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反類型好萊塢鬼才「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7月放映!10部必看大師經典

2025/06/26 文/陳宜慧

今年適逢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國家影視聽中心於𝟩月𝟦日至𝟩月𝟤𝟩日推出「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此次專題放映人物聚焦這位橫掃歐洲三大影展首獎、五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影壇巨匠,並一次放映大師10部經典之作,讓影迷們無可救藥陷入超豪華片單的選擇障礙。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國家影視聽中心於𝟩月𝟦日至𝟩月𝟤𝟩日推出「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國家影視聽中心於𝟩月𝟦日至𝟩月𝟤𝟩日推出「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橫掃歐洲三大影展影壇巨匠

在七零年代崛起的電影導演勞勃.阿特曼曾在訪談中提到,「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你本來就不是在做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我說的『藝術家』,是你在做的事是獨特的,它跟你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而你沒辦法逃避自己,也沒辦法不做你自己。」

向來極有個性的勞勃.阿特曼,年輕時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其首部獨立製片被「懸疑大師」希區考克看見,1957年挖掘他進入好萊塢電視圈,從此正式展開影視創作生涯。他一生共拍攝37部長片,橫跨多種類型、故事題材,但每部都展現出迷人的作者特色。他偏好讓角色的對話重疊,用群戲與複雜運鏡建構出敘事張力,更喜歡和演員在現場即興改寫劇本對白,反對讓電影只有「編劇一個人的聲音」。為此,影視聽中心今夏以「眾生喧嘩」為題,致敬阿特曼的鬼才創作特質。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圖/IMDb提供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圖/IMDb提供

精選5部作品一睹阿特曼鬼才創作

▍《外科醫生》(1970)

此次片單從阿特曼的成名作為序,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外科醫生》(1970),笑看韓戰美軍「野戰外科醫院」的醫護人員每天與死神拔河、還不忘遊戲人間的喜劇日常,當年還是影壇新人的阿特曼用笑料包裝對當時越戰的尖銳批判,一舉拿下坎城影展首獎,更風光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

阿特曼成名作《外科醫生》。圖/資料照(高雄電影節提供)
阿特曼成名作《外科醫生》。圖/資料照(高雄電影節提供)

▍《漫長的告別》(1973)

改編雷蒙錢德勒名著,阿特曼改寫名偵探馬羅過往的銀幕硬漢形象,將他轉化為不合時宜、呢喃自語的貓奴怪咖。全片節奏慵懶,意在言外的閒筆,映照1970年代浮華洛杉磯的虛無與疏離,被奉為顛覆黑色電影的「反類型」代表作。同名主題曲出自配樂家約翰威廉斯之手,阿特曼反覆變奏相同曲目,再添反諷餘韻。

《漫長的告別》(1973)的主角偵探竟然是貓奴怪咖!( © 1973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漫長的告別》(1973)的主角偵探竟然是貓奴怪咖!( © 1973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三女性》(1977)

以潛意識、身份交換為題,揭示三個女性戲劇化的命運翻轉,並邀請《鬼店》雪莉杜瓦、《魔女嘉莉》西西史派克兩大「鬼后」同台飆戲。本片靈感源自阿特曼在妻子重病住院時做的一場夢,融合潛意識、身份交換等主題,找來雪莉杜瓦、西西史派克兩大「鬼后」互飆演技,並讓前者拿下坎城影后。全片攝影風格夢幻迷離,如鏡花水月般折射又互映,是阿特曼剖析女性心理的詭麗實驗之作。

《三女性》(1977)邀請《鬼店》的雪莉杜瓦(左)、《魔女嘉莉》的西西史派克(右)兩大「鬼后」同台飆戲。(Images Courtesy of park CircusWalt Disney Studios)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三女性》(1977)邀請《鬼店》的雪莉杜瓦(左)、《魔女嘉莉》的西西史派克(右)兩大「鬼后」同台飆戲。(Images Courtesy of park CircusWalt Disney Studios)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納許維爾》(1975)

