠師,將這些在地...

2025「靈動的目光」光雕再現南美館,綻放最臺南的文化能量

2025/11/20
許瑞奇提前兩年便開始做《好孩子》的角色功課,他不僅成為阿真的臨時司機,陪她跑場與...

《好孩子》真實故事改編真情感動金馬影展 許瑞奇成金馬影帝黑馬

2025/11/20
劇場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 。©TPAC Photo b...

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從劇場微觀世界的真實

2025/11/19
奇美博物館明年1月29日起全新推出VR沉浸式體驗《消失的法老》(The Hori...

奇美博物館全新VR體驗《消失的法老》明年1月登場!讓人一秒置身古埃及

2025/11/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