阿特曼透析1970年代美國社會,以鄉村樂重鎮作為草根文化及保守政治的縮影,從娛樂圈的虛偽浮華,政客言不及義的民粹宣講,到對偶像名流的狂熱與憎恨,揭露美國夢背後的孤獨、幻滅及暴力暗影。其複調音軌、流動運鏡在本片臻入化境,更邀請多名演員親自創作、演唱歌曲,融冶成眾聲喧嘩的群像經典。

《納許維爾》(1975)以眾聲喧嘩的精彩群戲,完美堆疊人們對美國夢的幻滅。(Images Courtesy of Park CircusParamount)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納許維爾》(1975)以眾聲喧嘩的精彩群戲,完美堆疊人們對美國夢的幻滅。(Images Courtesy of Park CircusParamount)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超級大玩家》(1992)

此部阿特曼以慧黠的後設筆觸,批判好萊塢的短視近利、道德崩壞,全片宛如一封黑色情書,道出他與主流電影體制長年的愛憎情結。而《刺激1995》提姆羅賓斯憑本片榮膺坎城影帝,再加上布魯斯威利、茱莉亞羅勃茲等影人客串的熠熠星光,亦折射出一座「戲如人生」的真假鏡像迷宮。

《超級大玩家》(1992)淋漓批判電影工業體制。(Daro Film Distribution)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超級大玩家》(1992)淋漓批判電影工業體制。(Daro Film Distribution)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阿特曼式」持續影響當代影視文化

牛津字典正式收錄「阿特曼式」(Altmanesque)一詞,印證大師顛覆傳統、挖掘真實的創作堅持。如今勞勃阿特曼的身影仍深植當代影人心中,多位名導如《愛在》三部曲李察林克雷特、《芭比》葛莉塔潔薇、《婚姻故事》諾亞包姆巴赫等,皆自承深受阿特曼啟發。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不僅以《心靈角落》、《戀愛雞尾酒》、《黑金企業》等名片屢向阿特曼致敬,更公開表示自己「已將阿特曼風格融入DNA中」。

如此可見大師在身故近20年後,仍不斷影響著當代的影視文化。「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以其十部生涯代表作,重探他獨一無二的導演風格——當人間煙火散盡,他的電影仍餘音繚繞。

「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影展主視覺。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影展主視覺。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

放映日期:𝟤𝟢𝟤𝟧年𝟩月𝟦日-𝟩月𝟤𝟩日

地點:影視聽中心

購票網址:https://tfaitw.pse.is/7rc37w

最新文章

關注生態永續的韓國當代藝術家Kim Sunwoo首度來台個展《Beyond th...

韓國藝術家Kim Sunwoo首次來台個展登場!走進渡渡鳥的奇幻冒險地圖

2025/08/25
藝術家Fulin首場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以庸俗與獵奇...

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2025/08/22

過程本身才是一切——建築師西村周治,與廢屋共度的時間

2025/08/22
《熱帶複眼》,單頻道錄像動畫,2020-2022。受台灣藝陣扮裝靈感啟發,原作改...

就是因為不會再更差了——藝術家張徐展,以創作回應被視而不見的存在

2025/08/22
翡冷翠文創總監楊恩京(右)與線上導覽平台ARTOGO執行長楊仁豪(左)合作,將展...

手機導覽打開藝術的開關—翡冷翠文創與ARTOGO的數位導覽創新

2025/08/22
羅思容(左起)、零雨、童子賢出席「聽見零雨」發表會。圖/目宿媒體提供

聽見零雨 童子賢:讓年輕人從歌認識詩—羅思容為詩譜曲 4獨立樂團創作單曲

2025/08/22
2025高雄電影節「XR DREAMLAND」片單公布!鋼彈迷快看!VR《機動戰...

2025高雄電影節10月登場!走動式VR重現鐵達尼號、鋼彈迷必看臺灣首映

2025/08/20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與黑手師傅共創,以報廢汽車...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以報廢汽車為材重探勞動價值

2025/08/20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8月16日至12月21日新北市美術館展出! ...

新北市美術館「關係場域」展出!以7位藝術家之作回望90年代藝術現場

2025/08/18
udn-loading
Top